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的四分之三都是華人,所以春節可以說是新加坡最重要的民族節日。新加坡的春節又和中國的春節非常不同,最大的特點是“混搭”。因爲新加坡的華人來自中國各地,還有從南洋的幾個國家移民來新的華裔,所以除了帶來中國各地的春節習俗,還會把東南亞各國的一些風俗融入其中,形成了非常獨特的“新派春節”。
進了臘月,最早開始有過年氣氛的就是中國城牛車水了。每年在牛車水都會布置當年生肖的花燈。每年都有人吐槽牛車水的新年燈飾和奇葩祝福語,但架不住年年必備,總算今年的虎年燈飾還算不錯。
今年的設計者家裏肯定有養貓,這群大貓的形象好可愛
准備紮進錢眼的老虎
過去牛車水的燈飾經常被吐槽 – “髒髒豬”、“狼狗不分”、“吳剛版嫦娥”(圖片來自早報數碼)
新加坡學校的華文教育有點問題,過節放個“居安思危”和“國家歡樂”的祝福語是啥子情況?
每年春節前去牛車水的年貨市場逛逛是固定節目,除了買燈籠、春聯、紅包、福袋,還可以買春節閑在家裏吃的花生瓜子、糖果肉幹。就算不買也可以去擠在人群中感受一下喜慶的氣氛。可惜從去年開始,因爲疫情年貨市場已經停辦兩年了。只有商業街兩邊的店鋪還把攤位擺出來。
曾經人潮洶湧的年貨市場
今年在牛車水擺攤的還有,只是沒有那麽多的人流
春節前罐裝的鮑魚特別搶手,因爲炖湯和做盆菜都需要用到鮑魚
過年一定要買花生瓜子,以前賣花生瓜子都是一堆堆開放著賣,現在疫情下必須封裝好
在新加坡賣的榴梿大都是馬來西亞産,比泰國産的榴梿味道更重,個人還是喜歡貓山王,味道醇厚
新加坡人過年喜歡吃年糕,褐色的年糕用芭蕉葉包裹,比較甜,沾上粘米粉炸,或夾上一片芋頭,一片番薯來炸。還可以切片後拿去蒸軟,沾上椰絲,放點鹽來吃。
肉幹是新加坡人過年必吃的標志性食品,制作肉幹的過程耗時耗力,必須將腌制好的肉末鋪成薄薄的片狀在炭火上慢慢烘烤,不時翻面確保每一片都烤得入味甘香,口感順滑。
在美珍香總店,買肉幹的人派起了長隊
除了牛車水,各大商場在春節前還會有專門的促銷活動
酒店的大堂裏也裝飾起來,滿是春天的感覺
住宅小區裏挂上了紅燈籠
商店裏居然有站台的小獅子
新加坡的華人在除夕夜與親人一起聚餐,熱熱鬧鬧地吃一頓年夜飯。而年夜飯餐桌上最有特色的一道“大菜”就是“撈魚生”。
雖然叫魚生,但是跟日本的生魚片不同。是用生魚條和五彩缤紛的蔬菜比如紅白蘿蔔絲,加上酸酸甜甜的調味汁和芝麻,拌在一起的涼菜。“撈”來自粵語,意思是拌,但同時又是賺錢打拼的吉祥話。所以這個菜看起來簡單,吃起來可就有講究了。
主食材擺放得整整齊齊,大家合力把各種食材調料加入,每加一樣都要喊句吉利話:
生魚條– 年年有余,有余有剩啊
酸柑– 大吉大利啊!
胡椒粉和五香粉 – 招財進寶,五福臨門啊!
胡蘿蔔絲 – 鴻運當頭啊!
白蘿蔔絲 – 風生水起,步步高升啊!
幹果、花生碎 – 金銀滿屋,遍地黃金啊!
芝麻粒 –生意興隆啊!
蘇梅醬 –甜甜蜜蜜啊!
吉利話可以自己創新改編,逐漸烘托熱鬧的氣氛。食材調料都放好以後,重頭戲來了。大家人手一雙筷子,一、二、三 – “撈起”,“撈起”,“撈到風生水起,一年好過一年啦!”一邊喊,一邊把盤子裏的食材高高夾起,夾得越高,來年賺得越多。此起彼伏中,可以想見一盤撈魚生撈成一桌子的場面。
以前的習俗是在正月初七撈魚生,慶祝“人日”,也就是女娲造人的那天。但現在從除夕到十五,只要是親友聚餐,一直都可以撈。
年夜飯中的壓軸大戲是好運盆菜,是年夜飯的門面擔當。和撈魚生一樣,盆菜的食材也是樣樣好彩頭。
鮑魚 –年年有余
枝竹 –知足常樂
花菇 –東成西就
魚片 –財源滾滾
大蝦 –哈哈大笑
海參 –心想事成
蘿蔔 –鴻運當頭
現在移民到新加坡的中國北方人越來越多,對北方人來說,沒有什麽年節是一頓餃子搞不定的,甚至聖誕節、感恩節也可以來頓餃子。餃子便成了新加坡年夜飯的新成員。
新加坡人的習俗是初一不打掃、初二訪親拜友。打掃嘛肯定是春節前就做完了,要把家裏徹徹底底地打掃幹淨,初一就不動掃帚了。訪親拜友則有獨特的講究。
發紅包 – 首先是只有已婚人士才有發紅包的資格,同時是否給紅包以結婚與否爲界定。新加坡人發紅包一般不會放太多的錢,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數字必須吉利,比如6元、8元、20元、28元等等。
春節前居民專門去兌換點換幹淨的新紙幣用來發紅包
紅包封皮各式各樣,所有的銀行、保險公司、大商場超市,甚至博物館都會有自己logo的紅包封皮派送
送禮物 – 在新加坡去親友家拜年,帶兩粒柑橘就行。桔有“吉”之意,廣東話中“柑”與“金”同音,兩粒柑橘象征著“大吉大利”,“好事成雙”。拜年時,把兩粒柑橘放在小紅袋裏,方便攜帶。這個習俗不叫“送柑”,而叫“換柑”,因爲客人臨走時,主人會回贈兩粒柑橘,有互贈吉祥的寓意。
新加坡也有類似廟會的活動,叫“春到河畔”。從1987年首次舉辦,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人,成爲新加坡新年的固定節目。
“春到河畔”以大型的花燈爲主,除了12生肖和財神爺必不可少,還有每年不同的主題花燈。每年還會從中國請來表演團體,呈現雜技、歌舞、戲曲等等。當然不可缺少的是特色小吃,比如烤肉串、炒冰淇淋、叻沙、薄餅、榴梿、甘蔗水等等。
在新年第二周的周末,新加坡會舉行“妝藝大遊行”,這項一年一度的盛大慶典表演包含了絢麗多彩的花車、舞龍舞獅、高跷和舞蹈。據說當年本地正府對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下了禁令,爲了保持熱鬧的節日氣氛,就以同樣喧嘩熱鬧的“妝藝大遊行”取而代之。
農曆新年舉行的妝藝大遊行,卻彙集了新加坡不同文化背景的表演者,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人都會參與其中
在新年前後,新加坡變成了一個叮叮咣咣、熱鬧喧嘩的地方。這要怪那些滿大街開車跑的舞獅隊。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插著鮮豔旗子的卡車,一路敲敲打打、鑼鼓喧天地開過去。他們是去某個社區或者公司表演的舞獅隊。有人會覺得鑼鼓聲擾人,但對大多數本地人來說,可是希望鑼鼓聲越響越好,因爲他們相信這會趕走厄運,爲來年帶來好運。
在ION商場裏表演的舞獅
我們公司也請了舞獅隊上門
新加坡人很重視舞獅,特別是做生意的人會請舞獅隊到店鋪去舞獅,討個好彩頭。隨著鑼鼓聲響起,獅子先在門口左顧右盼,然後慢慢地走進屋內,在裏面繞一圈。在一些空間較大的地方,舞獅還會表演“采青”,將生菜和紅包懸挂在高處,讓醒獅獵取,撕碎後再從獅口吐出。因爲生菜諧音“生財”,“采青”預示著你來年“生生發發”!
在新加坡,舞獅還會用橘子擺出“花開富貴”和“步步高升”等祝語,甚至擺出萬字票號碼!此時,許多觀衆都會趕緊把號碼記下來,准備去買彩票呢!
過年期間新加坡人還會攜家帶口去寺廟拜神,以求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除夕夜,很多人去燒頭炷香。在四馬路觀音堂、天福宮和韭菜芭城隍廟這些地方,每年都有上萬信衆忍著濃煙刺眼、香灰淋身之苦,奮力向前,爭取燒上頭炷香。香客們相信,將新年頭一柱香插進香爐的人,一整年都會獲得神明庇佑,事事順利。
盡管有各自的習俗,全世界的華人都在以各種方式慶祝春節,團圓聚餐,拜年送禮,請神祈福,這時仿佛沒有地域和國家的分隔,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