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235例(湖北省2345例),新增重症病例492例(湖北省442例),新增死亡病例64例(湖北省64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7例(湖北省101例),新增疑似病例5072例(湖北省3182例)。
新冠疫情的暴發和蔓延,使得春節假期一延再延。2月3日是國家法定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開工日,雖然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多地的假期已延長至9日晚24時,但仍然有很多企業從3日開始安排了正常上班或是在家辦公。
在這些延遲了假期的地區,從2月3日到9日,職工上班應該如何發薪?經過春節假期這一周來的討論,業內已經形成了共識,即按照上海人社部門的口徑爲權威來操作:企業無論是安排職工在家工作還是到崗工作均應當視爲加班,均應按照2倍的標准發放工資。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紛紛表示,雖然按照勞動法,企業需在疫情假期間支付二倍工資,但這只是短期臨時性的措施。若2月9日之後,有企業仍然無法開工,則需要政府、企業與員工進行工資協商,以減輕企業負擔。對于屆時仍未複工企業,建議在延長假期階段不采用雙倍工資方式支付。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延遲複工對任何企業都有影響,但是如果不延遲而造成員工被感染、被隔離,企業被迫全面停工,則影響更大。一旦放松防控造成疫情反複,全社會都會承受更大的代價。所以困難時期,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政府也應該鼎力支持,全社會一起共克時艱。
▎2月3日複工企業需付2倍工資
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1月26日發布的《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規定: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農曆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職工,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安排補休,未休假期的工資報酬應按照有關政策保障落實。
1月27日,上海、浙江等第一時間延長到各類企業不早于2月9日24時起複工;1月31日,北京也宣布延長假期至2月10日。根據智聯招聘對11000多名白領的調查顯示,41.7%的職場人所在企業計劃在2月3日複工,18.9%更是將複工時間延長至2月10日,以上二者共計60.6%。
而複工之後的工作模式,上述調查顯示,42.3%的公司傾向于繼續在公司辦公,17.8%的公司傾向于在家辦公,5.1%的公司傾向于讓員工繼續申請休假,還有34.8%的公司尚未決定工作模式。
從2月3號複工的情況來看,很多IT/通信/電子/互聯網公司都采取了在家辦公的形式,其中包括騰訊、百度、華爲等很多部門可以選擇在家辦公。同樣,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IT/通信/電子/互聯網公司采取在家辦公的占比最高,爲32.1%;其次爲商業服務,占比28.3%。當前,互聯網行業不僅自身推崇在家辦公,多家互聯網企業還在疫情期間免費爲全社會提供遠程工作解決方案。
滕泰表示,很多新經濟企業都已經安排非必要去公司的員工在家上班,這很值得推廣,執行軟性就業和彈性工作管理,並輔之以目標管理和關鍵績效考核,既能有利于防控也能減少損失。
第一財經記者也了解到,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也發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呼籲企業將在家辦公視爲正常出勤,不得以缺勤或曠工爲由扣發或減發工資。
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長費予清表示,延遲複工是疫情需要,休息日加班要支付兩倍工資。期間鼓勵職工在家上班,對此,企業也應算做休息日上班。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法律的角度看,疫情假可以視同法定假。員工是根據政府管制措施而不能到崗工作,並非自己離崗休息,企業有義務按合同規定,支付員工工資。支付雙倍工資是針對疫情期間上班而言的,也就是視同法定假期間加班。
▎企業面臨複工與抗疫的兩難選擇
根據中國社科院等開展的“企業開工力調查”,67.7%的企業最多能承受1~2周的複工延期。有接近六成的企業正在或預期可以在2月14日開工營業,生存壓力是最主要動力。而對于另外的四成企業,他們預期無法正常開工主要是對疫情的擔憂和人員返回的限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小企業承擔了我國80%以上就業,疫情無法在短期內被控制,企業長期無法正常開工,中小企業崗位將大幅度縮減。
劉興國表示,疫情的暴發與應對,屬于特殊的突發性災難,政府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有能力的企業與個人也應分擔部分責任。爲有效控制疫情,政府采取了臨時性的特殊措施,並爲了保證相關措施落實,又提出了與之配套的一些舉措,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會對企業正常經營産生不利影響,甚至于其中某些措施的落實,需要企業承擔一些成本。
張成剛就提到,目前由于疫情導致地區封鎖,企業複工面臨“要人沒人、要物沒物”的困境。春節後本身存在人員招聘困難,疫情加劇企業用工難,政府也無法組織大規模線下招聘會。同時,節後回流勞動力因爲疫情阻隔無法按時回到崗位,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湖北、河南、重慶等勞動力流動大省。
同時,企業原材料供應、相關設備企業、分銷企業等複工時間不一或被困于封城區域,單一企業複工無法獲得原材料與設備供給。
滕泰表示,病毒肆虐時間越長,對企業經營影響越大;而短期防控越堅決,則病毒肆虐時間才能越短。雖然企業家都理解這個利害關系,但是畢竟短期防控的代價是實實在在的。其中,中小微民營企業短期受沖擊比較大,部分大企業也面臨著供應鏈沖擊、市場需求減少和用工短缺,勞動者長期閑置在家也有經濟損失,對此可以通過等多種措施給予適當的支持,比如蘇州發布了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度難關的十條政策,就很值得借鑒。
張成剛表示,企業即使近期順利複工,企業仍然面臨員工感染病毒風險。一旦員工隊伍中出現疫情,特別是提供了員工宿舍的企業或勞動密集型企業,可能導致企業再次關閉風險。但如果不複工,企業又有完成訂單的壓力。企業面臨複工與疫情防控的兩難選擇。
▎政企聯手共度時艱
中金公司2月3日發布的研報稱,短期停工可能會對經營杠杆或財務杠杆較高的企業、線下服務業及融資渠道有限的中小企業等帶來較大的現金流壓力。疫情沖擊將導致企業部門的現金流驟然收緊,信貸渠道有限的中小企業可能“脆弱性”更甚。
滕泰表示,目前部分企業反映受疫情影響營業收入減少、現金流困難的情況,接下來可能更多企業會因爲繼續放假收入減少而感受到成本壓力,因此建議政府針對性地給予支持,但在支持過程中要區分不同情況,集中力量幫助經營困難企業持續經營、保就業穩定,而不是疫情當前保企業經營利潤不受沖影響,更不能因爲舍不得短期經濟利益而放松防控。
劉興國表示,一方面,雖然企業承擔了這些措施落實的成本,但政府未來可能會在減稅降費方面對企業進行普惠性的補償,最終還是由政府承擔了這些成本。另一方面,即使是企業承擔了這些措施落實的全部成本,從長期看,也是爲了保障後續持續發展的必要支出;如果不采取這些措施,不有效控制疫情,整個社會發展可能出現失控,企業持續發展自然也難以爲繼。
“作爲企業,面對當前嚴重疫情,應理解與支持政府爲控制疫情而采取的特殊舉措。當然,政府、企業與員工,三方可以就因應對疫情而延遲複工期間的工資水平進行協商,適當減輕企業壓力。”劉興國表示。
張成剛建議,根據疫情發展情況逐步推動企業複工,同時高度關注複工企業員工隊伍健康狀況。對未複工企業,建議在延長假期階段不采用雙倍工資方式支付。同時,繼續通過實施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如疫情進一步發展,對企業生産經營造成影響,可以通過集體協商方式討論員工工作與工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