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注定會成爲我們這一代人難以磨滅的記憶。
親愛的孩子們,也許你們還不能明白這一切意味著什麽,正如我也無從感受正處于疫情中心的人們在經曆著什麽。
但是,我們要相信所有努力都不會白費,要相信終有柳暗花明的一刻,要相信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仍然屬于每一個人。
除此之外,我們更需要的是學習。
危機,也是契機,生活,就是功課。
面對疫情,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四句話,相信聽完這些話,孩子會對生活、對未來有新的理解。
我們要珍惜生命
衆人皆知,生命是寶貴的,然而卻只有在即將失去時才後悔沒有好好珍惜。
什麽是珍惜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生命是由無數個微小的瞬間組成的,珍惜生命在于無數細微的行爲。
那麽,我們是否養成了健康的生活習慣?
衛生——戴口罩,勤洗手,遠離人群密集的場所;
飲食——盡量清淡少油膩、按時吃飯、少吃零食、忌暴飲暴食;
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少玩手機多運動……
有個成語叫“乘虛而入”。疾病首先攻擊的,就是免疫系統差的人群。我們無法預知可能遭遇的肆虐,但是我們能做好的是讓自己健康、強壯。
我們要做好公民
每個人都無法孤獨地活著,即使是漂流在荒島的魯濱遜,也需要星期五的陪伴。
我們擁有很多身份。在家裏,你是孩子;在學校,你是學生;對國家而言,你是公民。
公民意味著什麽?
公民意味著你不僅擁有國籍,也擁有權利和義務。
對于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權利之一就是受教育的權利。最重要的義務之一就是通過遵守公共秩序而尊重他人的權利。
以這次疫情的傳播爲例,如果人人都戴好口罩、自覺隔離;如果人人都高度關注疫情的公開、透明,人人都彼此提醒、支持……那麽,我們會更快地打贏這場戰“疫”。
國家想強大,靠的不是口號的響亮,也不是個別英雄的犧牲,而是每一個公民的努力。
我們要懂得敬畏
病毒究竟從何而來?
目前,尚無達成共識的權威解釋。也許,你有志于生物學研究,將來會拿出有所突破的學術成果吧。
對于十七年前的非典和這次的新型肺炎,專家的共識是認爲同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有關。
表面上看,這是人類的貪欲使然——欲望,使人瘋狂。
然而,從根本上來講,使人瘋狂的,不是欲望,而是驕傲。
驕傲,讓人失去了敬畏之心,以至于一次次突破底線——豈止是“吃”的底線?放眼看去,無論是對自然的掠奪,還是對同類的戕害,不都源于自己的驕傲麽?驕傲,便以爲自己無所不能,便以爲自己不可戰勝,便以爲自己可淩駕于一切法則之上。
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有所作爲”。
正如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那些拿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健康開玩笑的,是可恥的“無所畏懼”,而那些明知自己將要面臨的嚴峻考驗卻依然挺身而出的,才是勇敢的“有所作爲”。
我們要承擔使命
在讀到有關第一線動態的報道時,我激動得幾乎落淚。
醫生,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職業,更何況是在這樣的非常時期。
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衣,高度警惕、認真護理,連續工作十個小時以上,吃不上一口飯,喝不到一口水,精疲力竭仍咬緊牙關。
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些堅守一線的白衣天使,時刻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時刻都有可能頹然倒下。
有位護士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講道:
我們也是普通人,也有對死亡的恐懼。但是既然幹了這一行,這就是我們的責任。在病人面前,我們就得做好自己的事情。
這個世界之所以是美好的,正是因爲有這些不肯退縮的人。
他們將自己的奮戰,視爲使命。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正處于無憂無慮的年齡,但不妨思考——在困境之中,你會學到更多。
一切都會過去,但一切都不會被遺忘,也不該被遺忘。
願你們平安,更願你們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動,願你們在這個新年中真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