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商敲牆打通主人房和廁所時,赫然發現鋼骨水泥牆內塞滿類似泡沫塑料的材料,還以爲是早年的建商偷工減料。建屋發展局澄清,這些白色物體是聚乙烯泡沫塑料,具有隔音、隔熱效果,不影響建築結構。
從事裝修行業六年有余的李沛鴻(34歲)受訪時表示,自己從業以來長期負責敲牆的工作,這是他首次看到這樣的情況,有點不明所以,才決定拍下視頻。
他負責裝修的是一個三房式單位,屋內的兩間廁所並不附設在主人房裏,不過其中一間與主人房一牆之隔,因此屋主決定將這面牆敲掉,打通主人房與廁所,方便家人的生活。
這類預制牆體屬于非結構性牆,只使用在屋齡較老的組屋內,聚乙烯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隔熱和隔音性能,且不會影響建築結構的安全。目前這類牆體在國外不少建築中仍有使用,但已不再用于本地組屋。建屋局多年來致力于利用創新理念及新科技不斷提高房屋品質,因此在一些較新的組屋,這種牆體已由幹牆或是輕質混凝土牆替代。後兩種牆體結構中也含有隔音材料,可以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減少隔牆的噪音幹擾。
這起事件發生在本周三(13日)上午11時許,一名裝修商在烏美1道第338座組屋的一個三房式單位敲掉一面牆體時,發現鋼骨水泥牆內塞滿疑似泡沫塑料(styrofoam),大吃一驚,將這一幕拍下放上網,引發不少網民熱議。
裝修商敲牆打通主人房和廁所時,發現鋼骨水泥牆內塞滿類似泡沫塑料的材料,還以爲是早年的建商偷工減料。建屋發展局澄清,這些白色物體是聚乙烯泡沫塑料,具有隔音、隔熱效果,不影響建築結構。
李沛鴻說,當時他敲開牆體時,發現牆體洋灰中摻雜了一些泡沫塑料結構,泡沫塑料置于牆體中間,由鋼筋焊接網包著,外面才是洋灰。這樣的特別建築結構讓他的敲牆工作變得異常困難,原本只需花半個小時拆除的牆體,他足足花上四小時。他當下十分納悶,這面牆結構複雜,一看就是預制的牆體,可是中間卻填充了泡沫塑料,不知道是否會影響建築結構。
針對此事,建屋局答複《聯合早報》問詢時說,已接到通報,了解近日有關牆體間夾雜泡沫塑料的視頻在網上流傳。不過,視頻中出現的“泡沫塑料”是聚乙烯泡沫塑料(polyethylene foam),是獲准在建築過程中使用的建材。聚乙烯泡沫塑料夾在由鋼筋焊接網(wire mesh)加固的水泥層中間,形成預制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