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2021 年 10 月 27 日 二宝妈妈向前冲

世事如棋局局新!

2021年,是“後疫情時代”開始的一年,也是“大變革時代”吹響號角的一年。這一年裏,變化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國際局勢因此充斥著混亂與動蕩。

10月27日,中國周邊又發生了2件不同尋常的大事,每一件都凸顯了亞太形勢的複雜多變。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拜登

先來說說第一件,東盟峰會召開,美國也來湊熱鬧,新加坡第一個拒絕拜登拉攏!

當地時間26日,爲期3天的東盟峰會正式拉開帷幕,而整整四年未曾出席的美國代表團,這一次將在總統拜登的率領下,親自同東盟舉行視頻會晤。

僅僅這一個迹象,就足以表明本屆東盟峰會,雖然是在線上舉行,卻暗藏著近年來少有的波濤洶湧。

果不其然,拜登一上來就說了2件事,且每一件都有著明確的指向性。

一方面,美國打算向東盟投資1.02億美元,用于衛生、氣候、經濟和教育項目。

顯然,這是白宮的“撒錢”戰略,目的是爲了拉攏東盟各國,並加強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存在感。

另一方面,關于美英澳“AUKUS”聯盟、美日英澳“四國機制”的建立,美國向東盟做出承諾:絕不是爲了“取代東盟在該地區的核心角色”。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李顯龍

看來,爲了平息東盟對于“美國向澳洲提供核潛艇,但事先卻沒有告知東盟”一事的憤怒,拜登這是親自出言安撫。

但要注意,美國在爭取諒解的同時,也沒忘了慫恿其東南亞盟友進行合作,意圖在所謂的“海洋問題”上指手畫腳、興風作浪。

只不過,美國的這點小心思,瞞不了參加峰會的其他國家,更瞞不了東盟內的明眼人。

就在當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不希望東南亞成爲區域競爭與沖突的地方,也不希望東盟“被迫選邊站”。

可見,在這場大國間的區域博弈中,東盟在無形中已經開始和美國保持距離。

而這一情形的産生,其實是有著錯綜複雜的原因。

一來,美國拿出1.02億美元,這點錢夠幹啥?

要知道,美國早已不是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而實際上的後者與東盟的貿易規模,在2020年已經達到了曆史性的6846億美元。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東盟

相比之下,美國承諾的這1.02億美元投資,真的不夠看。

還需注意的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講話時,還特地敦促其他東盟國家,盡快批准RCEP,以促使這個“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早日生效。

可與此同時,在2017年退出了TPP的美國政府,卻至今不願重回更名爲CPTPP的貿易框架。顯然,東盟和美國的經濟合作,正面臨潛力不足的困境。

二來,無論美國怎麽解釋,“核潛艇”這事都洗不幹淨。

對東盟而言,一直被美國蒙在鼓裏也就算了,關鍵是東盟的宗旨之一,就是建立“東南亞無核區”,可美國向澳提供核潛艇,堪稱是對東盟的蔑視。

對此,馬來西亞和印尼都相繼發聲,譴責美澳在東南亞搞“核擴散”,更擔憂此舉會引發不可控的“軍備競賽”。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美英澳

但事實證明,鐵了心要組建“亞太小北約”的拜登政府,並沒有在本屆東盟峰會上回心轉意。相反的是,在菲律賓和泰國的支持下,美國甚至想離間東盟。

不得不說,局勢愈發微妙了。

三來,東盟已經看清了美國的虛實,尤其是在緬甸問題上。

目前,同爲東盟成員國之一的緬甸,其內部仍面臨著巨大危機。然而,在緬甸看守政府的強硬姿態下,緬甸國務資政、“親美派”昂山素季,至今仍被關押。

只是,自今年2月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以來,美國能奈何緬甸看守政府嗎?

說到底,拜登政府的手牌本就不多,能用在東南亞的更是少之又少,美國除了想辦法拉攏東盟之外,難道還能經濟制裁,甚至于采取軍事行動嗎?

不要忘了,美軍撤離阿富汗這件事,還曆曆在目呢。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岸田文雄

接下來,再說說第二件事,先向國民道歉,後放豪言壯語,日本新首相惹笑話了。

26日,因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稱“托氣候變暖的福,北海道大米變好吃了”的錯誤言論,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在電視節目上公開道歉。

而第二天,也就是27日當天,岸田文雄又在線上參加東盟峰會時,說出了一番豪言壯語,宣稱“日本將引領國際社會實現脫碳排放”。

不得不說,這位日本首相的兩次表態,真的很有意思,一邊是替同僚收拾“爛攤子”,另一邊又忙著對全世界“說大話”,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對此,有必要談4點。

第一,日本衆議院“選戰”正酣,執政黨需要有所作爲。

25日的時候,在被視爲“衆院選舉前哨站”的參議院補選中,自民黨一勝一負,對岸田文雄而言已經是個不小的打擊。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麻生太郎

因此,爲了確保在衆議院選舉中,執政黨能拿下“絕對穩定多數”,岸田文雄必須吸引更多的民意支持,環保議題就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第二,氣候變化對日本而言,或許是一個重大機遇。

衆所周知,在上一次科技革命中,日本經曆了“失去的三十年”。顯然,在全球“碳中和”的共識下,日本看到了經濟轉型所帶來的的巨大利益。

第三,至少在執政黨內部,似乎還沒有做好准備。

作爲自民黨副總裁、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對氣候變化的認識,想必能代表自民黨內部的部分聲音。可見,日本政府若想達成目標,恐怕不容易。

第四,引領國際社會之前,日本有必要做好自己。

最簡單的例子,日本政府能否收回福島核電站“排汙入海”的決定,如果不能,日本政府所謂的環保就是一個騙局。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福島核事故

須知,有小禮而無大義,永遠也不會得到世人尊重。

總之,真正的環保主義應該是身體力行,而不是把它天天挂在嘴上。而日本,如果真想在碳排放議題上引領世界,那就要率先做出實際行動。

相關文章:

  • 定了!2021年,新加坡和全球將會發生這些大事
  • 後疫情時代,高淨值人士如何讓自己的財富保障保值
  • 後疫情時代,網友爲了在外面吃飯也是拼了,獅城的你該如何做呢
  • 後疫情時代,國大畢業生二次創業闖“藍海”
  • 後疫情時代,網友爲了在外面吃飯也是拼了,獅城的你該如何做呢!
  • 後疫情時代,新加坡或將成爲全球最佳留學地
遊戲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快讀 > 遊戲 > 10月27日,中國周邊發生2件事!新加坡拒絕美國;日本首相又吹牛
©2022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