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埔”多美歌有一座如西方城堡的建築物,是20世紀本地商人張扶來的府第,也是當時出名的“糖果屋”……
張扶來府第原址于今日國泰大廈。(國家檔案館照片)
在網絡可以看到我國著名壁畫藝術家葉耀宗,用畫筆重塑新加坡殖民時代的烏節路。他用跨時代的手法,把百多年來多美歌附近的街景重現在我們眼前。這漂亮的圖畫的前景是一群印度勞工在還沒被鋪蓋擴建成史丹福水道的河邊洗和衣服,畫出多美歌的命名的來源:Dhoby Ghaut,印地語:“河邊階梯洗衣人”。
本地藝術家葉耀忠的多美歌畫作。(互聯網)
多美歌過去也俗稱“三角埔”。在葉耀忠的圖畫右邊正東北方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如西方城堡的建築物,在當時應該很特別和顯眼,對這特出的建築物不禁引起好奇心,終于在國家檔案館資料的索引和各方地圖和圖片的對照下得到了答案,原來是20世紀本地商人張扶來(Teo Hoo Lye)的府第,也是當時出名的“糖果屋”。
摩爾登尼糖果甜點店
如果把圖片放大,可以看到建築物正門的招牌:路易斯·摩爾登尼糖果甜點店(Confectionery Louis Molteni Confiserie),所以算是名副其實的“糖果屋”。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國力突飛猛進,人民的經濟水平提高,對于住宅也越發追求典雅精美,加上豐富資源和多樣化的材料,形成新的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建築的特點是有高而尖的塔式屋頂,窗口突出于外牆,多用方形或圓形的立柱,屋外還有欄杆圍繞著的走廊和陽台等,使整座建築物散發出精雕細琢的氣息,這些特征都可以在“糖果屋”看到。
摩爾登尼糖果甜點店是著名地標,它每天從早上7時營業到午夜12時,除了專賣西式糖果和糕點的門市,也設有堂食。店裏售賣瓶裝鮮奶、冷飲,也是著名的冰淇淋店。堂食還分設女士專用區,是當時名流喜歡交際約會和商談的地方。店裏應該也有賣酒精飲料,因爲當時的報章報道過幾次醉漢在店裏鬧事被控上法庭的新聞。報章上除了一些有關老板摩爾登尼捐錢的消息外,沒有其他記錄,只知道他的獨生女在1917年結婚後移居巴達維亞(雅加達)。從他女兒收到好多來自萊佛士女校教職員的賀禮推測,他的女兒可能也在該校任職。“糖果屋”當然不是店主的産業,他是向當時的富商張扶來租用的。
張扶來出租部分宅居
張扶來是福建同安人士,出生貧窮,生意頭腦敏捷,他的一生很勵志。據《新加坡華人百年史》記載,1871年張扶來18歲時,離家到新加坡當苦力謀生。爲人勤奮刻苦節儉的他,不久存足錢在梧槽路開了一家名爲“順美”的小雜貨店。25歲他開拓市場,到廖內群島進行椰幹、碩莪米(西谷米)等土産貿易和經營貨倉工廠;從而他也發展蒸汽船事業。張扶來開源節流,開設過米粉磨坊,也是四通銀行創辦人兼首屆董事,他也涉足房地産業和教育事業。張扶來爲人低調,他是同安會館的創館委員之一,也是中華商務總會創會董事等,“糖果屋”就是他的宅居。
有生意頭腦的張扶來,把住宅前面部分出租給西式糖果甜點店,算是當時少見甚至創新之舉。
滄桑“糖果屋”
“糖果屋”本是張扶來的住宅,在1910年左右開始建造,前後花三年多建成。張扶來把底層出租給摩爾登尼爲西式糖果甜點店,租約滿後又輾轉租給其他公司。1925年轉租給皇家英國學校(Royal English School),1929年後收回租約並成立張扶來學院,與一名天主教神父經營教育事業。公立南洋女子學校在1917年也在多美歌附近成立後,到了1928年學校擴充時,校長劉蕙霞向張扶來租用住宅樓下爲課室,樓上爲老師和學生宿舍,于是“糖果屋”轉型爲教育用途。期間他也曾把住宅租給遠東影業公司(Far Eastern Film Service Limited),在明信片裏還看到影業公司的招牌。
張扶來殡葬場面。(馬來論壇報照片)
1933年11月,在張扶來的正室去世大約一周後,他也與世長辭,享年80歲。根據當時報章報道,他的送殡隊伍最長,從上午11時開始,沿著大路步行,一直到下午4時才遊行到武吉布朗墳山,他和妻室都在那兒安息。
張扶來去世後,事業很快解體,陸佑家族在1934年買下他在多美歌的産業,陸佑的兒子——電影企業家陸運濤在1937年把原地重新發展爲國泰大廈。
原址建國泰戲院
國泰戲院于1939年在“糖果屋”原址開幕,是首家有冷氣設備的豪華電影院。戲院後面的16層高的國泰(Cathay)酒店和餐館在1941年完成,是當時新加坡最高的大廈。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它成爲馬來亞廣播公司播音室和英國戰事經濟部及空軍辦公室。新加坡淪陷後則成爲日軍勞軍戲院和宣傳總部。
戰後戲院酒店繼續營業,1970年酒店結束營業成爲國泰機構辦公室。國泰大廈在2003年被列爲受保留建築物,經過重建和發展後,大廈的“裝飾藝術”(Art Deco)的正和側面被保留,其他部分則變成全新的建築物。
張扶來的豪宅“糖果屋”可以算是一座別致和漂亮的建築物,如果它能經得起歲月、曆史和經濟的洗禮,今天可能會成爲被保留的曆史建築物。我國城市的曆史不算太短,可惜發展太快,很多新建築物背後都會有一些有趣的曆史故事,就看我們對它們的好奇心有多大。
相關閱讀:
-
新加坡東部德福工業區走入曆史 在老字號食品廠家消失前 細細品味它們的故事……
-
把大麻糖果“偷龍轉鳳”當化妝品寄到新加坡,24歲女穿幫被捕
文:皓琦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4852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