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勞任怨、埋頭苦幹,是前線醫療人員的群像臉譜,但就個人來說,他們與普通人無異,需要休息、也需要釋放。長時間在抗疫前線奮戰,他們承受怎樣的壓力,要從哪裏找到排解的出口?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把過勞(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後,職業倦怠正式被確認爲精神疾病,勞心勞力引發的情緒和生理問題也受到更多關注。
她的工作是安排老人家住進療養院,家屬等了近一年,不但沒等到空位,療養院還突然出現感染群,入住手續不得不擱置。
日間活動中心和多個社區夥伴也因冠病暫停接收新案子,家屬無法同時居家辦公和照顧患有失智症的母親,精神壓力可想而知,也得由她來想辦法、安撫情緒。
原本的案子一直無法結案,新案子又接踵而來,層層疊疊看不到頭。對這名不願具名的醫療社工來說,20多個月來無奈無力感一直籠罩著她,多次突如其來的條例收緊都在控制之外,讓工作平添許多不確定性。
“工作量還在可承受範圍內,跟以前一樣,每周處理約10多起案子,但案子變得複雜,甚至很多案件也一直沒有進展,只能等消息,就像肩上不斷疊上大石頭,卻沒機會放下。”
前線人員努力減輕人們因冠病引發的身體與心理負擔,很多時候卻忽略了心中的疲憊,或者無法找到適當方式解壓,最終出現職業過勞(burnout),也就是時下常聽到的“冠病疲勞”(COVID-fatigue)。
心理衛生學院老年精神科專科顧問陳忠強醫生也曾在疫情暴發後的六到八個月,感到自己力不從心。
當時醫院因病毒阻斷措施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入院程序變得複雜,包括劃分隔離與普通病房,住院病患還須接受拭子檢測,結果出爐後才能入院。隨後措施放寬,病患開始進進出出,一天有15至17名病患住進他負責的病房,周末也得上班,工作步伐隨之加快。
“我當時察覺到自己對病患沒那麽有同理心了,即使面對看了多年的病患,我也難以給予他們以往的關懷。另外,我對家人脾氣也比較暴躁、失眠,容易焦慮,我慢慢意識到,自己可能已接近所能承受的極限。”
冠病心理健康工作小組調查報告結果也顯示,對1058名調查對象而言,前三大壓力來源包括擔心家人朋友染疫(50.5%)、經濟損失(50.1%),以及失業(46.7%)。對于受訪前線人員,面對不確定的冠病,他們努力幫助別人緩解情緒的同時,其實也有同樣的顧慮。
教師線上授課壓力大 幸得校方與同事關懷扶持
據衛生部上個月15日發表的冠病心理健康工作小組調查報告,截至今年5月底,自去年4月推出的全國關懷熱線已處理超過4萬5000通求助電話。最常出現的擔憂包括涉及精神支持要求、精神健康問題,以及家庭與婚姻事件。
要求匿名的小學教師透露,近期陸續有學生確診,她也很焦慮,一邊擔心年邁父母,一邊擔心學生,以及如何安撫家長。“我們不只要對自己和家人負責,也有義務保護學生。原本的教學工作之外,也要盯緊學生們是否嚴守安全管理措施,事情繁瑣多了。現在我慢慢接受,已不求冠病疫情結束,只是希望能減少影響,學著跟病毒共存。”
她記得,壓力最大的時候是在實體課程全面轉至線上的病毒阻斷措施期間。
因對科技不熟悉,還要照顧雙親的她發現,備課時得加上錄音和視頻,還得跟家長溝通更多了解學生進度。
工作時間不規律,晚上也輾轉難眠,一天忙忙碌碌12小時下來,她雙眼和身體酸痛,一個多月下來每天僅能睡上五小時。
“當時同事們互相扶持,有教材或資料都會分享,學校爲我們准備的關懷包,對我都是非常大的動力,因爲至少還有人留意並給予關心。還好這樣的狀態只維持約一個月。”
人手短缺也是個很大的問題。每天病例上千起,有醫生說,他很累了,但不好意思請假,因爲這會加重同事的負擔。
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急診室有幾十個人排隊,一名中年男子因與確診病例近距離接觸,要求做拭子檢測,等了兩三個小時。
男子開始不耐煩,大罵醫生沒效率,說自己還沒吃飯,爲何簡單測試要讓他等幾小時。
“其實我也還沒吃飯,甚至已有七八小時沒喝水或上廁所,但我也只能一直道歉。我們是值班制,工作時長不變,但工作量變大了。當公衆無法體諒我們,我們卻再累都得打起精神,心情就更加糟糕。”
醫護人員也需要病患給予更多諒解
他的管理層有盡量留意且關心醫療人員,但主管們本身也很忙,各有各的壓力和疲憊。
“久而久之,我們只能學習如何自己應付,不把這些不開心放在心上。”
另一名資深專科醫生也提到,醫療人員天職所在,不把任何人拒于門外,病人不多時這一點還做得到,病人一多就不同了,尤其是醫院現在不論誰都盡量收治,有的覺得沒得到妥善照料,就會找議員“走後門”,或諸多要求。
“比如急診室有人投訴被晾在一邊不給吃喝,家屬投訴給大人物,我們就要去查證並交報告來解釋,這本身就要花時間,等于是剝奪照顧另一個病人的時間。”
她也舉例,院方不允許探病後,就有家屬要求病房護士下樓來拿家裏准備的食物或替病人取外賣。“還有家屬送湯來,特別要求趕快取否則會涼。要是我們經常不允許探病,搞不好還要專門設立送餐後勤部來取外賣。”
她希望,與冠病共存,大家都負起責任,不要什麽都要別人照顧。
心理醫生也差點被無助感吞沒
心理衛生學院老年精神科專科顧問陳忠強醫生無法給予病患以往的細心關懷,也差點被自己的無助感吞沒。他通過享受生活中簡單的快樂,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緩解精神壓力。
疫情暴發後首六到八個月,是擔任心理醫生已有約13年的陳忠強最心力交瘁的階段,他原本看年紀較大的門診病患,那時被安排到隔離病房看診出現呼吸道症狀的精神病患者。
隔著鏡頭看診 關懷少了人情味
他當時最擔心的,是跟自己多年的門診病患能否適應其他醫生。比如一名焦慮症男患者情況一直非常穩定,但不幸染疫、隔離時開始胡思亂想,焦慮症惡化,甚至有輕生念頭。“我不負責他的病房,沒辦法探望他,有些心酸。”
盡管視訊看診更普遍,方便一些行動不便或難以抽空看診的病患,但視訊畢竟少了人情味。“有時網絡有點卡,對話不自然,或者病人在電腦前流淚,我連一張紙巾也無法遞給他,很難表達關懷。”
醫者難自醫,陳忠強漸漸發現自己行爲異常,甚至對自己原本喜歡的事物失去了興趣。他意識到這是職業過勞,自我審視一番後,及時調整了心態。“我當時決定,不管多累都要給自己45分鍾到一小時,做自己最熱愛的瑜伽。至少在那段時間我不會想醫院裏的問題,完全集中精神練習瑜伽,放松身體和心情。
陳忠強也盡量找方法讓自己與身旁的人開心,包括在線上慶祝聖誕節或生日,以及國慶日時與同事拍些搞笑小視頻。院方有時也會安排線上運動課。
“當發現自己很累、睡眠不足、身體不適、胃口出現變化或失去以往的樂趣,不要害羞或逞強。我們也能留意同事或親人是否出現這些變化,互相照料。當我看到其他前線人員在奮鬥,我也得到非常大的鼓勵,非常驕傲能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
專家:疫下疲憊屬正常 須適時釋放情緒
一轉眼,疫情已快兩年,很多人無論在身體或心靈上都已非常疲憊。專家認爲,這是疫情當下非常正常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要認清自己,想辦法調整心態,釋放情緒。
新加坡醫藥協會理事會會員陳振文醫生受訪時強調:“尤其對于前線人員,他們得穿著全套防護服持續在高風險環境中工作,同時適應反複變換的衛生部指示,因此壓力特別大,而疫情當初暴發時的任何焦慮,更是演變成職業過勞,讓患上長期精神疾病的風險更高。”
陳忠強則強調,疫情確實影響生活,但正因生活受幹擾,更要維持日常作息,包括抽出時間做些自己熱愛的活動,也不忘慶祝佳節。
針對年長者,爲降低感染風險,政府勸請他們盡量待在家,沒必要就不出門,但考慮到年長者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孤獨感,陳忠強建議年長者想辦法保持與家人朋友的聯系,在接種疫苗及做足防疫措施後,不妨趁人少時在家附近散散心或做點運動,對身心頭腦都有幫助。
前線人員羞于求助情況確實存在
另外,若發現很疲累、睡眠不足、身體不適、胃口有些變化或失去以往的樂趣,就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精神狀況,別畏懼尋求幫助。
陳振文指出,醫生的精神健康一向都是個人能否行醫及確保病患安全的重要考量,疫情前已有不同計劃幫助正在掙紮的醫生。每所公共醫院有同伴支持計劃,資淺醫生也可尋求指導。
不過,前線人員羞于求助確實存在。比如醫生肩負人們對他們的期望,即使承受壓力卻還要高效運轉,兼顧行政、研究及教育方面的工作,同時也保持客觀、專業及臨床敏銳度。
“我們這個行業擔心的是,要是醫生自己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還能否行醫嗎?”
她提到,醫藥理事會的《道德准則與道德指導原則》要求醫生如果看到同行不適合行醫,要上報,因此一些醫生可能不敢求助。
她建議,醫生或許能尋求私人醫療服務,以確保他們的情況保密。
看到病人與家屬視頻“告別”最揪心
人們已經與冠狀病毒搏鬥將近兩年,國家傳染病中心顧問醫生賈博萦認爲,冠病帶來非常獨特的負面影響,是當患者與家屬被迫分離,對雙方甚至醫療人員造成的壓力。
從醫大概九年多的賈博萦輪過普通病房和加護病房的班,下來幾周也再次輪到她巡加護病房。
加護病房患者病情比較嚴重,治療方案也較複雜,難度和壓力就會更大。
讓賈博萦印象深刻的是要如何與病人家屬討論身後事,以及病患與他們的家屬希望醫療人員能爲他們做點什麽。
“病人的情況開始惡化,家屬又在履行隔離令或因確診在其它地方住院,就不能探訪,我們通常也只能用視頻讓他們‘見面’。看到這種畫面,我們也會傷心,精神緊繃。”
推動賈博萦堅守崗位的是保持正面心態,不忘卻自己身爲醫生的職責。“我們得接受死是必然的,身爲醫生能做的就是緩解痛苦,讓他們不那麽辛苦,別那麽氣喘,以及給予他們的家屬支持。我們雖控制不了很多事情,但能控制對事情的反應,並找出解決方案。”
忙碌時一天僅睡四小時
有時忙起來,她一天只睡四小時,也發現疫情期間因病患增加且職務更多,自己變得更健忘。
例如近期巡普通病房時,賈博萦和兩三名小醫生一般會負責照料近30名病患,是情況較穩定時的一倍。
“我難以用分數評估自己的精神狀態,因爲數據似乎把精神壓力過于簡單化。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讓自己往好的方面想,不要被困在負面情緒中,同事之間的體諒與支持也非常重要,大家都不要畏懼向其他人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