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觀察,下午1時左右,小販中心幾乎都坐滿上班族,在附近上班的許良妹(49歲,秘書)平時都會和同事一起到小販中心用餐。“用餐者比之前多了不少,因爲一些座位還是封起來,所以我們剛才等10分鍾左右才有位。”
zaobao.sg就口罩條例放寬展開網絡調查,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還是會在戶外戴口罩,近三成的受訪者則表示,會在周圍沒人的時候脫下口罩。只有約7%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戶外戴口罩。
另一方面,小販中心和巴刹的圍網都已拆除,在麥士威小販中心營業10多年的宏香雞飯攤主石美雲(53歲)表示,比起防疫安全管理措施放寬前,昨天生意增加約兩成。“可能是因爲沒有了圍網,食客進出更方便,加上比較多人回公司上班,所以午餐時段有更多顧客。”
卓美歡(62歲,咖啡店店員)昨早就戴著口罩,在後港巴士轉換站等巴士。她說,無論是在戶外或室內,都會繼續戴口罩。“雖然很多人都已經打疫苗了,但疫情還存在。我還是會覺得有些不安全。戴口罩讓我能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財政部長黃循財及衛生部長王乙康,都通過社交媒體呼籲人們繼續履行社會責任,也不可掉以輕心。
碧山居民謝亞珠(80歲,退休人士)昨早一如往常,從住家步行到附近的鄰裏中心買早餐。“像我一樣的老人家,走幾步路就喘了,現在戶外可以不戴口罩,我覺得舒服多了。”
我國昨天正式進入抗疫新階段,人們在戶外可不戴口罩,但多數新加坡人出門時仍然保持這兩年來培養的防疫習慣,選擇繼續戴口罩。隨著堂食人數限制放寬,食肆允許最多10名完成疫苗接種者同桌用餐,不少餐飲場所的客流量都有所增加。
謝亞珠雖然不識字,但對于哪些地方可以不戴口罩,哪些地方得戴口罩都非常清楚。今年確診冠病、現已康複的她也說,如果戶外場所很多人,她還是會戴上口罩,以免再次感染冠病。
鄭智謙說:“我其實也不覺得奇怪,因爲新加坡人比較‘怕死’,多數應該會先觀察情況後,再決定是否戴口罩。”
據《聯合早報》觀察,雖然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屬于戶外場所,但是在後港及碧山的巴士轉換站,民衆依然戴著口罩。
昨早踏出家門後,鄭智謙(25歲,學生)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少數選擇在戶外脫下口罩的新加坡人。“雖然並沒有很多人注視著我,但我下意識覺得自己好像在做什麽犯法的事情。”
王瑞傑說,昨天放寬的防疫措施,是我國自疫情暴發以來,最爲重要的一次。“很高興看到大家並沒有忘記保持謹慎!許多人即使是在戶外還仍然戴著口罩。不過,能看到更大組的聚會和更正常的生活,也是一件好事。”
巴士車長吳東來(67歲)說,因爲工作關系,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乘客,口罩是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重要防範措施。
截至昨天傍晚6時,共有781人參與這項調查。在一些允許不戴口罩的戶外場所當中,約8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巴士站及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脫下口罩,73%的受訪者則表示,不會在組屋商店外的走道脫下口罩。不過,有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在公園、操場和自然步道等開放空間脫下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