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希望你不僅能看到他的小脾氣,更能看到他情緒背後的隱藏的需求。要孩子平複心情,其實只需要父母溫柔的一句:“沒關系。”
——虎媽
作者 | 朱麗葉的小情緒
來源 | 男孩派原創
孩子的脾氣,就是他的語言。
上個周末,我兒子發脾氣了。
因爲馬上要期中考試,我拒絕了他想拿手機玩英語小遊戲的要求。
生氣的小家夥沖進書房,“咣”地摔上門。緊接著,就聽到書房裏傳來噼裏啪啦扔文具的聲音。
在和兒子多年的拉鋸戰中,我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所以我沒有馬上沖進去,把他拎出來教訓一頓,而是氣定神閑地在門外等著他把脾氣發完。
10分鍾後,兒子開門出來喝水,特意瞟了我一眼。
老母親秒懂這個小眼神的意味,跟著進了書房。
兒子氣鼓鼓地瞪著我,不說話。
我走過去,什麽都沒說,先抱住了他,明顯感覺到他僵硬的身子柔軟了下來,軟軟地靠在我懷裏。
這時,我才開口道:“我知道我不准你玩英語遊戲,你很失望。我主要是考慮到下周就要期中考試了,想讓你多點時間複習功課。也許還有更好的辦法,但是如果你僅僅只是發脾氣,那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不如你給我一個方案,我們一起來討論是否可行。”
“我先完成複習,然後再玩10分鍾英語遊戲。”
“OK,成交。”
一場沖突,沒有挨打,沒有吼叫,輕松解決。So easy!
但是幾年前,可沒有這麽幸運。
兒子剛上小學時,寫作業拖拖拉拉,狂暴的老母親爲了教育他,罰站、罰抄、罰打手心,各種罰換來的是小家夥撕碎作業本、掰斷鉛筆等同樣狂暴的行爲。
這麽一折騰,總要鬧上半天,不但作業沒完成,大家都很受傷。
這麽些年的鬥智鬥勇,讓我明白一個真理:
沒有什麽問題不是一個溫暖的抱抱可以解決的,如果不行,就再加上一個親吻。
孩子沒脾氣,才是真正的壓抑。
蔣方舟說:“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不是同一個比例。”
有時候,我們認爲孩子無理取鬧,是因爲這個“理”只是我們的標准,但我們沒有看到孩子的世界。
我們習慣以自己的角度來進行判斷,卻沒有問一問孩子“你想要什麽?”
電影《狗十三》中,李玩的家人照顧她的生活,可從不曾懂得她、看見她,她活得一點兒也不快樂。
小狗“愛因斯坦”對她無限依賴,就像渴望愛的自已。
當小狗被爺爺不慎弄丟,李玩不依不饒,各種鬧騰,把家裏弄得雞飛狗跳。
大人們不明白,爲什麽要爲了一條狗鬧得如此天翻地覆。
他們看不到,李玩執拗索取的,只是希望別人理解她的感受;更體會不到,她的撕心裂肺,是害怕失去自己。
最後,暴怒的父親用拳頭擺平了青春期少女的掙紮,還要語重心長說上一句“你長大了,該懂事了……”
此後的李玩真的長大了。
她接受了繼母找來的小狗,假裝它就是走丟的那只。
在聽聞第二只小狗絕食死了之後,她沒再爲失去狗而鬧事,卻在飯桌上平靜地吃下狗肉,禮貌地說了句“謝謝”。
李玩最終用順從完成了與青春的交割。
《狗十三》的導演曹保平在講解李玩這個角色時說,“這個女孩從此喜歡上了掩飾自己,她長大以後的路也不會太順當”。
不快樂的大人,是因爲小時候沒哭夠。
作家雷布斯曾說:“孩子沖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幫他解決問題。”
他們感受到了彷徨無助,于是恣意撒潑,向我們釋放求救信號:我很難過,請救救我。他們期待著我們能看到、能傾聽、能理解。
他們不會沖外人亂發脾氣,因爲在他的潛意識裏,只有我們是最親且最可信賴的人,也唯有我們,才可以讓自己肆無忌憚,幫自己療傷。
去抱抱那個僞裝的小刺猬吧,他們在對我們無聲地請求,“請來愛我吧”。
接納孩子的脾氣,是爲人父母的修行。
文化學者馬未都講過一件兒子小時候的趣事。
有一次他帶兒子上街,事先約定好不買玩具。
可是兒子一看到玩具就走不動了,吵著要買,哭得十分傷心。馬未都覺得大庭廣衆之下,這麽哭鬧很下不來台,就生氣地對兒子說:“要哭回家哭。”
兒子真的不哭了,乖乖回家。
不想,回到家以後,他搬了個小板凳,坐在房子中間開始痛哭,一邊哭一邊說:“等我長大了,絕不讓我兒子受這麽大委屈。”
那一刻,馬未都內心大動,十分愧疚,直言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
李玫瑾老師在一旁笑著說:“你可以和他協商,比如說,今天咱們沒計劃好,但是咱們可以回去好好研究,怎麽攢錢來買。你要給孩子留一個出口,留一個希望。”
這個出口,就是讓愛照進來的地方。
我曾經同一位親子專家討論過“當媽媽好難”的話題。
比如,孩子正感冒咳嗽,卻吵著非要吃冰激淩。你爲了他的身體著想,堅決不買,孩子就滿地打滾,大哭大鬧。
面對這樣“不懂事”的熊孩子,你除了抓狂,還能怎樣?
我那位專家朋友笑咪咪地說:“愛他呀,只要你愛他,他就不會胡鬧了。”
看著我一臉懵圈,朋友接著說:
“你可以這樣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想吃冰激淩,這麽熱的天吃根冰激淩,冰冰涼涼的一定很舒服。
可是你現在有點咳嗽,我要是給你買了,就會害得我最愛的寶貝病得更嚴重。
寶貝不舒服,媽媽更難受。不如等你完全好了,我們一起吃好嗎?”
有心理學家說:孩子心中憤怒的最大來源,是他們根深蒂固地以爲自己沒有人愛。
當他們看到了媽媽的愛與理解,他們就會接受媽媽的“拒絕”。
有一首歌裏唱“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別吝啬對孩子表達愛,他們有了愛的盔甲,才能重新變回柔軟可愛的模樣。
孩子發脾氣時,正是教育的好時機。
孩子在憤怒時,其實他也不明白自己正在經曆一種怎樣的情緒,他需要有人幫他厘清,甚至和他一起找到更好的宣泄方式。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覺知”,當一個人覺知到他的情緒時,其實這種情緒就已經被纾解了一大半。
所以,作爲父母,我們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看見並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只有當他們覺知到了自己的情緒時,他們才不會感到無力和恐慌,不必用哭鬧來釋放壓迫感。
曾經,網上有一則爸爸與女兒對話的視頻,被網友們點贊“暖爆了”。
視頻中,一個小女孩正在對爸爸發脾氣。
爸爸沒有制止和責怪,只是蹲下身去,看著孩子的眼睛,溫和地告訴她:
“每次生氣的時候,不要一直沉浸在憤怒的心情裏,你要學著去接受它、尊重它。你要承認你生氣了,然後慢慢放下。如果還是不開心,也沒關系,我們依然愛你,你的世界始終一片光明。
你可以生氣,只是不要讓這種心情支配你太久,因爲這樣會出問題。慢慢放下、克服它,也可以大喊發泄、拿枕頭出氣。
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樣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裏。我會尊重你的底線,也尊重你的心情。要是今天不適合跟你開玩笑,你只需要告訴我,我就不會了。”
最後,他邀請孩子一起出去散步、踢踢土,把憤怒遠遠地抛到腦後。
這位爸爸教科書般地示範了如何引導孩子認識並面對自己的情緒。
哈佛大學講師、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Susan David曾經提出:
“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情緒敏感力,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去認識情緒這只小怪獸並征服它吧!
我們都曾是期盼被理解的孩子,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忘了,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見。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接受孩子的壞脾氣,是因爲當他們發脾氣時,我們失去了掌控力。
但是,一個有自己的想法,並願意爲之抗爭的孩子,才有能力撐起自己未來的人生。
坦然接受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終將掙脫我們的掌控這個事實;
愛那個可愛的他,也能全然接納不夠完美的他;
給他哭泣的自由,更給他發脾氣的權力;
幫助他在心靈上成長爲健康真實的自己,平和而堅定地走未來的路。
只有這樣,才不會隨著他的長大,在他與我們之間,隔出一條漫漫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