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1年全球人口密度排名,新加坡爲排列第二的國家,人口密度爲7796人/平方公裏,僅次于摩納哥。
對數字不是很敏感,我們就來對比一下其他城市,印尼雅加達都市區人口密度4383人/平方公裏,新加坡是它的1.7倍;曼谷人口密度爲4015人/平方公裏,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是它的1.9倍。北京的人口密度爲1261人/平方公裏,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6.15倍。
在中國主要城市的小夥伴們一定有在地鐵裏擠來擠去的經曆,更別說是過年過節的。在人口密度如此之大的新加坡,在地鐵裏似乎很少看到擁擠的現象,究竟是爲什麽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地鐵公交交錯規劃
小夥伴們熟知的紅線、綠線及紫線是新加坡地鐵系統的主幹部分,承擔著大部分往返住宅區、市區或工業區的人流;黃線是環狀線,除了爲車站附近的居民提供便利之外,也負責抒緩所有幹線的人流;藍線的功能與黃線同理。主要幹線地鐵一般1至2分鍾來一列,其他路線則2-3分鍾來一列,間隔時間短效率也非常高,因此也使每個時段人流不集中在其中一列上。
而除了地鐵外,新加坡大部分公車路線是這樣劃的:市鎮A中心/地鐵站市鎮A住宅區/工業區 1市鎮A住宅區/工業區2市鎮B住宅區/工業區1市鎮B住宅區/工業區2市鎮B中心/地鐵站。這樣的劃法鼓勵大部分在相鄰市鎮工作,或附近小區工作/上學的乘客搭乘公車而不是地鐵,使兩大交通運輸實現分流。
除此之外,近年來他們還推出了多種特別公車服務,例如少停站的快速公車、人人有位置的優質公車和市區直達公車等。使得人們在出行時會判斷哪一類出行會更有效率,從而分散出行人流。
02 調整上學時間
以新加坡理工學院爲例,以前的上課時間是8.30,正好是大部分上班族出門的時間。爲了抒緩人流,交通部跟教育部協商,要求這些學校將上課時間提前30分鍾,改成8點上課,這樣使得學生們在6點30分至7點左右出門,有效的抒緩了一些高峰時段的人流。中小學也是同理,在7點30分左右開始上課(或早晨集會),這意味著大部分學生在6點到6點30分左右就得出門。
除此之外,早在2014年,爲了鼓勵民衆改變出行時間,新加坡還推出了獎勵積分制度(Travel Smart Rewards),也曾經推出免費搭地鐵、車資抵扣等活動。
獎勵積分制度(Travel Smart Rewards)是指大家在周日搭地鐵可以累積積分,如果是在 “shoulder period”,也就是高峰時段之前及之後的搭地鐵,積分按倍計算,如果你時常在這時候出行,還可以積分加倍。累積的積分可以兌現(每1000分等于1塊錢),可以用來充值公交卡或直接打入銀行賬戶。另外,你還可以用那積分去玩遊戲(抽獎),換取更高的積分或更高的現金獎勵 。
曾經還有免費搭乘地鐵的服務,你只要在特定時間的指定地鐵站出閘,系統將不會扣除任何費用。這措施成功讓很多上班族提早出門,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後來,免費搭地鐵這招數奏效後,這項政策便取消了,改成車資折扣,只要特定時間從地鐵站入閘,車資將自動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