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工藝制圖畫紙,一把手錘,一支锉刀,幾本英文工藝課本,就這樣啓蒙我對工藝教育的認知,也奠定我往後從事工藝職業的謀生方向。提供這樣的教育的,是我的母校金升工藝中學。
金升工藝中學提供工藝敎育。(檔案照片)
工藝中學應運而生
新加坡立國初期,政府爲了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加快國家發展工業化的進程,工藝中學應運而生。金升工藝中學(1965-1993年)是一所中英文源流混合的初級中學,我們除了要與其他普通中學一樣,修讀華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曆史、文學等之外,也要學習工藝制圖,金工、木工的理論,還要每個星期在特定時間回校,接受各項基本的工藝培訓,包括如何正確使用手錘、鋸子、锉刀、鑿子等,也須學習如何操作鑽床、車床等。
金升工藝中學坐落于金聲路,這裏龍蛇混雜,環境複雜,四周圍繞的有大世界遊藝場、青天戲院、環球戲院、大西洋戲院、廣東戲院,還有一家紅鶴夜總會,課余我們都喜歡溜往大世界遊藝場閑蕩。
1970年是華文教育的分水嶺,政府強調英語是全民工作語言,于是我們的課本,除了華文、文學以外,其他的都改用英文課本。
當年華校生的英文程度一般不強,突如其來的教改,讓莘莘學子束手無措,無法趕上學習進度的當兒,許多同學都放棄了。在這段時期,班上的學習士氣低落,導致學生厭學、曠課,在課堂上借端生事,無理取鬧的事件每天發生,很多同學對前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老師邀學生到家裏聚會
然而,正當同學們在淒風苦雨裏艱難前行之際,逆境中我們的班主任陳雪妮出現了。
陳老師溫文爾雅,一颦一笑都那麽矜持。她大學畢業後就投身教育事業,懷著滿腔的熱忱,很不幸的成爲一班智商不低卻無心向學的學生的級任老師。
上課時,無論遇到什麽突發狀況,老師都從容地控制場面,從不發脾氣或大聲呵斥,體貼地照顧著學生的自尊心,很快就恢複課堂秩序。
爲了減低同學間的隔閡,學校放假時,老師會邀全班同學到她家聚會,借此促進彼此的感情。一旦有同學無故缺課,老師會組織幾個學生,一起到缺課同學的家裏作家訪,了解缺課的原因並加以解決。
金升工藝中學排名不能與其他的名校相提並論,然而我們擁有優秀的師資,同學們也有機會在充滿正能量的現實環境中磨煉,融入社會。
1990年代末期,政府征用金聲路一帶的土地,發展爲私人住宅,金升工藝中學處于被征用範圍內,難逃被拆除的厄運,從此走入曆史,消失于時代的巨輪中。
感謝金升工藝中學,感恩陳老師,以愛的教育陪伴我們走過青蔥年少時的叛逆歲月。
記者:黃義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