新加坡小販文化一直是被大家熟知,而在去年底,這種文化也正式跻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IGC)剛在第15次會議上宣布,把新加坡小販文化列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委員會表示,新加坡小販文化展示了多面性,而我國也符合所有申遺的五個條件。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通過視頻對委員會表示感謝,他也感謝小販中心和國人對申遺的支持。唐振輝說,小販文化體現我國生活遺産和多元文化的面貌,無論來自哪個階層,小販文化已成爲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振輝也表示,申遺成功提醒大家,國人的韌性、適應能力,以及團結的價值,尤其在今年對抗冠病疫情期間,這些更爲重要。今天與小販文化一同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還有韓國的蓮花燈節、羅馬尼亞的傳統樂隊,以及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Al Sadu傳統編織技術等等。
說到小販中心,在新加坡的我們不免總是能夠看到老人們辛苦的身影。在一些小販中心或是工廠,一些白發蒼蒼的老人們忙碌的身影。剛來到新加坡的我們忍不住好奇,爲什麽在新加坡這些腰不能直,體力越來越衰弱的老人不在家享清福,卻要在這些地方端盤子、洗碗、制作産品來受罪,爲大家清理小販的衛生作出貢獻。
不過,這樣的現象或許再也看不到了。因爲從2021年9月1日開始,食客們不僅要自己送盤、還要自己清理食物殘渣,垃圾掉到地上需要自己撿!…不然將可能面臨300新元的罰款!據小販中心的保潔者稱,每當和食客交流時,他會不斷地強調歸還碗盤的重要性,並且呼籲公衆共同保持新加坡的清潔。過後,他也向食客遞上一包紙巾,以示感謝他們的支持。
在疫情期間,我們用餐的座位有限,如果清理好了,大家也容易找到位子;此外,一些鳥兒來吃桌上的食物,對環境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歸還碗盤的舉動,對個人衛生和環境而言是一個好的習慣!
此次執法行動即將開跑之際,公共衛生理事會從21日起安排新加坡保潔使者到鄰裏熟食中心進行宣導工作,“溫馨提醒”食客吃完後把碗盤放到托盤架上。
之所以出台這樣的政策,除了出于對國民素質的培養,也是出于現實的考慮,新加坡作爲熱帶國家,氣候又潮濕又炎熱,如果餐桌沒人及時收拾,很容易吸引蚊蟲,甚至發臭,引發病毒的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