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支援湖北物資的照片,
引起了網絡熱議。
引起關注的原因不是因爲物資本身,
而是物資外包裝箱上的文字。
日本捐武漢: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富山捐遼甯: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日本舞鶴捐大連: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些詩詞被運用得恰到好處
很多網友感歎:“很美很有力量”
這,大概就是中日人民之間的浪漫吧!
那麽,你知道這些詩詞的出處嗎?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句話來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話。
一千多年前,日本的一位相國,叫長屋,他是日本天武天皇的孫子,高市皇子的長子。長屋親王自幼聰慧,擅長詩詞,熱愛唐文化到了癡迷的地步。
當他作爲遣唐使來唐時,長屋王給唐朝的衆僧送了一千件袈裟,作爲贈禮。這一千件袈裟上都寫著四句寄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鑒真法師看了之後非常感動,毅然決然,募集比丘思讬等十四人,買舟從廣陵攜帶了三藏典籍離岸,六渡扶桑,譜寫了中日關系中最感人的一幕。
一千多年後,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給湖北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物資外包裝的標簽上寫著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詩經·秦风·无衣》,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首战歌。意思是“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来,我们同穿一件!”
全篇如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秦风·无衣》
譯文
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戰袍。君王征師作戰,修整我們的戈與矛,與君同仇敵忾。
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衫衣。君王征師作戰,修整我們的矛與戟,與君上陣殺敵。
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裳衣。君王征師作戰,修整我們的甲與兵,與君共赴國殇。
《無衣》表現了奴隸社會時期人民保家衛國、團結對敵、英勇獻身的思想感情。
如今,同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被日本用在援助物資上,令人感動。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鄕”
2月9日,日本京都府舞鶴市醫療支援物資抵達大連機場,包裝箱上印著一句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是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送柴侍禦》中的一句。
原文如下: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柴侍禦》
流水和波浪感覺不到離別的滋味,仍不知疲倦地在武岡流淌,馬上就要離開你了,在這送別之際,我卻不覺得悲傷。同在一條江邊,風雨共進,明月哪裏知道我們身處兩地?仍然照耀著我們的前方。
雲雨是同樣的雲雨,明月也不會變成兩個,所以雖然分別,又何必去悲傷呢?
日本京都府舞鶴市給大連支援物資上寫著這句詩,也是在激勵國人,雖然分別兩地,但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彼此擁有深厚的人文淵源。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2月10日,人口只有百萬的日本富山縣向遼甯省捐贈1萬枚口罩,支援遼甯抗擊疫情。
而在捐贈物資上貼著一段寄語:“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它改編自南朝梁·周兴嗣的《千字文》,引用其中诗句:“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其中同氣連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的大意是:遼河的雪融化了,富士山的花也開了,我們兄弟姐妹,等待寒冬過去,春季到來。
疫情是一時的,友情是長久的。
一批又一批的日本援助物資來了
隨之而來的那些充滿意蘊、
情感豐沛的滾燙詩句
一字一句,暖著中國人民的心
是啊!
我們一起等待著:
寒冬過去,春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