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內空間有限,家裏沒有運動場所的,可以把餐桌改爲簡易乒乓球桌,陪孩子打一打乒乓球,既能豐富宅家的生活,也能緩解看書學習帶來的視覺疲勞,我就屬于這一種,談不上球技,依然樂此不疲。
除此之外,踢毽子、跳繩、跑步、俯臥撐等等,都可以試試。
二,多讀讀書,尤其是有些書,需要耐心去讀,反複去讀,平時沒有那麽多時間,這個時候正好可以去做,比如《了凡四訓》《大學》《中庸》《論語》《道德經》《周易》,若是多選幾個版本,結合一些時事去讀,效果會更好。
(攝影:白雲)
三,所有的寫作都不該無病呻吟,都應該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當下,我們有很多想法,也有很多情緒,悲痛、傷心、憤怒、感動、恐懼、憂慮,都可以與孩子一起去寫,詩歌、散文,都可以,不要在乎形式,不要在乎長短,重要的是言之有物!
四,喝喝茶,聊聊天,談談心,古往今來的大事小事,校園裏的趣事“绯聞”,身邊的芝麻小事,腦子裏的奇思妙想或浮想聯翩,都可以談,都可以直接面對,都可以探討其背後的規律和深意。
五,人生,因爲一些思考而提升或拓寬,一家人可以展開“腦力激蕩”,就像咨詢公司開會,不論對錯,不論啰嗦還是精辟,根據事先列出的主題,各自說出來就是一種溝通,就可能帶來一些啓示。或許,孩子的深度,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攝影:楊海波)
六,一起看看電影、相聲或小品,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但可以一起沉浸在故事中,試著在別人的故事裏看見自己的是非對錯,從而“一起反省”,一起改變,讓家庭更和諧。
若是展開來說,大人和大人之間,幾代人之間,都可以“借此”增強換位思考的意識,訓練換位思考的能力,比如,若是自己是“主人公”,會不會處理得更好?
事非經過不知難,一家人,一起體驗的喜怒哀樂越多,就越能換位思考,自然就越融洽。倘若都覺得自己對,都覺得自己辛苦,都覺得自己很牛氣,都覺得自己付出很多,都覺得自己有能力,這樣的家庭,不大會幸福,也不可能幸福。
七,該流淚就流淚,尊重自己的內心,不僅不要怕被孩子看見,還要主動告訴孩子你爲什麽要流淚,要讓孩子在這樣的苦難中,學會“柔軟”“謙卑”和“真誠”,進而學會堅強和寬容,同時也學會了適度表達情緒。
無論什麽時候,我們都是人,都滿藏著情感,看到一些世事無常,就會傷心,就會痛苦,昨晚到今天上午,雖然我在工作,但還是忍不住停下來,刷一刷朋友圈,一邊看,一邊流淚,下午又被一位學生的文章刺痛,其中一句——
“往年的大紅燈籠都不見了,只留下冰冷的路燈,參差的影子,想想也是,挂了燈籠也沒人看。”
生命不易,活著不易,相遇更不易!
我們都要珍惜,都要堅強,都要感恩,都要祝福……
我們一起迎接更美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