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李光耀和李登輝, 一個是新加坡建國總理,一個是台灣首位“民選總統”。
新加坡與台灣關系一直很好,特別是李光耀與李登輝的前任蔣經國,更是親如兄弟。但是李登輝上台,逐步暴露其本質後,二李“道不同不相與謀”,終于反目成仇。這一過程究竟是怎樣的?
“雙龍相會”,
新加坡和台灣的“蜜月期”
在李登輝剛上任時,二李曾有一段“蜜月期”,關系很好。
1988年,李登輝上任不久,就接到李光耀邀請他訪問新加坡的信函。當時新加坡與中國大陸還沒有建交。1989年3月,李登輝訪問新加坡,台媒以“兩龍相會”爲題大幅報道。李光耀也對李登輝說了不少溢美之詞。
李光耀說:“李登輝總統訪問新加坡,將爲新台的密切與友好關系樹立新的裏程碑。新加坡很榮幸地被李登輝總統選爲第一個到訪的國家。”
李登輝則說,很榮幸新加坡是他到國外訪問的第一個國家。他肯定了台新關系密切友好的意義。
李光耀稱贊李登輝,親民愛民,活力充沛,對台灣的了解很深入。他也博覽群書,是畢業自美國的農學經濟博士。李光耀說和他討論問題,是另一種經驗,他對民情、曆史、文物也如數家珍。
二李相會,一致肯定了台新關系。李登輝說:“台新關系天天都在進展中。”李光耀說:“新加坡和台灣間多年建立的實質關系,曆久彌堅,不會受到任何外來影響。”
李登輝上任初期,由于台獨本質還沒有暴露,新台關系也很正常,但後來逐漸出現裂痕。
中台新航運公司
胎死腹中
1993年9月,李光耀訪問台灣,李登輝向李光耀訴說對大陸的不滿。他說“大陸處處阻擾他參加10月在日本舉行的亞運會開幕式。”還說,哪有這樣的政府,嘴裏說兩岸和平、加強交流,卻又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
李光耀說:“大陸不是處處都想打壓台灣,只是中國和日本關系並不尋常,如果讓台灣總統參加亞運會開幕式,會引起連鎖反應,領導是不會放手的。”
第二天,李光耀和李登輝會談,內容主要是中台新三地籌建航運公司,李光耀對李登輝說:“如果要取得大陸信任,促成這個公司,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中國相信,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未來一定邁向統一,哪管20年30年或50年。”
李光耀還說:“美國人不可靠,將來有一天會抛棄台灣,不應該相信美國的保護,只要中國內部不動亂,30年後中國將會非常強大。”
但李登輝根本不同意李光耀的說法,雙方觀點差異很大,話不投機,新航運公司自然胎死腹中。
感覺“被出賣”,
雙方關系降至冰點
兩個星期後,10月6日,李光耀訪問中國,江澤民氣不過,對李光耀說,李登輝在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對話中罵我,你知道嗎?
李登輝在那次訪談中,不但暴露了分裂本質,還嘲諷江澤民不懂台灣曆史,是笨蛋、木頭人,甚至懷疑江澤民是否是中國真正的“掌門人”。
對此,剛訪問過台灣的李光耀,竟一無所知。他發現,李登輝隱瞞了很多事,有一種被出賣的感覺。
在另外一些事情上,李登輝也不給李光耀面子。對”汪辜會談”,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海峽兩岸以我爲通話的渠道,也因此很自然地選擇了新加坡,爲1993年4月兩岸首個曆史性會談的地點。”
李登輝卻說,“汪辜會談”是他們早已安排好的,當時有七個地點可以選擇,除新加坡外,還有北京、台北、香港、泰國、日本和夏威夷6個地方,是他給了新加坡面子才放在新加坡。
1994年,李登輝說:“我覺得他(李光耀)已經轉向大陸,多次說我在兩岸統一問題上不具誠意,是最大禍首。我完全不了解他爲何態度大變,我懷疑江澤民對他說了什麽,李光耀怎麽變成這樣。“
另一方面,在兩岸關系緊張後,江澤民也對李光耀說:“兩岸的事是我們的家事,而你並不是家中的成員。”
李光耀說:我訪問台灣很多次,最後一次是在1994年,之後,我發覺李登輝有了明確的想法後,我再也沒有訪問台灣了。這時,李光耀和李登輝的關系也降到了冰點。1994年以後,兩人已經不願意再見一面了。
“李不見李”,
李光耀致力于兩岸統一
1994年5月15日,李登輝出訪南非,回台時停留新加坡,新加坡只是由吳作棟等人出面接待,李光耀沒有出面。
吳作棟對李登輝說:“希望不要把千島湖事件鬧大而影響兩岸目前的關系。”明眼人都能看出,這顯然是李光耀的意思,他雖然不便與李登輝見面,但仍希望兩岸能夠和好,可見李光耀的用心良苦。
1998年李光耀訪問歐洲,回程時經美國,然後在台北機場停留。當時台灣只有外交人員接待,李登輝刻意不見。
李光耀除了爲國家內部事務絞盡腦汁外,在國際事務中,他最關心的就是中國的事情,特別是兩岸關系。他認識到一個和平安定繁榮的中國,對新加坡及本地區的命運,至關重要。
在中國文革時期,他十分擔心中國內部再次發生大規模騷亂,對周圍國家不但會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帶來災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中國一旦動亂,新加坡也不得安甯。
中國改革開放後,他經常思考,如何才能使兩岸的中國人忘卻過去的恩怨,消除仇恨、疑慮,化幹戈爲玉帛。
李光耀原來對兩岸和平統一充滿信心,1992年,楊尚昆以國家主席身份訪問新加坡,李光耀對楊尚昆說:“如果(中國)願意許下可信的承諾,保證不動用武力換取統一,這對雙方都會有好處。和平與合作將能爲雙方及東南亞其他國家帶來極大利益。”
楊尚昆點頭稱是,說:“中央將有所決定。”可見,大陸已經慎重考慮李光耀的建議了。
兩岸關系劍拔弩張,
新加坡急呼和平統一
但李登輝的分裂,完全粉碎了李光耀一廂情願的“兩岸和平統一”夢,兩岸關系後來劍拔弩張。1996年3月還引爆了自1958年金門炮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解放軍在台灣對岸的福建省展開實彈演習,還發射導彈,落在台灣西岸附近海域。
爲緩和兩岸關系,李光耀在1996年3月3日呼籲:“中國領袖說我是他們的老朋友,而我和台灣卻是更老的朋友,任何一方受到傷害,新加坡都會蒙受損失。如果雙方受到破壞,新加坡的損失就加倍慘重,唯有雙方繁榮富強,相互合作以爭取共榮,新加坡才能從中受益。”
針對李登輝搞分裂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李光耀說:“如果台灣是在武力之下同大陸重歸統一,曆史將不會寬容一個爲中國人帶來不必要苦難的人(意指李登輝)。”
新加坡與台灣“分手”後,
雙方反唇相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兩人分道揚镳後,李登輝還對李光耀作了近乎人身攻擊的講話,他在《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一書中說:“李光耀的經曆,大家恐怕不清楚,在日本人占領新加坡時,他替日本人做事,連俘虜的收容所都做過。”
他還說:“李光耀的思潮很‘妙’,個人成分較強,例如他希望他兒子來接他的班,我從來沒有這樣的觀念,我也最討厭這種想法,爲什麽自己做總統,兒子就要做總統,這樣不是太好。”
後來李光耀也不客氣,他在《李光耀回憶錄》一書中說:“在東亞地區,台灣的貪腐情況最爲嚴重,李登輝是台灣黑金政治的罪魁禍首,他知道哪裏有黑金,但是除了空說以外,他什麽也沒有做。”
李光耀也感到,自己幾十年來爲改善兩岸關系的奔波都是徒勞,多次穿梭兩岸之間,結果吃力不討好,兩岸都不領情。
李光耀很“傷心”,也抱怨說:“我在嘗試爲李登輝行善的時候,曾燒到我的手指,灼傷我的耳朵。因此我謹慎了,我不認爲我在性格上適合扮演(兩岸調解者)這個角色。”
李光耀至此認清自己是“零角色”,白忙一場,只有鞠躬退出。
李光耀和李登輝都是1923年出生的“客家人”,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本應關系親密,卻因兩岸關系撕破臉,從“雙龍相會”到“李不見李”,反映出的是他們對“兩岸統一”的不同看法。
同樣的地方,不同的人執政,會産生不同的政策,不同的結果。台灣在蔣經國執政時期,李光耀和蔣經國,新加坡和台灣,關系十分密切。同樣還是新加坡和台灣,只是蔣經國換成了李登輝,關系就急轉直下。這也應了中國一句古話:事在人爲!
作者: 田柏強,英文:Tian bai qiang,原中國安徽工人日報高級記者,現旅居新加坡。
– The End –
推薦閱讀
“共存”和 “清零”, 當今世界對新冠肺炎的“一病兩治”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孫中山的同盟會總部曾設在新加坡!
新加坡政壇爲什麽超級穩定?
揭秘新加坡街頭爲何對錢視而不見,路不拾遺的背後竟是……
罰款滅蚊,世界罕見!新加坡真是一個Fine City~
新加坡的獨家生存之道:記恩不記仇~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不記前仇原諒日本,原因竟是……
# 今日彙率
▼
1 新元 = 4.7310 人民幣1 人民幣 = 0.2113 新幣(*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