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以來,由于供應鏈紊亂和能源價格飙漲等因素夾擊,本地餐飲業的營運成本連日提升,尤其體現在占了成本三分之二的食物原材料和員工薪金這兩方面。(聯合早報)
作者 鄭智浩
這年頭,餐飲行業真的不太好做。 冠病疫情已造成生意一落千丈,防疫措施多次“開開關關”也不斷挑戰餐飲業者的應變能力,客流回歸之路似乎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業者只能咬一咬牙撐著。
如今疫情還未翻篇,又有一道難題擺在他們眼前: 食物原材料和員工薪金一直漲個不停。
生意慘淡,百物價格騰飛,再加上遭受營運成本上漲等多重打擊,餐飲業者近來都紛紛大喊吃不消,深感生存空間再次被壓縮,繼續吸收成本壓力已非長遠之計。
身爲消費者的我們,難道又無可避免地要吃“貴菜”了嗎?
上漲幅度超乎想像 餐飲業四面楚歌
據亞洲新聞台報道,疫情暴發以來,由于供應鏈紊亂和能源價格飙漲等因素夾擊,本地餐飲業的營運成本連日提升,尤其體現在占了成本三分之二的食物原材料和員工薪金這兩方面。
新加坡餐飲協會表示:
“冠病疫情確實增加了更多的成本壓力,總體成本預計上升了30%甚至更多。”
(聯合早報)
過去三到六個月,一些必需品的價格上揚了5%至20%不等,爲整體營運支出帶來不小影響。以下是幾個例子:
漢堡餐館Fatboy’s The Burger Bar訂購的白米、冷凍食品、食油,價格平均上漲了10%至20%。
煮炒餐廳Enjoy Eating House and Bar的雞肉、牛肉、蔬菜和酒精飲品成本提高了5%至10%。
餐飲連鎖企業小食品集團(Minor Food Group)的一些食品供應商哄擡食品價格,有者甚至漲價50%。
餐飲業者們坦言,他們知道供應鏈不穩、能源飙漲推高運輸成本,加上食品供應商勞工短缺一系列問題,肯定給營運成本帶來不小沖擊,也做好心理准備克服難關,但沒想到此次調動幅度竟如此劇烈。
掙紮求存的他們原以爲成本價會在正常的3%左右來回浮動,豈料一次就調高5%不止。
Enjoy Eating House and Bar的老板洪瑞俊說:
“在經濟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我認爲這些影響都是可以承受的。但現在生意慘淡,每個月持續虧損,因此任何超出收支平衡的幹擾都會給帶來諸多問題。”
(聯合早報)
邊境管控收緊也對依賴勞動力的餐飲業造成困擾。爲保生存同時防止競爭者挖角,許多業者的另一大營運壓力是人力成本上漲,被迫提高員工薪金。
Unlisted Collection創辦人盧立平透露,餐館的人力成本已提升了5%至10%。
外籍客工配額收緊、漸進式薪金制覆蓋範圍擴大,以及規定聘用外籍員工的企業須向所有本地員工支付“門檻月薪”(Local Qualifying Salary)等因素介入後,只會促使薪金成本不減反增。
盧立平還指出: “不僅只是食材上漲的問題。從餐具、廚房竈台和設備,到安裝和裝修費用,這些東西都一並上漲了。我們正在多條主線上艱難作戰。”
政府近來放寬同住的一家五口可在外堂食讓部分餐飲行業緩了一口氣,但大部分業者表示,所帶來的收益實際上杯水車薪。
上周三(10日)起,政府允許已接種疫苗且同住者最多五人一桌堂食。(聯合早報)
食物價格難道又要漲了?
本地民衆普遍關心的問題是:
業者說了那麽多,這些上漲的成本,是不是會最終轉嫁給消費者,拿食客來“開刀”?
實際上不盡然。
小食品集團的執行長蘇振華表示,提高菜單價格並不是解決之道,如此做他擔心會嚇跑顧客,得不償失。
Unlisted Collection老板盧立平也說,消費者目前對價格上漲很排斥,疫情間每筆金錢支出都會思慮再三,價格上漲他們會掉頭就走。
“這種氛圍下,如果能控制成本,就盡可能不會提高價格。甯願承擔虧損,也要保持市場份額。”
(海峽時報)
小型餐館Enjoy Eating House and Bar則在去年底微調價格,以應付日益上漲的成本。
長遠來看,餐飲業者應該不大可能一直吸收成本,調漲價格似乎是早晚的事。樣樣變貴的日子看來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關鍵是漲多還是漲少,荷包還能否頂得住這波漲價壓力。
實在不行,就學一學這位網民咯。在家學做飯,省點夥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