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盲人摸象,《涅槃經》載:“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話說小Li飛刀經常接觸到不同的客戶,對于新加坡的樓市也是持有不同看法:
有看好的,也有看衰的;
有認爲要崩盤的,也有認爲白菜價的;
有認爲政府會取消ABSD的,也有覺得隨時會來降溫措施的;
有認爲要等等再等等的,也有看了一次就果斷出手的;
理由千奇百怪,普遍角度單一,無法全面分析,恰似盲人摸象,恰逢機緣巧合,由我借機分析。
其實這是一篇遲到了近一年的文章,本來應該在去年下半年CB放開後就寫的;
那時標題我都想好了:《新加坡私宅的供需失衡有多嚴重》;
也是對我兩年前寫的《新加坡私宅供過于求?可能恰恰相反!》的一個呼應;
不過因爲偷懶搬磚繁忙所以就耽擱下,直到目前空閑了才有機會重新審視;
也是因爲恰好最近(2021/10)全球最佳銀行DBS(星展銀行)發布了一篇報告,題爲《房産還會是你的那桶金嘛?——爲什麽不是越多越好》。
此報告在各大媒體引起了關注,比如早報的報道:《星展報告:本地私宅價格相信已超越一般買家負擔能力》;
權威媒體的報道自然會比較有分量,比如2021年初的早報社論:《早報社論:警惕房價過熱苗頭》就已經讓大家心有余悸;到了今年6月部長和MAS的表態:《金管局:樓市沒有過熱 目前不必出台降溫措施》又似乎給了大家定心丸;
不過各種媒體的解讀錯綜複雜,還是讓人不知所措;
所以喜歡無聊刨根問底的小Li飛刀,找來了DBS這份56頁的原版報告,發現其中亮點滿滿,特別是對于坡縣的房産數據解讀頗具代表性,畢竟是DBS“綜合了公開數據與該行120萬名零售客戶的資料總結出的”。
有意思的是在2018年5月,同樣是DBS,也同樣是這個作者Derek Tan(陳偉祥)寫了篇90頁的新加坡房産報告,預測新加坡新私宅尺價會從當時的1500 PSF到2030年的2300PSF-2900PSF,並且取決于房價和收入增長是否處于1.5%-3.2%的區間。
不懂是不是這份報告,間接導致了政府在兩個月後出台了史上最嚴厲的2018降溫措施。
當然我這次不是做原文翻譯(有興趣原文的可以微信我:rammztein獲取兩份報告的PDF)。
我只是摘抄DBS報告中部分房産相關的內容,並且結合其他權威數據來源,以拒絕盲人摸象的態度,從下10個角度來做解讀分析:
1. 新加坡住宅類房産的分布和價格走勢
2. 新加坡家庭資産和負債現狀一覽
3. 新加坡房産購買人群比例分析
4. 新加坡私宅空置率和租金走勢
5. 新加坡私宅的平均面積走勢
6. 新加坡的私宅的收入-負擔能力分析
7. 新加坡的組屋負擔能力分析
8. 新加坡家庭的貸款負擔能力分析
9. 新加坡房産到底有沒有泡沫
10. 新加坡第二套房是不是值得入手
1.新加坡住宅類房産的分布和價格走勢
我們都知道20/80法則,在新加坡確實也有近8成的居民住在組屋,最新的數字是78.8%,參考《新加坡:更多居民家庭住在私人公寓和有地住宅》
而主要的房産類型:政府組屋、私人公寓和有地住宅過去30年(1990Q1-2021 Q1)的價格走勢如下圖,並且附上每10年的各類型房産的價格增值%比例:
所以看了上圖,我們得出了什麽結論?
是不是新加坡房産的價格增長每10年是逐步下降的?
雖然還在漲,但是幅度不大了,特別是最近的10年。
2.新加坡家庭資産的構成和負債比例
下圖是新加坡家庭資産的構成比例,過去20年間發生了一定的比例變化,大致上家庭資産翻了4倍(從2001年的695B到2021年的2622B),可以認爲是每10年翻倍。
目前(2021年)家庭資産中的房産的比例下降了,從51.9%降低到41.7%,特別是過去10年的降幅較大,想必和政府的房産降溫措施息息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家庭的現金比例大大增加到了19.9%,也就是這10年來新加坡人整體更有錢了^_^。
是不是可以來個簡單的假設:你家有價值100萬的住宅的話,占總資産的41.7%,那麽可以推算出你手上的現金存款應該爲48萬。
是不是又被平均了?那就和我一樣了。。。
有了家庭資産,你一定會關心負債的,那麽過去20年新加坡家庭的負債情況如何?
我們可以看到,根據DBS的數據,即使在新加坡私宅市場這幾年一路走高的情況下,家庭資産負債比例是一路下跌的,而且是過去25年來的低點,也就是回到了1995年的水平。
當然負債率低的部分原因,也是因爲平均家庭資産上升了不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每10年翻倍現象。
總體來說,這個數據說明了新加坡家庭資産配置極其健康?
也印證了過去10年的房産降溫措施特別是TDSR政策極爲成功?
我們先別下結論,繼續往後看。
3.新加坡房産的購買人群比例分析和ABSD交付狀況
3(a).新加坡房産的購買人群比例
我們可以從數據得知,絕大部分新加坡的私宅(96%)是新加坡人SC(82%)和PR(14%)購買的,而且SC的比例(82%)還在不斷上升:
而外國人的購買比例在2011年到達高峰後隨著ABSD等降溫措施逐步下降,到目前只有4%了:
所以,如果有人對你說:是外國人把新加坡房産炒起來了,你心裏有底了嘛?
3(b).有多少人交了ABSD入場?
那麽82%的新加坡人和14%的PR有多少付了ABSD,也就是額外稅費入場?
一圖看懂新加坡房産曆年來交付ABSD的比例:
我們看到,2020年的ABSD交付比例(23.2%),對于2014年的高峰(48.1%)已經減半了。
而且2017年的ABSD總量達到新高,政府在2018下半年出台了降溫措施後,就一路下降,也足以說明政策的威懾力。
付ABSD的人逐漸減少,也說明了剛需(SC首套房無需ABSD)比例增加,那麽可以認爲目前市場上有8成以上的交易是第一套房,可認爲是剛需;
這個也符合前面提到的至少8成私宅是新加坡人SC購買的;
而剩余的近2成購買者是PR和外國人,無論如何都是有ABSD的;
但也不要忘記PR(14%的交易量)的第一套也是剛需,所以總剛需比例一定超過8成。
4.新加坡私宅空置率和租金走勢
借用最近MAS報告的圖片,清晰明了:
可以一圖看懂:私宅空置率目前少過10年平均水平,租金指數接近10年高點。
5.新加坡的私宅面積會不會香港化?
去過香港的朋友都對于那邊的住房印象深刻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就別說自己過得不幸福!》
《香港㓥房的現實悲歌——只能在廁所裏煮飯!》
而不少朋友也是擔心:新加坡私宅的面積越來越小,會不會將來和香港一樣啊?
我的看法是:新加坡幸虧有URA的保駕護航,才沒有使得私宅面積香港化。
參考:《限制鞋盒公寓措施及時——2018的URA新政》
上圖是來自2018年10月的URA指導原則,提高了郊區樓盤的平均單位尺寸(從70平米直接到85平米),極大的限制了開發商建造小型單位的能力(每個項目總的單位數目將減少約18%),並且對于大家诟病的陽台、空調槽面積做了限制,這些是在香港無法做到的。
所以下圖這種奇葩710尺(66平米)的郊區三房反人類戶型,以後應該不會出現了,開發商大可安心的做個同面積兩房賣。
細心的朋友也會發現那些平均面積100平米的地點都是低密度的有地住宅區,會極大的緩解區域內的交通狀況,這也顯示了URA的長期規劃細致之處。
而URA新政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目前新加坡樓盤的平均單位面積,已經從2018年的800尺反彈到920尺,也就是恢複到了2010年的水准:
所以大家無需擔心新加坡私宅面積會越來越小。
就如我之前在《Enbloc洗洗睡》,和《給坡縣集體出售潑冷水》這兩貼中的分析,URA的出手已經定義了新的私宅尺寸基准,這個政策對于開發商來說風險加大,比如最近watten estate這個Enbloc將來的平均單位售價一定會是3M+,極大的限制了開發商的資質要求,也避免了像2017、2018那樣很多盲目出手的Enbloc。
而且結合我最近的一系列樓盤觀察,未來大衆新私宅戶型會趨于人性化(比如飄窗的絕版、空調槽的大小和位置、陽台的面積等一系列調整),特別是本地一些優秀的大牌開發商的作品,大家可盡管放心。
接下來就到了大家都關心的話題:
6.新加坡私宅的負擔能力有沒有下降?
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
6(a).新加坡家庭的收入變化對比
我們來看新加坡的家庭收入變化,過去20年的對比如下:
其中“最大比例部分的家庭”月收入有著實質的飛躍,這個和前面的“過去20年家庭資産翻了四倍”的數據是吻合的,從2000年的月入15000;
另外目前月入>15000新幣的高收入家庭從2000年的5%到了2020年的23.5%,這個實質飛躍,也決定了新加坡私宅市場的參與人群和價格走勢。
因爲一開始就提到了,新加坡居住在組屋和私宅比例是8/2開,那麽2成的高收入家庭自然是私宅的主力參與者;
我們從另一個數據來驗證下,結合早報的報道《新加坡近一半家庭月入9000》的表格看出,2010年和2020年各自的中位數收入確實是在上圖的5000-8000這個區間的,而且都小過平均數,這就可以用“被平均”現象來解釋,也就是收入低的大部分人群被高收入群體平均了,也是側面體現了貧富差距的拉大。
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這10年來一直有人時不時吹風新加坡的經濟不好;
我的理解是:受到“經濟不好”影響的人,和私宅市場的參與者(也就是高收入家庭)是兩個不同群體。雖然大衆主流認爲經濟普遍不好,但是有錢人在實際行動上沒閑著,特別是疫情之後。比如根據報道:疫情之後,新加坡家庭淨資産增長了12%
事實上,2010-2020年的新加坡經濟增長確實是近幾十年來最差的十年,但是高收入家庭(月入>15000)數量卻還是發生了激增,我們如何看待這個現象呢?
有興趣的可以讀下這兩貼,可以完美解釋窮人通縮和富人通脹現象:
《富人通脹,窮人通縮:又一場富人的狂歡?》
《窮人通縮富人通脹是什麽現象》
6(b).新加坡房産對應的家庭收入-價格比變化
下圖很重要,是新加坡房産的家庭收入-負擔比,也就是新加坡家庭要攢多少年錢才能買得起私宅。
DBS提供了過去20年的比較,是個很有意思也很殘酷的數據。
新加坡這個負擔能力數據是處于什麽水平,我們來對比下天朝的房價-收入比:
當然網上找來數據可能不靠譜,我們從《英國倫敦房價到底有多便宜?》一文中彭博社的數據來源作爲參考:
所以對于普通家庭,新加坡的私宅負擔能力,是北京的兩倍?並且是深圳的3倍?
具體來看數據,如果你的家庭收入處于中位數(一般都是少過平均數的),目前還在觀望私宅市場,那麽你已經錯過了20年來私宅最便宜的時期(也就是2013大規模降溫措施之後的2014-2017時期),你需要多賺2年的收入才能買得起和2016年同樣的私宅(10.1年和12.2年的差別);
如果你的家庭收入是在前20%的(月入>15000),雖然你錯過了過去幾年私宅市場的觸底反彈,但是你只需多賺1年的收入就能買到和2016年同樣的私宅(5.8年和6.9年的差別;
看出來了嘛?是不是覺得不公平?
6(c).一個極其殘酷的事實
同樣的房産,有錢人可以比你付更少的努力就買得起,你在千辛萬苦賺錢籌首付或者等房産降價,正真的市場參與者(收入在頭部20%的家庭)輕松就夠到了門檻入場,並且順手又把門檻擡高了。
這個理論也適用于組屋和公寓的對比:
我早期的帖子《組屋和公寓,給你個思路》也有分析過。
別看現在2021年組屋漲的歡,人家有地住宅、公寓等資産都已經漲了幾輪了,人家升值一輪都可以漲出你半個組屋的價格;
這也是我在《如何構建知識體系——並不深奧的新加坡房産思路(1)》裏提到的坡縣房産鄙視鏈的關系。
以及《努力和選擇——並不深奧的新加坡房産思路(2)》帖裏提到的門檻理論分析。
窮人和富人在各國央行負利率大放水的情況下,他們各自的選擇和之後的結果,也正是過去幾十年循環發生的事情:
而上面DBS的數據,揭露了一個更加殘酷的事實:目前的新加坡私宅價格負擔能力,對于頭部20%收入的家庭來說,是和20年前一樣的!
也就是對這部分群體來說,現在的私宅和20年前一樣“便宜”^_^;
而且相對于10年前(2010年左右)是更“便宜”了(需要收入8.5年->6.9年)。
其實不光對于頭部20%收入的家庭,私宅對于中位數收入家庭的負擔能力,也是類似:即對于10年前來說更便宜了,和20年前比差不多。
這樣對于落後收入群體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貧富差距拉大的效益體現無疑。
這也是:選擇大過努力的另一個體現:
在房産牛市中拚命打工湊首付追房價的普通人,被其他參與者降維打擊:
馬太效應在財富領域的體現已經是淋漓盡致了!
所以各位需要牢記的是:
頭部20%收入的家庭的可以左右新加坡私宅價格走勢!
或者說私宅價格走勢會跟隨頭部20%收入的家庭而變化;
甚至完全可能是TOP 5%-10%收入的家庭,他們的購買決策,可以極大的影響到各個類型的房産,因爲他們理論上可以“降維”購買任何大衆化的房産。
所以過去十年私宅變得相對“便宜”了,那麽組屋呢?
7.過去10年的組屋也變得更“便宜”了!
我們也可以從下面DBS的數據中看出,2000-2020的頭10年中,家庭中位數收入年增長爲3.7%,而組屋價格年增長是5.1%,于是負擔能力逐步下降;
而到了第二個10年,也就是過去10年,得益于政府的大力降溫措施,組屋價格年增長只有1%,而家庭中位數收入增長爲3.8%,于是組屋的負擔能力大大改善;
而消費價格指數PPI這10年來也處于低位,只有每年1.2%。
于是可以很輕松得出結論:
得益于收入增長,2010-2020的過去10年,新加坡的組屋也變得“便宜”了!
我們從另一個公開數據來驗證下,來自2021年4月13日的Business times的報道
我們可以看到2010-2020年,新加坡的組屋收入-價格的負擔能力,總體大幅改善:從2010年前的4.8降到2020年的3.9,也就是普通人可以少賺一年錢就能買得起2010年同樣類型的組屋。
話說回來,第一世界的發達國家,普通家庭只需花4年的薪水就可以負擔得起住房,這本身不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嘛?
正如新加坡HDB總部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牌匾所示。
8.私宅和組屋的負擔能力提高了,那麽對應的貸款壓力如何?
8(a).本地市場房貸負擔能力綽綽有余?
如果房産由于收入增長變“便宜”了,是不是理所當然的負擔小了?
DBS給出的目前數據如下:按照房貸-收入比來看(絕大部分是私宅,含少量HDB貸款),各個年齡段、各收入水平的分類數據如圖:
我們知道,2013年開始MAS規定的收入-負債TDSR(總貸款償還比例)的上限是60%;
所以目前各個年齡階層、各個家庭收入階層的“房貸-收入比例”都很健康;
比如新加坡處于中位數月入9000-11999的家庭,房貸-收入比例只有平均21%;
也就是每月21%的家庭月入用來償還房貸,遠遠沒有達到60%的比例上限;
而頭部20%收入的家庭(月入>15000),每月也只有27%的收入用于償還房貸;
前面提到過,這個人群才是私宅購買的主力,只要他們的負擔能力有盈余,私宅市場走勢還會逐漸傾向于他們的夠買行爲。
8(b).不良貸款水平較低、貸款比例LTV逐步下降
而來自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最新(2021 Q4)的數據,目前新加坡房貸中不良貸款的比例和過去十年平均數0.38%不相上下,至于這個數據的意義和好壞嘛,中國目前數據是接近2%,有興趣的可以自行Google對比下。
另外一個有意義的數據是平均貸款比例LTV,目前在45%左右,而目前MAS規定的上限是75%,也就是你今天買個100萬的房子能貸款最多75萬,首付25萬。
而LTV目前平均在45%就說明:每個價值100萬的房子,平均剩余貸款是45萬。
這個數字相當于只用到了MAS規定上限的6成;
也是說明了目前新加坡房産普遍沒有過度借貸或者是用足杠杆。
結合上個章節的DBS數據,我們可以得知:
目前新加坡大部分年齡的人群、大部分中高收入家庭的貸款比例,只用到了TSDR規定上限的不到一半;
並且貸款比例只有MAS規定上限的6成(平均LTV=45%);
極大的說明目前新加坡的“貸款-收入水平”處于健康水平;
這個也和本文一開始提到的新加坡家庭負債比例爲過去25年來的低點有著呼應;
怎麽理解這個“健康”呢?
就是假設目前新加坡的貸款利率翻倍,比如從1.5%左右到3%;
各類人群也是能在MAS的TDSR(總貸款償還比例)框架下通過壓力測試;
不信的讀者可以自行用貸款計算器來計算。
附上過去15年新加坡的3M SOBIR和3M SORA走勢,貸款利率已經十多年沒有到3%的水平了:
8(c).健康和可持續的良性市場
另外你仔細看DBS的貸款負擔能力數據的話,也會發現一個“醒目”的現象:
就是月入>$15000的家庭,貸款-收入比例只有27%;
而30-49歲這個年齡階層的也只有26%-27%;
也就是他們各自的負擔能力還相當有余力。
小Li飛刀認爲,這兩個階層(月入>$15000的家庭,和30-49歲這個年齡段)本身就是購買新加坡私宅的主力,而且他們的購買力和購買意願會極大的左右市場的走向。
這個群體的數據是否健康和可持續,不如留給聰明的你來思考。
上面這些現象也和我在2019年的分析:《新加坡私宅供過于求?可能恰恰相反!》裏的觀點類似:
這次疫情帶來的連鎖反應,不光更快加速了頭部20%收入家庭的出手私宅,而且帶動了負債水平良好的中等收入家庭大舉入場轉售組屋,進而拉動了整個市場一起走高。
而MAS“恰到好處”的聲明《金管局:樓市沒有過熱 目前不必出台降溫措施》簡直就是個催化劑,並且我堅信當局很清楚目前的新加坡家庭的財務狀況,才能得出這種結論;
不過這次DBS的報告結論和媒體的報道都有意“避開”了這些數據,只是特別強調了光靠投資私宅是不能安心退休的,估計也是怕大家頭腦發熱盲目入場繼續推高價格;
當然我也很認同DBS報告的重要目的之一,也就是告訴大家:
父輩適用的策略,現在可能不管用了!
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
意思就是:下一代人光靠房産,可能無法做到安心退休的。
因爲很簡單,最近10年的房産回報率已經大大不如以前了,就如本文開頭的圖片:
看了上圖,我們得出了什麽結論?
是不是新加坡房産的價格增長每10年是逐步下降的?
雖然還在漲,但是幅度不大了,特別是最近的10年。
所以新加坡政府多達十幾次的降溫措施功不可沒。
而好的一方面就是:
9.新加坡房産的泡沫和水分逐漸被擠幹了
9(a).新加坡私宅的短期投機交易極少
關于新加坡房産的短期投機,兩年前的帖子《新加坡私宅供過于求?可能恰恰相反!》裏有提到MAS的數據:
從圖中得知,短期交易的曆史高峰是在2007年左右,達到了20%;
自從2011年的SSD(賣家印花稅)政策出台之後,短期交易幾乎絕迹。
MAS的數據只給到了2017年,但是由于SSD的繼續存在,我們有理由認爲過去幾年的短期投機者(speculator)還是少之又少。
而URA給出的最新新加坡私宅交易數據看,上圖中代表新盤轉售(樓盤未交房時的轉售)的綠色數字,相比10年前未出台降溫措施時,已經少之又少。
9(b).降溫措施後的10年,新加坡房産的短期波動已經趨于平穩
我們可以從報告的數據看到,自從2010年開始一系列樓市降溫措施之後,組屋和私宅價格的波動百分比(右軸)大幅減少了:
而組屋和私宅每個季度價格變化具體的數據表現爲:
所以DBS直接給出的標題結論就是:
新加坡的樓市(組屋和私宅)在2010年之後經曆了一系列的降溫措施後,波動已經大幅減少,也就是價格趨于平穩。
而房産價格的穩定有多重要?這次疫情之中我們都能有所體會吧?
比如新加坡SRX指數在危機和疫情中的跳水:
又比如2018年全球主要股市的回報率%表現:
對比下新加坡房産指數的波動的表現,《新加坡非有地私宅轉售價 連續11個月上漲》中提到:
但是本地房産增長幅度卻遠遠少過股市的波動,其穩定性的優勢不言而喻。
10.那麽在ABSD和LTV等限制下,究竟值得買第二套房産嘛?
這個章節是DBS強調的重點,他們對比了股票、基金、RERITS、房産等一系列資産的回報率,取2009的第一季到2021第一季的共12年,各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一覽:
當然其中有一些假設條件,我們不用糾結其細節,DBS要表達的核心意思是:
在目前降溫措施大環境下,新加坡第二套房産(私宅)的投資回報率,沒你想像中這麽高!
如果你要爲退休積累資産的話,投資第二套房産並不一定明智;
因爲第二套房的回報率可能不如中國股市(別笑^_^是DBS說的);
各位有股市投資經驗的可自行判斷。
而在無杠杆(不貸款)情況下,各類房産的回報率是遠遠輸給理財工具的:
並且房産的杠杆越低,也就是貸款比例越少,回報率就會減少。
根據DBS的具體數據,2009年Q1到2021年Q1的12年間,杠杆從75%降低到45%的情況下:
組屋的本金回報率,從3.39倍降低到2.21倍。
第一套私宅本金回報率,從3.99倍降低到2.52倍。
第二套私宅在貸款最多45%的情況下,本金回報率是2.09倍。
以上結論,我也不想吐槽什麽,因爲DBS說的完全是常識嘛:
所謂“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好了,房産相關的數據就到此爲止了,因爲DBS後面理所當然的開始推薦他們的理財産品了。。。
畢竟這份報告的標題本身就是:《房産還會是你的那桶金嘛?——爲什麽不是越多越好》。
而這份報告到了本地中文媒體,標題就變成了:《星展報告:本地私宅價格相信已超越一般買家負擔能力》光看媒體標題和報道的話,難免被“現有的私宅價格是不能持續的”這種結論帶偏。
當然我看完整個DBS的報告來說,裏面的數據非常翔實可靠;
小Li飛刀用了自己的方式進行了解讀,各位讀者如何解讀,也是見仁見智。
不過你要是相信了DBS,把買房的資金全倉進S&P500幻想著還能12年翻6倍的話,祝你好運了。
什麽?你信仰中國股市?
走好不送。。。
綜上所述,文章一開頭提到的
目前新加坡房産市場10大現狀的小結:
1. 新加坡住宅類房産的分布和價格走勢——近10年房價上升勢頭大大降低;
2. 新加坡家庭資産和負債現狀一覽——家庭資産每10年翻倍,負債水平爲過去25年來新低;
3. 新加坡房産購買人群比例分析——96%是本地人(SC+PR)並且8成以上是首套;
4. 新加坡私宅空置率和租金走勢——空置率低于10年平均數,租金走勢良好;
5. 新加坡私宅的平均面積走勢——平均面積已經觸底反彈,不會往香港靠攏;
6. 新加坡的私宅的收入-負擔能力分析——比10年前的房價更“便宜”了;
7. 新加坡的組屋負擔能力分析——過去10年也變得更“便宜”了;
8. 新加坡家庭的貸款負擔能力分析——綽綽有余的平均負擔能力;
9. 新加坡房産到底有沒有泡沫——你說呢?
10. 新加坡第二套房是不是值得入手——可能不如投中國股市?
所以看完本文的分析,你對新加坡房産這頭大象有全面認識了嘛?
而且本文還能引申出各種話題思路,比如:
轉售組屋目前的漲勢能否延續?
新加坡私宅的漲勢能不能延續?
Enbloc集體出售市場會不會複制2017/18年的火爆?
2018年的政府降溫措施有多成功?
ABSD等降溫措施究竟是保護了誰?
經濟不好,房價會跌是個蹩腳的借口嘛?
先組屋後公寓的資産積累是不是還行得通?
在新加坡目前政策下如何實現資産躍級?
2020-2021年的房産牛市給了我們什麽經驗教訓?
等等等等。。。
看我有空明年再慢慢分析,且看且珍惜。
本帖子也算是我今年的原創收官之作,也了卻了2021年頭看到這種新聞:《新降溫措施前奏?政府密切關注本地房地産市場》,卻沒有時間寫帖子分析的遺憾;
因爲我自己本身,不光在2021年頭,更是在2019年就很清楚:
在政府的嚴加看管之下,新加坡的私宅市場是極其健康和可持續的。
新加坡的樓市受政策壓制嚴重,也是政府的一番苦意;
強行要把房價和經濟增長綁定,出台了不少違反自由經濟規律的政策;
也正是這些降溫措施讓坡縣安然躲過了各種泡沫和炒作;
我作爲一線從業者,深知普通人的認知很難理解,外面有多少洪水猛獸虎視眈眈。
而降溫措施對于普通大衆,是一道堅不可摧的防護牆;
目前新加坡政府的底牌多多,滿手的籌碼可打,也非一朝一夕的努力所得;
只是坡縣普通人的房産財富積累通道,已經越來越小,但天無絕人之路;
還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思路決定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