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一看唐山境內的長城
水下長城
冬初,顛連起伏于群山之上的萬裏長城,無疑是難得的蒼涼而壯闊的人間奇景!
長城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唐山境內的古長城分布于遷安市、遷西縣、遵化市,全長200多公裏,是我國萬裏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種感受非同尋常
記者曾在不同季節多次登上長城,尤其是深秋季節,觀賞紅黃斑駁的各色樹葉,觸碰古老的城牆,那種感受非同尋常。
據長城腳下——遷安市白羊峪村的中國長城學會會員俞海文介紹,唐山境內的長城是明長城的精華段落,其中還有一部分北齊長城,保存狀況基本完整。長城的曆史文化底蘊深厚,經曆過多次戰爭,尤其是長城抗戰廣爲人知,是開發旅遊、發展地方經濟的寶貴資源,同時也是長城保護的重要段落。
俞海文說:“開發旅遊帶動地方經濟,是長城現有的價值,保護長城則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有人說兩者是矛盾的,但我認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開發旅遊勢必造成長城上遊客增多,年久失修的長城可能不堪重負。但是,如果開發旅遊的同時把長城保護放在第一位,就可以使長城得到更多的關愛,讓長城更好地保存下來!”
俞海文的祖先是來自浙江金華的守軍,他充滿感情地說:“我作爲長城守軍的後裔,對長城有著深厚的感情,自十幾歲就開始進行長城的保護,對那些破壞長城的行爲及時制止。”他在2002年加入中國長城學會後,才了解到長城保護的真正意義,創建了當地第一個集長城保護與農家院接待于一體的“長城驿站”。
他經常利用空閑時間到長城上巡查,省吃儉用宣傳保護長城。在08年奧運前夕,他帶著兩個10多歲的兒子徒步沿長城到達北京,對沿途村落進行長城保護知識宣傳,沿途近百個村裏都留下了他們的宣傳材料。同年9月中旬,他又將唐山境內的長城徒步了一次。
他的“長城驿站”創建以來,遊客日益增多,除了國內遊客、驢友,還有外國友人和華僑,其中大多數是京津冀的遊客。他幾乎向每位遊客都介紹長城保護的知識。
唐山三縣(市)的古長城各有千秋
中國長城印社秘書長、唐山肆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國強說,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唐山有豐富的長城旅遊資源,在很大程度上長城旅遊應當作爲唐山文旅産業的開發重點,把長城旅遊打造成唐山旅遊一個領軍品牌,帶活整個唐山文旅一盤棋。
長城1987年12月被批准爲世界文化遺産,以其磅礴的氣勢成爲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唐山境內關口順序從東往西依次爲:徐流口——河流口——冷口——石門子口——白道子口——白羊峪口——新開嶺口——紅峪口——擦崖子口——城子嶺口——青山口——董家口——鐵門關口——李家峪口——喜峰口——潘家口——龍井關口——洪山口——河口(原名豁口)——馬蹄峪口——秋科峪口——羅文峪口——冷嘴頭口——大安口——上關——馬蘭關——馬蘭峪口——楦門子口等。
主要景點爲:遵化鹫峰山長城、遷西潘家口水下長城、遷安大理石長城,以及青山關、喜峰口、冷口關、監獄樓、七十二券樓、水門、長城磚窯、養馬圈等。
唐山境內三縣(市)的古長城各有千秋。遷安市轄長城41公裏,其中磚砌城牆(包括單面包磚及雙面包磚兩類)約占三分之一,石砌城牆(包括磚砌垛口牆)約占三分之二。遭受自然和人爲嚴重破壞的約占75~80%。遷安市段長城現查共有敵台157座,其中較好的44座,破壞嚴重的72座,僅存基座或殘址的45座、牆台15座。白羊峪口關城現僅存東側約200米的城牆,關口兩側建築基本殘塌無存。在關口東側靠長城南側有一“謊城”,當地俗稱“馬圈”,現保存較好。
遷西縣境內所轄長城90.5公裏,其中磚砌城牆(包括雙側、單側包磚兩類)約占四分之一,石砌城牆(包括石砌磚垛口城牆及山險牆)約占四分之三。現查有敵台196座,其中較好的72座,倒塌的78座,只存殘址的46座。保存完好的青山關已成爲4A級景區。
遵化市境內長城約68.9公裏,其中磚砌城牆(包括單側、雙側包磚牆)約有5846米,石砌城牆約有63000米,遭受自然和人爲嚴重破壞的約占95%。遵化市段長城共有敵樓309座,較好的17座,破壞嚴重的292座。牆台31座,烽火台7座,沒有發現謊城。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2000多年以前,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萬裏長城,談何容易。長城是中華民族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裏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裏。現在我國新疆、甘肅、甯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甯、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迹,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裏。
因長度逾萬裏,故又稱作“萬裏長城”。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占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爲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後曆代君王大多加固增修。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記者 楊文進
圖爲唐山境內古長城雄姿。文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