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poh”一詞來源于閩南方言,意爲“多管閑事的人”。通常帶有貶義,在口語中用來形容八卦愛管閑事的人,但剛從 SMU MiM 項目畢業的 Ben Ho 毫不介意地將其作爲綽號。他認爲自己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適合這個形容詞,同時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爲什麽他會從一名公務員變成一名記者。
選擇 MiM 項目 促進跨越式職業轉變
“選擇就讀研究生項目,是爲了可以讓我更好適應新的工作。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沒有跟上發展步伐的人只會被淘汰。” Ben 說到,目前他是跨國新聞頻道 CNA 的記者。從一級榮譽學位畢業到投身公務員,再到新加坡最大的廣播集團 Mediacorp 的記者,Ben Ho 的職業生涯如發電機般一路前進。對他來說自我提升之旅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事實上,在擔任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高級副主任的這段期間,Ben 積累了各種寶貴經驗,比如曾參與世界貿易組織及聯合國的海外談判。但是盡管如此,他還是毅然地辭去了公務員職務。
“我想在被“鐵飯碗”套牢之前離開這裏,去學習一些新的東西。因爲作爲公務員的選擇實在是太少了,只能一輩子待在這裏。” Ben 坦率地回憶道,他在政府部門工作了五年。“作爲一名天生渴望刺激的 kaypoh,我很喜歡在這家全國性的媒體平台工作。在這裏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新的新聞、新的行動、新的光、新的聲音、新的畫面、新的人,在大家的努力,一個個新的作品誕生播出,非常有成就感。”
Ben 之所以參加 MiM 項目的原因在于,他認爲堅實的商業、金融和管理知識基礎將對他在 CNA 工作有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課程專爲無商業經驗的人士設計,幫助他們掌握商業世界的內部運作,課程重點關注商業管理的最新趨勢。
“在我的工作中,幾乎每天都與不同行業的分析師、顧問、首席執行官、高管和初創企業創始人交談——從中小企業到大型科技公司。如果我什麽都不懂,怎麽能提出相關問題或寫出好故事呢?還有什麽比在 SMU 更好的學習管理方法呢?” Ben 分享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Ben 通過運用自己對商業基本原理的理解——從定價策略類型到牛鞭效應或寬松的貨幣政策,在與股東們的深入對話中建立了更好的共鳴,反之也幫助他鞏固加強了知識基礎。
混合式課程教學 多元化學習環境
幸運的是 Ben 通過 MiM 項目在工作與學業之間找到平衡。該項目爲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爲期18個月。因此他可以繼續在 CNA 全職工作(包括管理超過20人記者團隊),同時以自己的節奏跟上課程步伐。
除了培養出適應商業世界變化的技能外,Ben 還學會了其他基本技能,包括使用數字工具。早在疫情前,MiM 項目就采用了混合學習模式,將在線學習體驗與校園師生互動相結合。所以 Ben 率先掌握了 Zoom 和 Teams 等數字平台的使用技能。
盡管是混合式教學方法,但人情味從未消失。Ben 回憶起自己的本科時代,學生們每天匆匆忙忙趕到教室,但是一下課腦子裏的知識好像也隨之消失了。
TVRFeExqWTFMalU0TGpJd01BPT0=
“只要你想要聯系,SMU 就在那裏,你的教授也在那裏。事實上,也正是因爲我們並不總是線下見面,這反而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交流的時間。現在我有很多 MiM 群聊,一開始都是因爲小組作業而建立的,但後來逐漸演變成最新八卦、對工作的吐槽、趣事和搞怪美食推薦。” Ben 分享道。
MiM 項目的同學們來自中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等國家,大家有著不同的視角和經曆。每個學生的專業和文化背景也很多樣化,例如 Ben 的小組成員就有運營工程師、海上工作者、教育中心老板、銀行關系經理,甚至還有室內設計師,他把自己和同學稱爲“形形色色的船員”,與他的本科經曆相比,他們帶來了更多無價的寶貴經驗。
這些友誼承受住了課程帶來的壓力,促進了同伴之間的親密關系。有時學生們會熬夜,一邊寫團隊文檔,一邊在 Zoom 上聊天,最後一起完成小組作業;或者,會在網上參加小組學習,在疲憊不堪、准備放棄的時候互相給對方打氣加油。
Ben 補充說:“如果說學習過程很容易,那一定不是實話。但是正是因爲和才華橫溢、上進心強的同學們一起學習新事物,讓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無論多難都能堅持下去。”
如果你對新加坡管理大學 MiM 項目感興趣,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
注:本文原文轉載于李光前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