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來,“無人戰爭”的概念被炒得火熱,以美俄爲首的各國軍隊也開始紛紛將目光瞄准無人裝備的開發和研制。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無人裝備還無法達到完全依賴人工智能進行自主控制的地步,所以遠程操控依然是主流。正因爲如此,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遙控武器站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然會是戰車上的主角。
遙控武器站能夠通過傳感器得到車外視頻圖像,然後依靠火控和驅動系統來實現武器的遙控操作,所以它無需人員在車外操控武器。將傳統有人炮塔上的操作手從車外轉移至車內,不但能夠大幅減少人員傷亡,還非常適合在城市戰中進行近距離火力打擊。簡單來說,遙控武器站主要由火控和武器兩大系統組成。其中,火控系統包括觀瞄、火控電腦、操控終端等子系統,而武器部分則包括火力單元、伺服驅動單元等子系統。觀瞄設備與火控電腦相結合,可以實現目標跟蹤、穩定控制、彈道結算等功能。下面,我們就結合四種國外典型遙控武器站來進一步了解這款裝備。
“特貝爾”30/35遙控武器站
“特貝爾”30/35遙控武器站(TEBER-30/35)由土耳其FNSS公司研制,2017年在“土耳其國防工業展”上正式亮。TEBER-30炮塔可搭載ATK公司研發的Mk44型30毫米口徑機關炮,也可以選擇35毫米機關炮,進一步升級後還可以發射40毫米速射彈藥。除了主武器機關炮外,它還裝有一挺7.62毫米口徑的機槍。觀瞄系統采用的是電視攝像機來進行全景觀測。據報道,這款遙控武器站可集成到較輕的四輪或六輪驅動平台上,比如卡普蘭-30步兵戰車。
FNSS公司自2007年起開始著手遙控武器站的研究,至今已有十多年的研發經驗。在Teber-30的基礎上,目前FNSS正在開發一種配備反坦克導彈的無人炮塔,供搭載在四輪驅動或履帶式平台上使用。這種炮塔將配備激光制導和紅外制導反坦克導彈,也可以搭載美國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研制的FGM-148“標槍”紅外制導反坦克導彈,同時還會配備一挺12.7毫米重型機槍。
HITROLE輕型遙控武器站
近年來,隨著遙控武器站和無人炮塔需求的大幅增加,意大利防務公司萊昂納多(Leonard)也研發出了一系列遙控武器系統,其中最著名的是HITROLE輕型遙控武器站。它可攜帶7.62毫米或12.7毫米機槍,還能夠兼容40毫米榴彈發射器,並且該武器站還可實現360度旋轉。觀瞄系統采用的是紅外攝像機和激光測距儀,火控系統包括目標自動跟蹤系統、火控計算機和多種光學傳感器等,火控計算機可以修正彈道,並基于數字信號處理技術,通過數字伺服系統對炮塔進行控制。
HITROLE輕型遙控武器站因爲無需在炮塔或車體上開孔,所以它可以適用于大部分作戰車輛的升級改裝,例如M60系列坦克。有了HITROLE輕型遙控武器站,那些缺乏現代化裝備研發能力的國家就可以用它對現役裝備進行現代化改造,進而提高自身裝備的現代化水平。此外,HITROLE輕型遙控武器站的用途非常廣泛,除了可以執行傳統作戰任務外,它還能承擔多種任務,比如偵察監視、城市巡邏、維護邊境安全、用炮火位置傳感器執行反狙擊任務等。
“保護者”遙控武器站
挪威的康斯堡公司(Kongsberg)是全球遙控武器站的最大供應商,他們自20世紀初開始,就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保護者”遙控武器站(Protector),這其中既有小口徑的輕型武器站,也有中口徑的無人炮塔。一直以來,美軍都是“保護者”遙控武器站的最大用戶。據悉,康斯堡公司已向美國陸軍出售了10000多套通用遠程操作武器系統。近兩年來,美軍開始大量引進康斯堡公司研發的新款“保護者”MCT-30無人炮塔,用于“斯特瑞克”裝甲車的改造。
武器系統方面,“保護者”MCT-30武器站配備有30(或50毫米)機關炮和7.62毫米機槍,還可以加裝反坦克導彈、射擊檢測系統、激光預警系統等附加系統。“保護者”遙控武器站系統能夠自動進行彈道計算,可補償超前角、傾斜和車輛運動帶來的影響。因此,車輛在高速運動情況下它也能保持穩定瞄准目標,這就爲裝甲車提供了精確的火力打擊能力。
“薩姆森-30”遙控武器站
以色列拉法爾(RAFAEL)武器發展局同樣推出了一款新型遙控武器站——“薩姆森-30”遙控武器站(SAMSON RCWS-30)。RCWS-30重達1400 kg,裝配了1門ATK公司研制的MK-44 30毫米火炮、2枚“長釘”反坦克/多用途導彈發射艙、1挺7.62毫米機槍和2個發煙榴彈發射器。在觀瞄系統上,RCWS-30配備的是一台彩色攝像機和一部熱成像儀,分別用于晝/夜監視,其中彩色攝像機具備10倍連續變焦能力。RCWS-30的突出特點是,它的機身可以折疊,外露塔身高度較低,搭載RCWS-30的戰車甚至可以用C-130或A-400運輸機空運。此外,RCWS-30全系統安裝到車輛上時,所占用的車內空間也少,現在這套武器站已經大量裝備到美國、以色列、加拿大、波蘭等國軍隊的裝甲車輛上。
優勢和不足
遙控武器站兼具火力和射手防護性能。人員無需暴露在車體外就能直接操控武器,通過傳感器感知車外態勢,基于電驅動實現遙控操作,這能大幅降低人員的傷亡。而且,從介紹過的4種遙控武器站中也可以看出,它們都配備了高精度觀瞄器材和火控系統,相比傳統輕武器這能夠顯著提升作戰距離和射擊精度。不僅如此,部分武器站(如挪威“保護者”遙控武器站)還配備了穩定系統,這更進一步提高了武器對目標的精確打擊能力。遙控武器站還能夠實現全天候工作,所以它在夜間和惡劣天氣條件下都具備作戰能力。
近三十年來的各國軍事行動表明,裝甲車輛的車載輕武器需要不斷增強態勢感知和近距離交戰能力,擴大武器與傳感器的覆蓋區域,提高武器的仰角。遙控武器站的出現,恰恰彌補了傳統載人武器站的缺陷,所以它才能成功用于城市反恐、防爆維穩等軍事行動。正是由于遙控武器站具備上述作戰優勢,世界範圍內許多國家才會爭相研制相關裝備,以期配備給下一代作戰車輛或對現有車輛進行現代化改造。
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遙控武器站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加拿大國防部國家防務中心曾公布一份作戰研究報告,在演練中他們將單人炮塔、雙人炮塔和遙控武器站的作戰效果進行了對比,發現遙控武器站的作戰效果與單人或雙人炮塔的差別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報告中指出,單人和雙人炮塔的態勢感知能力要明顯好于遙控武器站。此外,目前遙控武器站裝備的大部分輕武器也都缺乏縱深作戰能力。顯然,遙控武器站雖然能夠有效避免人員的暴露,但是與“有人模式”相比,它沒有帶來作戰性能上的巨大改變,在態勢感知能力、目標自動識別能力等方面還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只有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實現作戰效能的倍增。
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光電傳感器以及無線通信等技術的進步,給遙控武器站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作戰性能也有望出現重大提升。具體將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無線控制。現有的遙控武器站本質上還是車載武器站,並沒有實現遠距離遙控操作。隨著軍事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通過安全可靠的無線控制,相信在未來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遠距離遙控操作,達到作戰車輛無需編配士兵操作手的目的。
二是自主操作。雖然短期內,自主武器系統還遙遙無期(或許主要是倫理因素的限制),但無法否認的是,計算機所帶來的算力提升,完全可以實現對目標的快速識別、跟蹤和精確打擊(與人腦相比)。目前,遙控武器系統仍然依賴于操作手的反應,但隨著多傳感器光電系統、火控算法的更新、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這種依賴度會越來越低。爲充分增強態勢感知能力,可以利用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將來自多個攝像機的圖像組合,呈現爲360度影像,如果再結合VR頭盔顯示器甚至可以實現“透明裝甲”。
三是網絡化。通過戰場管理系統,可以不斷提高操作的智能化和指控的一體化。比如,將車載頂置武器站納入戰場管理系統,實現網絡化信息共享,這樣它就成爲了一個網絡節點,具備網絡戰能力,進而全面提升了系統的作戰效能。
四是多用途功能拓展。傳統遙控武器站裝備的大多爲輕武器,其射程有限,作戰效果也有效。今後隨著新型武器的引入,可以實現在遙控武器站上進行功能拓展,比如將定向能武器、反無人機系統集成到遙控武器站上,增加打擊的縱深。
結語
在世界範圍內,遙控武器站的發展勢頭可謂方興未艾,未來遙控武器站將繼續向無線控制、自主操作、網絡化方向發展,從而實現更遠的識別距離、更高的射擊精度和更快的反應速度,最終在戰場上發揮更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