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由東莞市人民政府、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與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智造業年會暨半導體産業峰會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葛樹志發表“智能制造的發展機遇和科研”主題演講。他表示,世界是平的,中國的智造業在進步過程之中,一定要創造工具。在過去多年,人們倚賴的工具包括鐮刀、出租汽車等等,未來更重要的工具是數學及運算的大腦層面的東西。
葛樹志介紹,人對工具的需求帶來了技術進步,以探索廣袤的宇宙及了解複雜的生命。在科技研發中,最重要的是科技人才的沉澱積累。“人才創造出高端的硬件和智能軟件,它們有感知、學習、分析和執行能力,最後發展到人機交互,智慧大腦、智慧地球。”
東西方科研競爭亦是相互成就
與此同時,科學文化和創新文化帶來的不僅是科學技術和創新理念,也創造了華夏文化、西歐文化等文明特征。在他看來,在陶瓷曆史上中國是領先世界,也爲世界做了很多貢獻。這種工藝經曆了制土、練泥、成型、裝飾,配釉、幹燥和燒制一系列流程。再到後面的鄭和下西洋,也推動了天文學、地理測繪等多個方面的進步。“中國和世界的關系既是競爭,也是相互成就。這也是目前世界的主題。”
而積極的投資是支撐中國科研實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以下簡稱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超2.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2%。近年來,“嫦娥”奔月,北鬥組網,高鐵飛馳,5G暢通……越來越多中國科研成果在世界名列前茅。
但怎樣讓技術走出去?葛樹志表示,在推動科技進步過程中,要認識到我們有認知的局限和能力的大小,學習也是亦步亦趨。他提出,東方人善于學習,但創新、突破、顛覆、革命也非常重要。“創新是原有基礎之上的改進或提高,依舊是在‘盒子’裏頭的,突破則需要有打破條條框框的思維,顛覆性的技術則需要打破局限,那麽革命性的工作更需要徹底解決對‘盒子’的突破。”
與此同時,東西方對世界的探索和認知交流非常重要。葛樹志介紹,汽車行業中燃油汽車汙染環境,技術也很複雜,發動機是中國的短板,但是電動汽車就把環境問題解決了,而且東西方技術同台共享,跨越代際。
智能制造中國仍需突破
圍繞智能制造未來的使用領域特征,葛樹志分析了兩個標准:一是軍方標准,表示軍方的標准是戰略性的,現代軍事設備在精確度、可靠性、耐久度之外,需求也越來越複雜。隨著各個兵種合作完成任務的要求提高,也注重軟件系統的互操作性和人工智能對硬件的協調作用。
二是民用標准,“民用在准確度、可靠性、耐久性的基礎上是更加考慮經濟性的。”他舉例說明,歐洲造船業因爲造價過高,將産業遷到了亞洲的企業,中國的造船業現在是全球第一,韓國是世界第二,2020年兩者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是44.5%和37.6%。此外,機器人性化也是提升舒適度的重要方面。
他強調,未來在科學技術之外,藝術能帶來更高端的東西、更先進的東西,“在劍橋大家拿本科不叫bachelor of science,而是叫bachelor of art。把科學和技術也提高到藝術層面。藝術、數學、工程、技術學科在頂層集成多學科,跨界和跨學科才能真正走上有機融合和有機系統集成。”
未來的智能制造趨勢是什麽?葛樹志認爲,它一定是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的能力,傳統制造、AI技術、6G以及雲計算和IT技術連接起來之後,一定能讓智能制造更新換代,並煥發青春爲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他建議,在未來科技的發展中,無論是芯片制造、燃油汽車還是電動汽車、芯片制造,中國需要有所貢獻和突破,一定要多學科集成和融合,而不是單打獨鬥。(編輯:李清宇)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