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中,教育一直都是很難得一件事情,似乎現在要教育一個孩子需要花費的成本與心血相比較與過去的社會來說,是百倍的增加。
不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金錢上的成本,都是很耗費心神的事情,但是對于家長們來說,這僅僅是最開始的問題,因爲真正困難的是,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與正確的三觀,才是首要的任務。
但是 很多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就會發現,有的時候孩子在家裏的時候非常霸道,也比較自私,一旦不如他所願,就會大發脾氣,但是一旦出了家門,在外面的餓時候,性格就非常的溫順,特別好相處,好像在忽然之間變了一個人一樣。
小團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寶寶,所以讓小團子的媽媽非常的焦慮,但是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
比如說,在吃飯的時候,一旦出現小團子不喜歡吃的菜,就會大發脾氣,甚至是把菜弄得到處都是,以此來發泄自己的不滿。
但是在學校的時候,即使有小團子不喜歡吃的菜,也會乖乖吃完,沒有浪費。而且在學校裏,小團子一點都不像在家一樣活潑,不太喜歡說話,用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比較內向。
這麽表裏不一的小團子可是把老母親的心操的稀碎,不知道究竟是哪裏出現了問題。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小團子在家霸道的無法無天,經常發脾氣,但是出門在外又是一個乖乖寶寶。
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多半是父親的責任:
1、對孩子無限妥協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家長因爲對方是孩子從而對孩子的需求無條件懂得滿足,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非常自私,以自我爲中心。
孩子是有自己認知的,他很清楚在什麽樣的人那裏能獲得什麽樣的待遇,孩子在外面表現的非常的乖是因爲他摸不清楚其他人的脾氣,所以不敢輕易的試探。
但是在家就明白家中的每個人的底線在哪裏,要是第一次沒有及時糾正,那就會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底線試探,知道確認對他是無限寬容的,所以才敢肆無忌憚地發脾氣。
2、父親就是這樣的角色
如果孩子有這種行爲,很多都是因爲家長的責任,特別是爸爸的一些行爲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在一個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占只要地位的負責人,如果爸爸這個角色在很多時候總是非常懦弱,遇到矛盾的時候,不會正面處理,或者是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回到家的時候就把脾氣發泄在家人身上,慢慢孩子也會學習這種行爲習慣。
因爲在孩子的年齡階段,是模仿能力非常強的時候,家長的習慣或者是一些情緒,總能很精准的反映道孩子的身上,最明顯的就是爸爸是容易發脾氣的人,那麽孩子也是孩子也會模仿這種行爲,總是對自己親近的人發脾氣。
3、不會正確的處理關系
如果爸爸在處理事情或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不承擔責任,找很多借口開脫,這種逃避的處理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當他遇到一些困難或被欺負的時候,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
因爲在家得時候,總是被寵愛,但是到了外面的世界,碰到很多沒有面臨過的情況,所以在通常在外面很乖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很乖的時候這樣在很大的情況下就降低了存在感。
4、喪偶式育兒
這是現在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參與僅僅是扮演了一個父親的存在,但是並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
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母親親力親爲,父親心安理得做甩手掌櫃的不計其數,回到家中也是對孩子不理不睬。孩子長期缺乏父愛,心裏就會會缺乏安全感,對責任沒有具體的概念,就一直不會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外面遇到一些困難或被人欺負也不敢說話,因爲他從來都沒有被正確對待,所以也不會怎麽正確去對待別人。
回家後,只能把所有怨氣都發泄在家人身上,特別是一些比較親近的人,比如媽媽,因爲他清楚的知道不論怎樣這些人是不會離開自己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首先應該做到以身作則,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如果自己都做不好,總是推卸責任,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很難學到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
所以性格才會呈現出兩面性或多面性。父母要以身作則,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用正確的方法去關心孩子、教育他,特別是爸爸,不要缺失對孩子的教育。
正好最近看到了一套書,在這裏推薦給在育兒這條路上正在焦慮家長們,《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套書一共五本,從各個角度上講解了在不同的場景應該怎樣去正確的對待孩子。這套書從各個角度細致全面的幫助家長怎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書中不僅有完善的講解,還有很多真實案例幫助家長快速理解,用實例分析,講解道理與方法,再到最後給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平台。並且最根本的是從尊重孩子出發,結合孩子的特點一家個性,以兒童心理直面講解,爲有效教育做出了良好的基礎。
這套書章節明確,能根據自身情況直接找到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能有效的節省時間,這樣家長們的焦慮感就大大減輕。
而且現在這套書只要68塊錢,現在65塊錢都不夠帶著孩子吃一頓肯德基的價錢,就能更好的幫助家長穩定情緒,減輕焦慮,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家長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是非常值得的一套書!
而且,身爲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則,你在家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在家看電視玩遊戲,何樂而不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