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會于9月14日就財政部長黃循財和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分別提出的“新加坡人的工作與生計”動議,展開超過10個小時的辯論。
SG國會
最高議事殿堂辯诘
動議表決時已過了午夜。雖然這場交鋒的不少論點,其實此前已經在國會內外多次表述過,但能夠集中起來,在最高議事殿堂辯诘,仍然有其現實意義和必要性。辯論和動議表決結果厘清且反映了新加坡的核心共同價值,也向國內外受衆清晰表達了堅持這些價值的立場。
新加坡凱斯移民公司高管們當晚特別關切此次辯論並連夜等待動議的表決結果,因爲這關系到已經在新加坡客戶們的工作生活,也牽涉到計劃移民來新加坡客人對現實政策的思想顧慮。
一 鸠占鵲巢?
動議主要圍繞如何看待外來人才,以及自由貿易協定,特別是新加坡—印度全面經濟合作協定,到底爲新加坡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還是導致高薪工作被外人鸠占鵲巢。同時,在討論新印經濟合作協定時的一些誤導性論述,是否在有意無意間煽動了國人的排外情緒,甚至沖擊了本地的族群關系,引發對印度同胞的種族歧視等。相信關注辯論的新加坡國人,對于其中的是非黑白自有公論。
必須強調的是:新加坡跟他國締結自貿協定及歡迎外國人才來本地就業,是新加坡多年來的既定國策。這是立足于新加坡市場太小,必須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大勢的正確判斷。事實證明,保持對世界競爭的開放,吸引全球資金、人才、創意彙聚新加坡,是新加坡經濟持續增長,本國人生活品質不斷改善的秘方。
簡言之,幾十年以來,如果沒有外國人移居新加坡,同時帶來大量全領域大大小小的所創立的公司,哪來的巨大的就業機會?新加坡本地人哪有機會能對崗位挑三揀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盡管面對冠病疫情的打擊,新加坡2020年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5萬8902美元,全球排名第八,是前10名裏唯一的亞洲國家。
二 新加坡人好天真?
極少數新加坡人天真地以爲,國土那麽小,毫無天然資源,單靠島國僅有的數百萬居民,就能夠創造出這巨大的財富。—這是井底之蛙式的片面缺乏戰略高度的看法。
客觀的現實是:新加坡能夠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歸功于新加坡領導人放眼世界的自信和胸襟,爲吸引全球資本和智慧進駐本地,而創造政治、經濟、社會、基礎建設等各方面世界一流的條件,才得以借力使力,爲自己打造第一世界水准的宜居環境及成就。這一行之有效的秘方依賴集體共識和努力,但如今也異常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讓多年的奮鬥毀于一旦。
相信大部分在新加坡的華人都擁護此項既定的國策,凱斯全體員工也十分期盼此次兩方動議辯論之後的思想引導能夠盡快變得更清晰更明確。
三 不能殺雞取卵
當然,人均收入並不等于全體新加坡國人都雨露均沾;任何的競爭都會出現不均等的結果—以就業機會來說,要受雇不難,但不可能人人都得到自己向往的最優渥工作。要解決存在于多個行業內的“人崗不匹配”難題既需要對策,也需要時間。
但無論如何,外來人才在爲新加坡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給國人帶來職場上的激烈競爭。此外,也並非所有新加坡國人都能勝任外資入駐所産生的崗位。這部分國人所面對的挑戰和所經曆的挫折,絕對不能被忽視,尤其是中年人和“專經執技”(PMET)群體。
然而解決之道,不是采取人爲的限制自由市場運作的手段殺雞取卵,而是在保持開放之余,采取其他的辦法提升國人的競爭力,讓不斷被做大的餅,能夠更多地分給有能力的國人。
言外之意,新加坡本國人應該避免浮躁的心態,沉下心來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而不是盲目地抱怨和煽動排外的錯誤情緒。
四 不要亂找替罪羊
動議的辯論過程也顯示,光有路見不平的良好意願是不夠的,尤其在涉及敏感的種族關系、階級矛盾時,更必須謹言慎行,避免激烈言論所導致的負面效果,破壞來之不易的社會和諧,甚而挑起既有裂痕,分化國人共識。這方面外國的慘痛經驗班班可考,在發生重大生存壓力挑戰,如當下暴發的冠病疫情時,任何社會都蠢動著尋找替罪羊的排外沖動。
民粹主義政治之所以危險,正是善于利用這種天時地利。我們必須堅決反對類似的情緒操弄,在它萌芽時予以揭露和駁斥,以便防微杜漸。
五 最終,議員梁文輝動議被否決
這場國會從當天下午2點一直進行至半夜12點半。最後,財政部長黃循財的動議得到采納。國會否決了前進黨議員梁文輝的如下動議:
1.在接下來三年內將就業准證的最低工資門檻,從目前的4500新元提升至1萬元。將S准證的最低工資門檻從2500新元提升至4500元;
2.規定企業若聘請外籍員工,就必須爲每名外籍員工每月繳付1200新元的人頭稅;
3.規定每家外企聘請的永久居民不能超過25%,聘請的工作證件持有者不能超過30%,而且單一國籍的員工不能超過10%。
以上動議紛紛被否決!
政府表示無法接受梁文輝的觀點。梁文輝所提議的“只要趕走數以萬計工作證件持有者,就可以讓新加坡人來填補這些職位空缺”的想法,有致命的缺陷。梁文輝實際上再度錯誤地將人們面對的就業挑戰,歸咎于自由貿易協定和外來人才。
六 辯論後:國會發出明確信號
有意見指出,當前防疫任務艱巨,國會似乎不應浪費太多時間,就這個議論多次的課題再炒冷飯。但這場馬拉松辯論卻並非毫無意義。通過觀點的交鋒,國人得以再次確認基本國策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警惕任何不負責任的說法會挑起社會沖突的風險,並對于該如何協助國人攀爬競爭的價值鏈集思廣益。
同時,在重新凝聚開放門戶,歡迎各國資金和人才的立場之際,動議的辯論向國內外發出明確的信號:雖然疫情引發國人對于外來人才的焦慮,防疫措施也可能暫時妨礙人員自由進出,可是新加坡展開雙臂,迎接全球競爭的自信和勇氣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