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可以隨心所欲,
但不能隨波逐流。
”
這幾年,養生似乎成了一個全民的話題,從年過半百的中老年到二三十剛踏入社會的小年輕,都討論著養生之道,日子好了,活得健康是所有人的願望。
只不過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這樣的一個現象,很多把養生挂在嘴邊的人,說這樣做不行,說那個東西不能吃,到頭來也不見得有多健康。
或許他的作息、飲食都很養生,但步步都循規蹈矩,像在地雷陣中求生一樣的養生,實在是太提心吊膽。
最好的養生不是形式主義,能做到隨心所欲,才能把身體養好,把生活養好。
1
《奇葩說》裏,選手大王提到一個比較新穎的名詞“情緒自由”。
她的原話是:
“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肆無忌憚的做一個討厭鬼。
但是,當你擁有了高智商,你看破了他人的喜怒,其實與你無關。
你自己的世界可以自由運轉的時候,即使被討厭,也不會打擊到你的自信。這就是高智商的情緒自由。”
翻譯一下就是說情緒自由的人並不是壓抑自己的感受,而是能夠很自由地、隨心所欲地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做情緒的奴隸。
再簡單一點,就是那句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隨心所欲說的正是這種情緒自由,抒發自己想抒發,哭的時候哭,笑的時候笑,這樣的情緒才是穩定而向上的。
這樣的隨心所欲不光是大王說的“不會打擊到自己的自信”,同時能夠在生命維度,延長一個人的壽命。
美國的一位著名醫生大衛·霍金斯博士在其研究中发现:
很多人生病是因爲沒有愛。他每天接觸到1000多個病人,只要看到病人就知道這個人爲什麽生病,因爲從病人身上找不到任何一個愛字,整個人被痛苦和沮喪淹沒。
他說:“人的振動頻率如果是在200以上就不生病。
通常這些病人的振動頻率低于200,比如喜歡指責別人,大概振動頻率只有三四十。
不斷指責別人、抱怨、沮喪的過程當中就消減自己很大能量,所以振動頻率低于200的人容易得各種各樣的病。”
同樣的,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研究表明: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90,這是多麽可怕的一個數字,我們何時想過一通無名的火,一次痛苦的哭竟招致了病魔的光顧。
而那些隨心所欲的人呢,他們的情緒只是一個出口,真實地將內心感受表現出來,所以留下來的是安心、是自在。
焦慮、郁結統統和他們無關,他們養了最好的歡心,養了最好的生。
2
對于女人,養生和養顔是密不可分的。
時間這把殺豬刀總有一天會架到自己頭上,沒有人例外。可總有人在歲月面前處變不驚,隨心所欲。
前段時間,林青霞65歲慶生上了熱搜,依舊是風韻猶存,絲毫沒有美人遲暮的感覺。
但我們仍可看到一些時間雕刻的痕迹,比如眼角的細紋,稍稍松弛的皮膚等等,但這都不影響她的美。
這種美是隨心所欲的美,“不在乎自己美不美”的美。
最近看到一組照片,是林青霞出街的照片,她和助理一起逛超市,先是買花然後買了火腿,充滿了煙火氣。
如果不是記者眼尖,甚至沒能發現這個一身黑衣,不帶任何妝容,純素顔的女人是林青霞。
但隨心所欲的她更放松了,更融入生活了。人們感歎時光不饒人,但她就說:“每一年的生日都是我最好的年齡,最快樂的時候。”
放下精致矯飾的美,卻能收獲放松的美。
隨心所欲真的能把人的心眼放寬,讓一個人不在乎周圍瑣碎的吵鬧,是最好的養生品,最妙的護膚品。
3
養生,目的其實不是簡單的延長壽命,如果一個人病痛纏身或者過得不幸福,長壽只能是一種煎熬。
真正的養生除了爲了健康地活,更是爲了舒適地活。
然而生活總是難的,我們有著無數的身份,在家裏有妻職母職,在公司有數不盡的工作,在社會上還要各種打交道,舒適顯得不太容易,可能是因爲你沒有做到隨心所欲。
傅首爾有句話很戳人: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我們總是爲別人疲于奔命,在意別人怎麽看別人怎麽想,于是苦悶,于是累垮。卻一點不知道和自己對對話,關注下自己,隨心所欲一回。
前段時間很火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請了樸樹做開場嘉賓,白T牛仔褲,簡簡單單地上台,簡簡單單地唱著歌,卻將現場氛圍點燃到一個小高潮。
可融洽的氛圍突然戛然而止,樸樹中途起身向觀衆打量了一番,又向主持人馬東示意,等大家一臉茫然地看著他,他才猶豫著說:“到點了,我要回去睡覺了”。
人們一開始驚訝這樣隨心所欲,可最後都跟著吳青峰和馬東拍起手來,這樣的隨心所欲、這樣的真實,在如今真的是太難了。
“歲數大了,回家睡覺了”被網友們揣測是樸樹個性太張揚,前兩天樸樹回應:真不是這麽回事兒,只是困了。
相似的之前樸樹參加節目《跨界歌王》的時候被主持人詢問爲什麽選擇複出?回答真實到讓人傻眼,他說我這一段時間真的需要錢。
或許只有這樣的隨性而爲,才能真正關注到自己。關注到自己的身體衰老了,我得休息,關注到自己;關注到自己的物質生活,我得幹活。
人們說樸樹的歌總有種脍炙人口的力量,我想這力量也來自隨心所欲,自在如風。
會養生的人是向內挖掘積極的挖井人,不會養生的是被別人放置稻草的駱駝。
4
“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
這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其動畫片《貓的報恩》裏的一句台詞。
隨心所欲從來不等同于率性妄爲,想要蘋果就得得到蘋果,想要月亮就得得到月亮。這是生活在童話裏的公主,但真實的我們都是行走在人間的旅客。
我們要做的是,在生活中,隨心而動,如果想要什麽,就用盡全身的氣力去得到它,如果想要抛棄什麽,那就走的潇灑。
養生得從養心開始,養心就得隨心所欲,聽聽心裏的聲音。
它說要一陣清風,要清風裏的花香,還有頭發飛揚的自己。
關注自己,隨心所欲,就像那句很美的話,你若盛開,芬芳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