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至11月,當局在各個電商平台上共發現逾2900個違規家用産品。
據消費品安全辦公室(Consumer Product Safety Office,簡稱CPSO)前天發布的文告,這些家用産品作爲管制貨品,因未向CPSO注冊或沒有有效的安全標志,不符合監管要求。
在當局進行市場監察中,排名前五類的違規家用産品分別是變壓器(AC adaptors)、便攜式插座、烹饪用品(如烤面包機、烤架和爐具)、護發用品(如吹風機),以及液體加熱器(如水壺和飲水機)。
涉及售賣違規産品的電商平台包括亞馬遜、Carousell、Ezbuy、Lazada、趣天網(Qoo10)和蝦皮(Shopee)。CPSO說,這些電商平台已與當局合作,下架這些違規産品,涉事賣家也已收到警告或處予罰款。
賣家若被發現銷售未注冊的管制貨品,一經定罪,可被處予不超過1萬元罰款,或不超過兩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黃孜慧(32歲,設計師)經常網購家用産品,例如洗衣機和冰箱都是從網上購買。她表示,自己網購時不會注意産品的安全標志。
“對于大型家電,我選擇有信譽的品牌,安全應該比較有保障。對于小型電器,我有時購買無特定商標的産品,比如一個充電蒸汽眼罩。購買前,我有浏覽商品評價,但沒有確認安全標志。”
當局提醒消費者,網購時須查看産品列表以了解産品安全要求以及是否具備安全標志。安全標志的有效性可在CPSA+系統(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nd Accuracy Plus System)上查詢。
電商平台可能僅顯示有限的産品描述。如有疑問,消費者應與賣家聯系,了解産品安全的更多細節。
消費者應通過浏覽賣家評級和産品評論,了解賣家的可靠性。他們也應查明産品是否適合在本地使用。
BHG百貨發言人說:“我們電商平台銷售的家用産品包裝或插頭上都有安全標識貼紙。顧客對安全問題有疑問時,歡迎聯系我們,我們將提供有關信息。”
本地共有33種家用産品被列爲管制貨品。當局提醒,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産品可能引發火患,以及機械或電氣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