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瞬息萬變,跌入谷底的股票,同樣可能回升,創造另一個增長神話。但我隱隱覺得,如今各個市場用戶流量趨向飽和,互聯網企業的高增長浪潮或將結束。
市場瞬息萬變,這句話貼切地形容了本地冬海集團(Sea Limited)和Grab的近況。曾經,這兩家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是股市的閃耀明星。如今,它們的市值卻大跌,成了陷入困境的難兄難弟。
一個多星期前,冬海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小冬發電郵給公司內部員工,直面公司市值暴跌的問題,並信心喊話。
他表示,明白一些員工對冬海市值大跌的疑慮,也深刻了解員工“或許感到沮喪、灰心,並擔心冬海的未來”。
在去年11月前的兩年多時間,冬海一直演繹增長神話,公司股價從約10美元,狂飙至372.70美元。
這使得公司成爲市值最大的新加坡公司,李小冬的身家也水漲船高,去年登上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的新加坡首富寶座。
可是自去年11月以來,冬海的負面消息接踵而來——第三季虧損擴大、主要股東騰訊減持、旗下遊戲Free Fire在印度遭禁等,讓冬海股價大跌。
本月,冬海發布業績,去年第四季虧損擴大到6億1760萬美元,集團股價應聲下挫,一度跌了77%至85美元,公司市值較高峰少了1500億美元。
Grab敲鍾儀式激動人心
無獨有偶,Grab過去幾個月在股市也遭重創。
它去年12月上市第一天就開高走低,從開市時大漲18%,到閉市時猛跌21%,一天內市值蒸發了170億美元。之後,Grab股價未有起色,一路下滑。
本月初,Grab發布首個季度業績顯示,公司去年第四季淨虧爲11億美元,同比虧損幾乎倍增。在宣布業績後,Grab的股價猛挫超過37%。目前,它的股價爲4.1美元,較上市時的開市價暴跌逾六成。
Grab股價大跌,令它現在也和冬海集團一樣,面臨潛在的集體訴訟風險,有一衆美國律師事務所敦促Grab公司的股東與他們聯系,要幫助損失慘重的投資者打官司。
我記得去年參加Grab上市舉行的敲鍾儀式,場面盛大且激動人心。Grab聯合創辦人兼總裁陳炳耀在敲鍾儀式時,跟約1500員工和合作夥伴回首Grab創業的艱難過程,一度哽咽。
Grab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以400億美元合並在美國上市。這是至今最大的SPAC交易。許多分析師認爲,這將爲東南亞企業,特別是科技公司的上市計劃,揭示新的路徑。
陳炳耀當時自信地說:“今天,我們讓東南亞區域發光發亮,讓本土科技公司爲區域6億6000萬人帶來新的可能性。”這番話如今聽來,別有一種感受。
燒錢增長策略隱憂不少
冬海和Grab股價“跌跌不休”,原因很多,包括疫情帶來的強勁順風已來到尾聲,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變化導致投資者情緒受挫,運營環境的監管和合規壓力增加,以及衆多新平台帶來的挑戰等。
但我認爲,除了外部環境問題,兩家公司還存在著依靠燒錢擴張的內部問題。
以冬海爲例,它去年第四季營收同比大增105.7%,是超出市場預期的。可是它的淨虧卻同比擴大近20%。
營收大漲、淨虧卻擴大,這顯然是營銷等運營成本增加所致。其中,補貼用戶的電商業務Shopee是虧損的主要“元凶”,第四季淨虧增加一倍至9億4100萬美元。
“燒錢換增長”是許多科技公司的一貫策略,像Shopee能在成交金額(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簡稱GMV)力壓Lazada,制霸東南亞,很大程度就是靠“燒錢”換來的流量。
這種燒錢增長策略,固然能讓公司快速增長,可是它背後隱憂不少。特別是當市場環境轉劣時,資本市場對虧損的容忍度逐漸降低,不願再爲燒錢擴張策略買單,公司可能就會面對踩踏式抛售。
去年9月,冬海宣布出售股票和債券籌資63億美元,用來支持全球擴張和收購後,股價一度大跌,暗示著資本市場開始質疑這種“燒錢越多,增長越快”的故事。
燒錢增長策略也容易演變成一場資本力量大戰。如今,新加坡所處的東南亞市場,是大型科技公司發力拓展的重點,競爭越來越激烈。
像Grab要發展成東南亞超級App,進軍私召車、外賣、配送和支付等多項業務,多線作戰引來GoTo(Gojek和Tokopedia合並企業)、Foodpanda、Line Man(日本Line旗下公司)甚至是冬海的SeaMoney的強有力挑戰。
藍海變紅海
東南亞本來是一片藍海,現在的情況更像是紅海。各個大型科技企業手持充裕資本,互相競爭搶奪市場,企圖燒出一條血路。
冬海和Grab的困境或許是暫時的。
兩家公司已表示會繼續高歌猛進,並預測部分業務下來會實現盈利。
它們的增長故事依然能打動投資者,過去幾天,兩家公司都隨美國股市大起而強勁反彈,短短一周內,冬海和Grab股價分別起了37%和31%。市場瞬息萬變,跌入谷底的股票,同樣可能回升,創造另一個增長神話。
我不知道,這場熾熱的燒錢大戰在煙消雲散後, 最終會留下什麽?燒錢補貼?壟斷市場?催化新營運模式……
但我隱隱覺得,如今各個市場用戶流量趨向飽和,互聯網企業的高增長浪潮或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