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之寶不一定是金飾、玉佩、名表等貴重物品,早期華人南下打拼,生活不濟,更多時候留給後人的,是十分平實的物件——一個瓷碗,一根扁擔,或是一門手藝。後代將祖輩用過的東西當寶貝珍藏,有人爲傳家寶著書,傳承娘惹文化;有人幾度搬家也不忍舍棄;有人則拿之當鎮店之寶;也有人將其改良,讓傳家寶的故事代代相傳。
兩方硯台,數十個瓷碗,一只長命鎖,兩把豬秤,兩雙繡鞋,一套槟榔盒……這些祖輩們使用過的物件,或許看起來不起眼,卻被他們的後代當寶貝珍藏。收藏傳家寶是後代對祖輩的懷念,是他們保留家族共同記憶的方式,也是他們與根的傳承連系。
輾轉搬家不忍棄 夫妻珍藏祖母物品
說起傳家寶,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這樣的場景:電視劇中每當主角身無分文,走投無路時,取下身上的珠寶金飾,狠下心進了當鋪,兌換些銀兩應急;媳婦嫁進門,婆婆從首飾盒中取出祖傳的玉镯子給她戴上,認作一家人;老人臨終前,囑咐孫兒從上鎖的箱子裏拿出祖傳寶物,一代代傳下去。
在物資豐富的今天,網絡時代將萬物數碼化,是否還有人在維系著傳家寶的習俗?從祖輩傳下來的物件述說著怎樣的故事?帶著問題,記者開啓了一趟尋寶之旅。
收藏外祖母家鄉瓷器
葉麗儀的外祖母傳下的潮州瓷碗中,藍色公雞碗(左二)很罕見。
黃培健和太太葉麗儀在東海岸的住家,經營一家私房菜館。兩人都是收藏愛好者,葉麗儀喜歡收木家具,黃培健愛瓷器、書法、藝術品。家中陳列著滿屋的古董家具,八仙桌、鴉片床、瓷器等,古色古香。收藏中不乏從祖輩傳下來的物件,搬了幾次家都不舍得丟掉。
葉麗儀向記者展示外祖母留下來的梳妝台、百衲被,餐桌旁的櫃子裏留著幾十個瓷碗,一摞摞擺開,都是當年外祖母舉家搬遷下南洋時帶來的。葉麗儀的外祖母來自福建集美的陳家村,與陳嘉庚、陳六使同村,當年外祖父在陳六使的橡膠廠做工頭,家底豐厚。當年下南洋討生活的人,多是一個包袱走江湖。像她外祖母這樣能運點家具、生活用品過來的不多見,更何況是精致易碎的瓷器。
黃培健對瓷器頗有認識,介紹這些碗是出自潮州窯口的潮州瓷,胚胎細致耐用,十分珍貴,少說有百年曆史。其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公雞碗,藍色的,其他地方沒見過。
一櫃子的瓷器跟著家族傳了三代,葉麗儀從媽媽那裏接手過來,細心保存。“家人知道我們喜歡收集古董,就把瓷器傳給我,相信這些東西交到我手上,會得到很好的照顧。也算是保留曆史吧,保留一份對家人的懷念。”大件物品不像珠寶首飾,安置運輸都很麻煩。每次搬家取舍之間,都沒有把瓷器從清單裏劃去。若非有心,實在難收這麽久。
保存阿嫲賣菜的扁擔
黃培健收著一根祖母留下來的扁擔,一米來長,是老人家16歲到新加坡時,在牛車水賣菜用的。黃培健從小跟祖母很親,一根扁擔雖不起眼,卻是祖母唯一留下的物件。當年從牛車水搬家到淡濱尼,他專門回舊家天井取回扁擔,坐巴士搬到新家。後來,他又搬到大巴窯、勿洛、東海岸,扁擔一直跟在身邊。
作爲收藏愛好者,黃培健(左)和葉麗儀家中也收著祖輩傳下來的物件。
家中還保存了祖母買的兩方硯台,祖母知道他愛寫書法,當年回鄉探親時特地買給他的。這也開啓了黃培健收集硯台的愛好,從那裏開始先後收了20幾方,最近還著手准備出一本和硯台收藏有關的書。
黃培健感慨道:“能夠收藏傳家寶首先要跟祖輩有很親密的關系,如果沒有關于他們的記憶和互動就很難。因爲跟阿嫲很親才會收住那根扁擔,不然一根木頭幹嗎拿來拿去。現代人跟父母的互動都少了,更別說跟祖父母了,能不能傳承還是看大家庭的觀念。”
黃培健一直留著祖母買給自己的硯台。
祖母的金飾 開啓收藏之旅
在衆多的家族傳承中,娘惹文化無疑是南洋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新加坡土生華人曹明發,從小就對探尋娘惹文化和根的傳承很感興趣。走進他家就像進了私人博物館,家具、擺件、櫃子、瓷器全是精心淘來的娘惹古董。除了自己的藏品外,從祖輩傳下來的物件別具分量,有金飾、槟榔盒、峇迪布、繡鞋等,有些已傳了三四代人,有上百年的曆史。
土生華人曹明發喜歡收藏娘惹物件,追尋根的故事。
曹明發的祖父1900年代在如切經營橡膠園,家境優渥。祖父疼愛祖母,每個月都會買一件金飾討她歡心。二戰時期日本打來,爲了維持生計要變賣家當,當時祖母不舍得賣掉首飾,祖父只好賣了房産換錢。三個月後戰爭結束,換來的“香蕉錢”成一堆廢紙,祖父一夜之間從大富大貴到一無所有,終日郁郁寡歡,同年得病過世。後來祖母一人帶著兩個孩子,只能靠賣首飾過活。她十分後悔當年沒有早一點拿出金飾來賣,如果一開始這樣做,或許丈夫也不會郁郁而終。
槟榔盒在娘惹文化中有著多元用途。
祖母變賣了大部分金飾,留下幾件傳于後人,也因此開啓了曹明發收藏研究娘惹飾品的興趣。他從各處搜集了300多件娘惹金飾,並在兩年前出版書籍“The Bejewelled Lives Of The Peranakans”(珠光寶氣:土生華人的生活),詳細介紹飾品及背後的文化。這也是繼珠寶設計師陳智安(Edmond Chin)之後,在新加坡出版的第二本關于娘惹金飾的書。
曹明發兩年前出版書籍“The Bejewelled Lives Of The Peranakans”。
從祖輩傳下來的飾品中有一條姑婆的腰帶,令曹明發印象深刻。當年姑婆手頭拮據沒錢買金飾,只好先買了一條銀腰帶,等存夠錢又加一個金腰牌;平時出門戴銀的,重大場合就換上金腰牌撐場面。記憶中,每年去給姑婆拜年,小孩子跪下來視線剛好落在她的腰間,要盯著那塊金腰牌看很久,印象深刻。姑婆過世後,他專門收藏了這條腰帶,每次看到就想起小時候過年的場景。
姑婆的銀腰帶,爲曹明發保留過年的記憶。
用故事傳承娘惹文化
娘惹婦女喜歡嚼槟榔,槟榔盒是每家必備的擺件。曹明發慶幸留著一套祖傳的槟榔盒,在他看來槟榔盒貫穿娘惹文化的諸多場景,是十分重要的元素。過去哪家要辦喜事,人們會把槟榔作爲“請柬”送到女賓客府上。新婚之夜槟榔盒要放在婚床上,幫新人壓床。傳統娘惹婚禮長達12天,這期間若新郎或嶽母打翻槟榔盒,則表示不同意這門婚事。曹明發從小就喜歡聽祖母講這些習俗趣聞,槟榔盒的存在也不過是在1920年代以前,後來娘惹婦女接受西方教育,覺得嚼槟榔不雅觀,就失傳了。
曾祖母留下的繡鞋超過百年曆史,被曹明發完好地保存下來。
另一件珍貴的傳家寶,是曾祖母1894年結婚時穿的繡鞋,一代代傳下來。當年曾祖母用碎布片包著鞋,裏頭放入胡椒粒驅蟲保存。曹明發連同碎布片一起留著,裹了一層防潮紙,放在塑膠袋裏,再收在木箱裏。爲了拍照,我們小心翼翼地拿出來,純手工金線繡的鞋面精致如新,布片打開來,泛著時光的味道。
爲了保留娘惹文化,延續傳家寶,曹明發將工作以外的時間、心力和積蓄全部投入研究和收藏。他自己完善家譜,從不同年代的報紙訃告中尋找線索,將母親宗族的家譜拼湊追溯回18世紀。他著書講述娘惹金飾的故事,也寫博客希望通過文字的講述,網絡的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娘惹文化。他所做的一切源于對根的熱愛,也被娘惹文化的多元性深深吸引。曹明發說:“收藏傳家寶是一種提醒,與自己的根保持連接,是對家人的懷念,也在保留整個家族社群共同的記憶。如果說我能留些什麽給下一代,就是研究記錄了關于娘惹社群的故事。”
無形傳家寶 傳承薄餅手藝
郭源發如切薄餅創始人郭田園。
對一些老字號來說,傳家寶不僅是物件,也包括手藝的傳承。2020年我國舉辦首屆“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獎”,郭源發如切薄餅第三代傳承人郭金地名列其中。
由郭金地的祖父郭田園在1930年代創立的郭源發如切薄餅,後傳給兒子郭進來,現在由孫子郭金地打理。衣缽相傳,從祖父時代就開始用的鐵鍋、面盆一直延用至今。
郭進來憶述,做薄餅是父親從家鄉帶來的手藝,原本只是自己做來吃,沒想到下南洋成了謀生的一技之長。薄餅最早是娘惹愛吃,後來洋人也喜歡,父親不谙英文,一邊靠翻譯,一邊比手語推銷。隨著生意越來越好,父子倆忙得不可開交,經常連吃飯都顧不上。父親積勞成疾,有一次竟然忙到咳血,把郭進來嚇壞了。他十多歲就沒再讀書,跟著父親學手藝。如今郭進來年事已高,兒子郭金地放棄藥劑師的工作來接手家族生意。通過三代人的努力,延續著大家最熟悉的味道。
鐵盤烤出80年老味道
郭源發如切薄餅第二代傳人郭進來(左)和兒子郭金地。
說起傳家寶,郭金地指著做薄餅皮用的大鐵盤,是當年祖父專門找鐵匠打的,每個重20多公斤。曆經84載,經過火炭、煤氣、電等不同火源的炙烤,幾百萬次的冷熱開關,“現在一開電燒熱,它的味道就出來了。”郭金地說著,老爸郭進來在一旁開玩笑說:“這個鐵盤在這裏幾十年咯,都沒有沖涼的。鐵鍋‘不洗澡’好像練功夫,練的精氣都收在鐵盤裏。人家問我祖傳秘訣是什麽,就是這個鐵盤咯,經過幾種火烤到現在,幾十年的老味道都在裏面。”
敲粉用的和面盆也是祖父留下來的,郭金地從實踐中發現了祖輩的智慧。小時候總覺得哪裏不對,木盆縫隙大,明明會漏水,阿公卻用它敲粉?後來自己做才發現是在逼你手腳要快,在水流下去之前和好面。和面速度快,面皮才會均勻細幼,不會有顆粒感。“這就是老一輩的智慧,慢慢做了幾十年才體會到。他們不懂怎麽跟你說,學手藝的過程不像老師教學生,沒有課本都是經驗來的,要自己看,動手做去摸索去體會。”
祖父留下的木盆,郭金地從敲粉中悟得先人智慧。
邊延續傳統邊創新
郭進來有一次在跟老友聊天時,對方突然問起,“你這個薄餅我們一家人吃習慣了,還有人接下去跟你學做嗎?如果你有人接下去做,我的兒孫就有得吃了。”這番談話讓他意識到家族手藝的傳承不僅關乎自己,三代做薄餅的傳承,也是在爲饕客留住老味道。許多年輕人在祖輩過世後,逢年過節想要吃薄餅,如果沒人會做,舌尖的記憶就斷了。
郭進來十幾歲開始跟著父親學手藝。店裏做薄餅的鐵盤沿用了84年,是郭源發薄餅的秘方。
好在兒子郭金地接手後,一邊延續傳統一邊創新,開通網上送餐,准備好薄餅皮和餡料,讓年輕一代能自己動手包薄餅,做出的味道就像長輩在的時候一樣。看到兒子經營得風風火火,還拿了獎,郭進來打心底裏特別高興,笑笑說:“過了看了眼睛可以關了,沒有遺憾了。”當一個老人家說出這番話時,他的眼裏是笑中帶淚的,閃爍著傳承帶來的希望。
這就是老一輩的智慧,慢慢做了幾十年才體會到。他們不懂怎麽跟你說,學手藝的過程不像老師教學生,沒有課本都是經驗來的,要自己看,動手做去摸索去體會。——郭金地
舊物件刻錄 祖輩南下記憶
王丁山至今留著祖輩傳下來的長命鎖。
在其他搜羅到的傳家寶中,有爲後代祈福的信物,也有長輩謀生的器具。
王丁山家裏有一把造型罕見的長壽鎖,是從曾祖父那一輩傳下來的,祖孫四代人都戴過。長壽鎖在明清時候特別流行,按照傳統只要挂上這種飾物,就能幫小孩祛災去邪,“鎖”住生命。家人會在嬰兒出生後不久,給他戴上長命鎖,一直戴到成年。王丁山的祖輩沿襲閩南人拜天公的傳統,男孩在16歲之前,每逢農曆新年初八到十五都會戴著這把鎖。他還記得自己在學生時期,每次過完年都會戴著去上學,用紅線做成一個項鏈藏在衣服裏。他也傳給兒子戴,直到他16歲,如今兒子已經20多歲了,他暫且收著,打算繼續傳下去給孫子。
王丁山至今留著祖輩傳下來的長命鎖。
這只長命鎖造型精巧,有很多細節。雖已年久模糊氧化,鎖身上依稀可見“大伯公”三個字,鎖身下方墜著筷子、碗、簸箕、剪刀、尺子等小物件。每次過年王丁山家裏來朋友,都會好奇看一眼。關于這把鎖的具體曆史已無從可知,但過年佩戴的習俗從曾祖父傳到祖父,父親傳到自己,還在延續著。王丁山說既然是祖輩的心願,希望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就要一直傳承下去。
以豬秤來鎮店
姚加華在東海岸經營著一家家具店,他放在店裏的“鎮店之寶”,是兩把先輩留下來的杆秤。以前祖父在甘榜是養豬的,家裏有豬圈,就在如今的美世界一帶。這些秤是當年稱豬用的,近兩米長,可以稱500斤重的物件。姚加華看做秤用的木料很好,于是收藏起來。秤上的刻度不是一般畫上去的,而是用釘子一點點打進去,秤砣很重拿不起。爺爺走了爸爸走了,也沒留下什麽,他就把這兩把杆秤放在店裏,用金漆給鈎子上了色,取個好寓意好兆頭,“稱心如意”或取諧音“稱金入億”。
姚加華把祖輩留下來的豬秤放在店裏,當鎮店之寶。
姚加華把祖輩留下來的豬秤放在店裏,當鎮店之寶。
早年當鋪裏的傳家寶
既然電視劇裏傳家寶的故事多發生在當店,不妨去那裏走一趟,或許能了解更多。
記者上門請教了恒生當掌櫃、當商公會會長何謙誠。何會長介紹,其實傳家寶的概念不限于古玩字畫,古董首飾。我們的祖輩多是早期下南洋的移民,只身來此打拼謀生,家中最值錢的是自己的謀生工具。記得六七十年代看父輩經營當業,那時候是“萬物可當”;有做工用的錘子,送貨的腳踏車,裁縫的縫紉機等,當鋪都估價照收。他說:“畢竟當店是人家手頭拮據,遇到困難時來的地方,拿出的都是家裏最有價值,像傳家寶一樣的東西。之所以拿來典當而不是賣掉,也是想著等有一天手頭寬裕了,還能贖回去。”
當商公會會長何謙誠說,早期祖輩只身下南洋打拼謀生,家中最值錢的是自己的謀生工具,包括錘子、腳踏車、縫紉機等。
關于傳家寶的意義和用途,何謙誠說:“很多人不了解,早期傳家寶是救命的東西。例如女子的金銀首飾,之所以結婚時長輩把它傳給後代,除了是一份祝福,也有實際價值,以後發生什麽事情手頭拮據可以去當店換錢,不用求人。尤其在貧苦時期,戰爭年代,傳家寶可以保值。把有價值的東西饋贈給下一代,也是想著以後有需要時可以應急。”
在物資豐富的今天,傳家寶的意義顯得不再重要,也很難延續。何謙誠說:“現在的時代,年輕人出來打拼有了家庭小孩,全部心思都在生活上,已經沒有興趣了解、擺弄老物件。受儒家思想影響,尊重傳統傳承的人也越來越少。傳家寶作爲長輩對我們的饋贈,有的話就珍惜,不珍惜就很可惜了。”
改良傳家寶 爲傳承添新意
Carrie K.的改良款首飾,將顧客祖父的戒指改成套戒。
珍惜祖輩的饋贈,要延續傳承一樣傳家寶絕非易事,需要日常打理、修繕、維護,也有人選擇改良,讓它煥發新生。新加坡珠寶品牌Carrie K.在2015年推出改造傳家珠寶(Heirloom Revival)服務,創辦人簡婉明介紹,這是應顧客要求,在定制珠寶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一項服務,讓傳家珠寶更符合現代審美,平時可以戴出去。
簡婉明注意到疫情期間這項服務需求見漲,“可能是大家經常待在家,增加了大掃除的頻率。偶爾翻出一些祖輩留下的東西,就想改造設計充分利用。疫情也促使大家思考,更加看重和家人的連接。像祖輩留下的珠寶,經常戴著就是一種回憶。”
延續傳家寶背後的故事
有顧客拿著祖父留下的彩色寶石戒指,希望打造成更加摩登新潮的款式。設計師用它做成了一組套戒,可以拆分成幾個小戒指,也可以合在一起佩戴,新穎而有創意。也有人拿著母親留下的玉佩,與自己喜歡的紫晶石結合做成手鏈。還有把父親生前買給自己的小首飾拼在一起做成飾品。改良過程中,須要了解傳統珠寶的制作技藝,借助3D建模做樣本,將古今飾品做融合。每件改良珠寶都附上一張小卡片,記錄從祖輩傳下來物件背後的故事,再加上改良融入的現代元素,一同留給後人繼續傳承。
關于傳承與改良,簡婉明感慨說:“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富裕,大家什麽都買新的,也擁有越來越多物品。不像過去的人存錢只買一樣,這樣東西就會變得很珍貴,能夠成爲傳給下一代的寶貝。但傳家寶最重要的價值,其實是它背後的故事,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我們想保留延續的。”
從傳家寶到文物
對于一些具有曆史意義的傳家寶,由個人或家族商議後決定捐贈,最終的歸處落腳一般在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和亞洲文明博物館網站都有捐贈詳情,須填寫表格,將物品拍照並經過專業檢驗鑒定後,才能確定是否可被接納作爲文物。
從策展收藏的角度,記者向亞洲文明博物館、土生文化館首席策展員溫俊玉了解傳家寶捐贈。溫俊玉說,每家博物館會根據自己的定位和敘事重點,選擇所收納的展品。例如亞洲文明博物館側重在探索亞洲藝術傳統,幫助訪客進一步了解新加坡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特性,通過陳列的文物和藝術品,講述新加坡作爲國際貿易中心的悠久曆史,三層展區也是圍繞統一主題敘事。
策展員溫俊玉:策展員的工作包括采訪捐贈者,了解記錄傳家寶的曆史和背後的故事。(受訪者提供)
他說:“博物館的存在是一種記錄,通過藏品展現曆史,傳家寶也有這樣的敘述功能。在接收捐贈時,我們主要考慮物品是否與我們的敘述角度相切合。”
傳家寶不同于其他展品的意義在于,它通常是在一個家族裏流通的紀念品、私人收藏或友人的饋贈,有助策展員從更個人化的角度,了解藏家的故事,是在別處無從知曉的。也有一些家族有收藏藝術品的習慣,是一般人很難接觸到的私人收藏。譬如林文慶的後人捐贈他和第二任太太殷碧霞的版畫,以及友人在1926年送的盒子。兩年前的展覽“水·墨·情——又逢香雪莊”,展出我國知名殷商收藏家陳之初的“香雪莊”百余件珍藏,也是由其後人捐贈。
林文慶後人向土生文化館捐贈林文慶與太太殷碧霞的肖像版畫。(土生文化館提供)
策展員的工作也包括采訪捐贈者,了解記錄傳家寶的曆史和背後的故事。“這個過程得來的信息是很碎片化的。”溫俊玉說,有些物品的故事後人也不是很了解,須要多方詢問親戚拼湊出一些線索。回訪的動作是一直持續的,有時隨著家人好奇開始去了解,挖出的故事會越來越多。但所有的信息不能全盤接受,須要謹慎查證,對照史料。當傳家寶作爲文物出現在博物館,一個物件承載了講述曆史的使命,從小家記憶到反映家國曆史中的一瞬,展于後人眼前,一代代延續下去。
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富裕,大家什麽都買新的,也擁有越來越多物品。不像過去的人存錢只買一樣,這樣東西就會變得很珍貴,能夠成爲傳給下一代的寶貝。——簡婉明
相關閱讀:
-
你抗疫疲勞了嗎?聽聽古人們如何“治未病”,增抵抗,防瘟疫
-
你有每天收聽音頻的習慣嗎?如何收聽才不會造成永久性內耳損傷?
文:李雅歌 攝影:龍國雄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4644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