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年間,廈門從一個閉塞落後的小漁村變身爲中國外向型經濟優勢凸顯的鹭島之城。(廈門日報)
1981年10月15日,廈門經濟特區正式在湖裏區初期劃定的2.5平方公裏多海灘山區開工建設。
40年後,當年較爲落後的海防小城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00倍的跨越。作爲中國內陸與南洋兩個扇形面的一道門,這座鹭島之城吸引著海外人才和留洋閩南人回鄉創業、留廈耕耘,爲高新技術生物醫藥、動漫科技、影視文創等高質量、高顔值産業發展和廈門進入全球化視野傾力。
《聯合早報》12月上旬到廈門實地采訪,了解廈門在中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服務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履行建設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系創新基地的重大政治責任,並持續“強鏈延鏈”跨島發展,聚合産業生態圈轉型升級。
1821年,澳頭人駕駛的大帆船經廈門港直達新加坡,成爲中國直通新加坡的第一艘貨船,開啓澳頭人出海謀生、海上貿易的征途。
據傳,澳頭人數百年前便可打造四五百噸的大帆船,全村一度擁有近50艘大帆船。如今,約2萬澳頭人遍布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
澳頭村的超曠美術館以這段史料記載,敘述澳頭華麗轉身爲中國新農村,並以“唯有觀世界,才有世界觀”的胸襟,敘譜海上絲綢之路的海洋強國夢。
200年後,親證僑鄉變遷的澳頭村古渡碼頭,仍是繁忙的海鮮市集之一,橋道上殘留著雜魚海蛎的驅殼,廈門市鳥白鹭在灘塗棲息,不遠處的海翔集裝箱碼頭肩負更多外貿重任。
翔安區澳頭村得益于鄉村振興,從髒亂的漁村建設成爲閩南海港僑鄉。(特約陳晚攝)
今天的廈門是一座“兩高兩化”(高素質、高顔值、現代化、國際化)的副省級城市,經濟外向度(外貿依存度)達108%。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指出,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曆程的一個縮影。
與廈門經濟特區同齡的鄭王輝(40歲)在湖裏區海天碼頭從事橋吊工作18年。他開車帶記者參觀時,細數操作大型橋吊設備的挑戰,每個集裝箱的吊卸都不能磕碰到船舶和其他箱櫃,自然流露對工作的熱愛,傍晚時分還喜歡在碼頭欣賞對岸海滄區的日落余晖。
疫情後,集裝箱碼頭多了一道防疫壓力。采訪當天,一艘260多米長的船舶剛靠岸,檢疫處理專車已載著身穿防護服的人員待命,准備爲船舶進行消殺,給船員做核酸檢測。
古渡碼頭見證澳頭人開啓海上貿易征途。(顧功壘攝)
廈門港生産性泊位數 是40年前的八倍
鄭王輝說,政府在抗疫上的投入不小,橋吊會在檢測正常後展開卸櫃操作。公司員工每周做一次核酸檢測,碼頭一線工人則兩天一次。他們分成四班輪崗,通常一台橋吊配兩個龍門吊,有空檔時就培訓新人操練技術。
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去年逆勢上揚,包括漳州在內,廈門港現有176個生産性泊位,是40年前的八倍,其中78個是萬噸級以上泊位。
2020年廈門港逆勢上揚,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40.53萬標箱,居中國第七位、世界第14位。集裝箱國際中轉業務同比增長27.3%,海鐵聯運業務同比增長40.5%。
廈門港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廈門口岸2019年在北京一家研究機構針對中國10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中,在口岸通關成本、通關時效、監管環境、商事服務等20多個指標中,總分居冠。
去年12月,廈門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爲28.33小時和1.52小時,較2017年各壓縮74.18%和93.17%,廈門口岸進出口成本處在中國沿海主要港口最低水平。
40年來,廈門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8%,占福建省比重達49.3%。今年1月至10月,廈門市外貿進出口7323.4億元(人民幣,下同,1568.87億新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8%。其中,出口機電産品1564.2億元,增長15.4%;進口機電産品、農産品和鐵礦砂增長均超過三成。
同期,東盟(亞細安)、美國和歐盟是廈門市前三大貿易夥伴,廈門市對上述區域分別進出口1315億元、944億元和789.9億元,分別增長24.3%、29.6%和26.5%。對RCEP貿易夥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金磚國家進出口分別增長22.3%、27.3%和18.7%。
2020年廈門港克服疫情挑戰逆勢上揚,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40.53萬標箱。圖爲海天碼頭橋吊卸櫃。(顧功壘攝)
加固“一帶一路”海陸樞紐 “絲路海運”助穩定區域供應鏈
“廈門制造”已銷往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逐步形成以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法國、荷蘭、新加坡以及港台地區爲重點,遍布全球的多元貿易市場,外貿綜合競爭力居中國百強城市第六位。
實際使用外資方面,廈門年均增長16.9%,占福建省比重47.4%。至去年末,曆年累計共有63個全球500強企業在廈投資114個項目,全市累計登記境外投資項目1581個,涉及批發零售、制造業等領域。
2018年12月,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和福建交通運輸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共同發起成立中國首個以航運爲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平台——“絲路海運”。
平台通過聯動中國港口碼頭運營商、港口堆場、倉儲運營商、貨代物流等相關企業,加強信息交流和作業效率,打通運輸環節的痛點和難點,連接“海絲”沿線港口的貿易往來。
“絲路海運”今年上半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0多萬箱,同比增長20%。“絲路海運”命名航線現有80條,通達全球27個國家99個港口;聯盟成員已突破200家,涵蓋港航、物流、商貿、金融、信息,以及科研機構等,提高供應鏈韌性。
此外,中歐班列(廈門)自開通截至2020年底,累計發運910列,折合35758個40尺大櫃,累計貨值191.72億元。
金磚創新基地 促進項目開發和人文溝通
在經濟特區政策的加持下,廈門以占福建省1.4%的土地面積,創造出全省近50%的外貿進出口,26.2%的財政收入和14.5%的GDP。廈門在持續發揮“一帶一路”橋梁、支點作用的同時,其跨島産業集群發展、“強鏈延鏈”的轉型升級也爲中國開展金磚合作這項國家戰略,提供更好的應用場景和服務平台。
今年11月5日,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在中共廈門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作報告指出,廈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萌發地、實踐地”。
習近平于1985年至1988年擔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
工作報告指出,習近平在廈門工作的整整三年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深厚感情,爲廈門發展傾注大量心血,他在廈門工作期間主持編制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是“廈門發展的最大優勢和強大動力”,到福建省裏工作後爲廈門作出“提升本島、跨島發展”等重大戰略部署。
2020年11月,習近平宣布在廈門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系創新基地。崔永輝表示,“廈門要圍繞國家所需,金磚國家所願,廈門所能,切實發揮廈門在深化金磚務實合作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堅定不移履行重大使命”。
宣布一年後,金磚創新基地展廳向來訪者娓娓道來廈門在政策協調、推進項目和人才培養上的探索,成長于廈門的企業如何爲俄羅斯等金磚國家提供數字生活服務、網絡安全中國治理方案等。
作爲國家戰略,金磚創新基地目前仍在規劃中,將依托廈門自貿區和火炬高新區,利用原有産業基礎,融入金磚元素,強化項目開發和人文溝通。
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峰受訪時說,國際化不是簡單地標注英文或是說英文,而是深入了解人文底蘊。疫情期間,金磚辦組織線上培訓,增進金磚國家政企人士了解如何與中國人打交道、做生意,拉近心靈的距離,並計劃成立金磚智庫聯盟,爲2022金磚中國年做准備。
2019年入駐火炬高新區的新加坡創士鋒(Transfong Ventures)今年就和廈門市科技局合作,開課金磚科創人才大講堂,邀請在新加坡的産學研專家,拍視頻線上分享交流。
創士鋒主要爲新中兩地科技企業提供進入對方市場的政策咨詢、項目管理等服務。公司戰略合作總監方麗玲告訴《聯合早報》,廈門的金磚氛圍很濃,新加坡又聚集不少金磚國家科創人才,兩地可以加強“金磚+”的交流。
她說,公司和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合作的金磚海外創業大賽即將結束招募,目前70多個項目中約六成是印度企業,還有10多家俄羅斯企業,大賽計劃于明年1月在新加坡進行總決賽。
(本文由廈門市委宣傳部呈獻,二之一)
文:顧功壘
如何優先看到“新加坡魚尾文”內容?從“訂閱號消息”點擊“新加坡魚尾文”進入我們的公衆號點擊右上方按鈕將“新加坡魚尾文”設爲星標⭐
新加坡魚尾文已開通視頻號
用微信掃一掃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