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坡這麽多年,
我對組屋區的印象,
一直停留在:
走廊上堆滿雜物、
圖片來自:海峽時報
衣物+兒童車、
圖片來自HWZ Forum
舉頭有神明、
Image adapted from (L-R): Writers Brew & Libby Fu
低頭花草香、
喧囂嘈雜的咖啡店、
圖片來自ASIAONE
還有我最喜歡的遊樂場:
但如果組屋建在墓地旁,開窗可見,你敢住?
根據 The Edge Property 的調查數據顯示,位于荷蘭道大牌 5、6和32號組屋,以及英聯邦大道大牌7 和 7A號組屋,由于毗鄰應和會館的客家人墓園,五房式組屋相較于距離墓地較遠的組屋便宜高達5.5%,而四房式則便宜2.3%左右。
下圖爲英聯邦大道7A組屋的頂樓風景:
再從荷蘭道大牌 32號 的視角眺望一下:
下南洋的客家人
這片坐落在組屋區旁的墓園名爲“雙龍山嘉應五屬義祠公墓”,是新加坡保留的最後一處客家人墓地,由客家宗族應和會館(Ying Fo Fui Kun)所建。
應和會館創立于1822年,位于市中心直落亞逸街98號,由來自廣東省嘉應縣五個地區(梅縣, 興甯, 五華, 平遠, 蕉嶺等)的客家移民成立。
1887年,應和會館爲客家同鄉及其親屬們買下這塊原本占地40公頃的地皮建祖廟和公墓。
祖廟按照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而設計,屋頂鋪有磚瓦,並在正廳設有空井以調節溫度。廟前的半月池塘充分展現了風水元素,主殿後的祭壇上擺著“五星石”,客家人相信它彙聚著神秘的力量。
客家人
新加坡大約有75%華族人口,其中41%是福建華人、21%爲潮州華人、廣府華人15.4%、客家華人7.9%、海南華人6.7%、福州1.9%、興化0.9%,剩余爲其他籍貫。而東南亞約有近300萬客家華人,其中印尼占一半數量,新加坡有大約20萬。
早期客家人聚集在如今的橋北路和橋南路一帶,女性從事建築工地工作,類似“紅頭巾”廣東女工,但客家人佩戴黑色頭巾。也有不少客家人經營藥材生意、眼鏡行和當鋪。
今天爲了拍幾張照片跑遍附近組屋區,組屋樓下幾個孟加拉勞工邊坐在地上吃著手抓飯,邊疑惑地看著我來回經過。
《給孩子的曆史地理》一書中提到客家人:
“他們的講話與周圍人不一樣,一直保留有中原古音。”
中原古音雖有待考證,但曆史學者普遍認爲客家人原本生活在中原一帶,分別在秦始皇時期、西晉末期“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唐末黃巢起義、北宋“靖康南渡”以及明末清初時期遷移南方。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浦縣高陂鎮唐溪村,也是名副其實的客家人。此外,孫中山先生、葉劍英、廖仲恺、朱德、連泰國的他信(Thaksin Shinawatra)都是客家人。
參考資料:
黃賢強編,2007,《新加坡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莊仁傑,2008,〈新馬客家人與辛亥革命〉。頁 27-45,收錄于黃賢強編《新加坡客家文化與社群》。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客家文化研究室。
王力堅,2012,《新加坡客家會館與文化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客家文化研究室、八方文化創作室。
作者:東北小熊,12歲時來坡留學,畢業于南洋理工大學,目前在跨國企業任職。
公衆號:心靈熊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