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國內的A股市場,該市場與其他主要股市的相連性較低。面對近兩年來的沖擊,包括去年第一季冠病疫情引發的抛售潮,中國A股市場展現出相對較強的抗跌性。
對許多人來說,投資中國市場已經是稀松平常的事了,這與2000年代的情況大不相同。
記得我曾在2000年代中期投資過一只中國股票基金,那時投資中國被視爲很少見且高風險的事情。在很多人眼裏,投資中國股票就如同坐過山車一樣。
當時我將中國股票作爲投資組合的戰術配置,用于輔助核心資産配置,因此它在投資組合中的占比較小。我那時一般選擇投資大中華基金或者H股,前者主要投資香港和台灣上市的公司,後者指的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
本地投資者也應該熟悉S股,即成立于中國境外並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
投資中國股票像坐過山車,這個說法並沒有改變,因爲中國國內公司的龐大規模發生了巨大變化。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數據,2003年的時候,中國國內上市公司總市值大約爲5120億美元(6900億新元),到了今年8月底,該數字已經飙升了20多倍,達到13.4萬億美元。中國國內股市總市值比香港交易所的高出兩倍,成爲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股市。
近期,中國政府和其他監管機構加強對境內各種投資的監管,引發了許多投資者的擔憂。從教育到科技再到其他行業,監管政策的變化意味著不確定性,在理想的投資世界裏,這些監管政策都不應存在,這當然是不現實的。投資中國這樣的市場,巨大的機遇總是伴隨著風險。
例如,追蹤恒生科技指數的挂牌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ETFs)近期就遭受了重創。指數的部分成份股是全球知名企業如阿裏巴巴(Alibaba)、百度(Baidu)、京東(JD.com)、美團(Meituan)、騰訊(Tencent)和小米(Xiaomi)等,它們涉及各種各樣的業務,包括電子商務、金融科技和雲計算。
“滬港通”和“深港通” 爲散戶打開A股市場門戶
隨著投資中國股市渠道的增加,中國國內交易所上市公司實際上爲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機會。這些公司通常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被稱爲A股公司。
多數投資者之前可能都是通過香港和美國交易所(即通過美國存托憑證,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s)投資中國股票的。近些年來,更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國內的A股市場,該市場能讓投資者接觸到不一樣的中國公司,從而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隨著中國內地與香港交易所建立起“互聯互通”機制,投資中國A股公司變得越來越容易。2014年“滬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的推出,大大降低了A股市場的准入門檻,讓散戶可以直接通過當地券商交易A股。
雖然在中港股市互聯互通機制下,境外散戶投資者只能投資A股市場的部分股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約2380只證券,但比起通過香港和美國交易所投資A股,投資者的投資機會還是多很多。
電動車與太陽能設備廠 可視爲長期具吸引力股票
監管政策加強是風險也是機遇,部分行業和公司能從中受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曾提到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即“碳達峰”,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此背景之下,從電動汽車供應商到太陽能設備制造商都可被視爲長期具吸引力的股票。
同樣,中國力爭加快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也正在推動國內半導體制造商的發展。因此,涉足人工智能、5G,以及工業自動化的公司也可能成爲受益者。
中國長期致力于支持這些行業的發展將有助于推動該行業內公司未來盈利的增長,而這些公司多數又是在A股市場上市,所受到的監管風險相對較小。
此外,中國政府希望未來能夠更多地對資本市場加以利用。根據“十四五”規劃,中國已將直接融資作爲重中之重,尤其是股權融資預計將在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A股市場還有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它與其他主要股市的相連性較低。例如,面對近兩年來的沖擊,包括2020年第一季冠病疫情引發的抛售潮,中國A股市場展現出相對較強的抗跌性。
又如,今年中國對多個行業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監管打擊,而A股在這樣的背景下依然比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表現要好得多。例如,截至今年9月底,滬深300指數年初至今僅下跌了3.8%,與恒生科技指數約27.6%的跌幅形成鮮明對比。
A股市場提供了廣泛且多樣化的投資機會,投資者現在可以非常便利地通過A股來把握中國股市的投資機遇,但如何選擇産品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
對于剛接觸A股的投資者,我們很高興看到,很多不太熟悉中國A股的投資者會選擇曝險于A股的挂牌基金和單位信托。這些産品對于不太熟悉A股市場,並且想分散A股投資風險的投資者而言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作者是FSMOne.com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