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教育學府不僅要培養年輕學子以應付職場需求,也須加強持續教育,每年爲50萬名成年職場人士提供再培訓與技能提升服務。
隨著科技更叠速度加快,對我國勞動隊伍的技能需要也在不斷更新。教育部長陳振聲認爲,一個人花近20年時間學習並終身從事同一份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人們更可能每四到五年就更換新的工作並加強技能,“這意味著我們每年要提升約300萬本地勞動力的20%至25%”。
他昨早(2月10日)在新加坡管理大學舉行的海峽時報教育論壇上表示,這意味著高等學府的職能也要改變,包括加強終身持續教育、加深與業界、世界和社區合作,以及更有自信展現自我和開拓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對于我們的教育體系來說,成功的定義不能僅僅是我們每年在爲就業市場培養三萬到四萬名學生上做得有多好。這個還應加上每年對大約50萬成人學習者進行再培訓和升級。”
“因此,與其關注每屆學生人數減少所帶來的挑戰,我們應積極抓住越來越多需要再培訓和提升技能的職場人士所帶來的機會。”
在這場聚焦我國大學教育應如何適應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論壇上,陳振聲提出,通往既定成功的道路已經變得模糊,每屆學生中升上大學、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的比率已經不那麽重要;個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爲自我需要接受培訓、重組技能的“終身參與率”更符合我國想要實現的目標。
“我們的學習階段和工作階段之間沒有,也不應有一個清晰、尖銳的劃分。”
包括大學在內的教育機構不能僅停留在“知識傳播者”層面,而是加強與業界的合作,讓教職員跟上最新業界進展,也邀請更多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與導師,使整個教師隊伍多元化。
陳振聲認爲,隨著大學要在受雇前培訓與持續教育與培訓中取得協調與平衡,多元化的師資隊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要,爲他們量身打造教學法,尤其是須兼顧工作和家庭的成年學習者。
例如,課堂不局限在校園,可在職場展開;教師與擁有一定經驗的成年學習者可相互學習,且合力把掌握的知識轉化成新的解決方案,來應對未來的挑戰。
此外,企業須改變思維,和大學合作,直接參與到培養畢業生的技能中,確保學生掌握的技能符合業界需要。
陳振聲展望,本地六所自治大學可更好地利用彼此的優勢加強合作,如教學、研究和業界合作方面,也讓學生可在不同大學之間選修不同課程,甚至是跨校間的師資合作,爲社區、業界和世界開發新的解決方案。
他在與教育界嘉賓的討論環節中提到,這些個人、學界和業界的共同創造過程可縮短知識從前沿研究到市場應用的周期,形成我國的競爭優勢。
“如果我們能夠同時轉變個人、教育界和業界之間的思維方式,我認爲我們能夠實現作爲一個國家持續學習以保持競爭力的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