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公元260年,洛陽宮殿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國皇帝,曹髦憤怒的在宮殿上走來走去。“朕要親自去討伐司馬昭!”
“陛下萬萬不可,當今朝上朝下,所有的權利和武裝力量都集中在司馬昭的手裏,我們力量薄弱,當厚積薄發,以圖長久。”殿下,不惑之年的王經舉起奏疏,有力的陳述到。
“等待?朕年滿二十,等得起,但是朝中的大臣們哪一個等得起?等到滿朝上下都成爲司馬昭爪牙的時候,一切都晚了,朕意已決,既然出兵,就抱著必死的決心,何況又不一定會死!”
曹髦說完就憤然走下宮殿。
被秘密召集的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雖然司馬昭和曹髦的矛盾早已是水火不容,但是真正到了撕破臉的時候,大家還是有些不知所措。
“彥緯(王經),我要去給大將軍(司馬昭)報信,你要不要一起來?” 王沈偷偷湊到王經耳邊說到。“皇上一定不是大將軍的對手,到時候他絕對會追究我們這些近臣的罪過,只有這樣才能保全你我一家老小。”
“處道(王沈),我看錯你了,虧得聖上還把你當做他的老師,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我怎麽可能做出這種舉動呢?”
“隨便你吧。”
王沈見王經如此頑固,暗自歎息,出了宮殿後,迅速抄了小道,向司馬昭報告了這件事情。
其二
故事的結果不用說了,曹髦被司馬昭派出去的賈充帶著軍隊殺死,沒有報信的王經被誅滅三族,帶著自己的年邁老母上了刑場,而通風報信的王沈,則獲得了相應的加官進爵。
故事到了這裏,完美謝幕。司馬昭也因爲毫不猶豫的幹掉了皇帝,成功C位出道(要知道當時的皇帝可謂是君權天授,上天代表,不容質疑,號令四方的存在)。在三國的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是現在的我們,當時的百姓也都知道,司馬昭篡權奪位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所有就有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這個成語,因爲他想要篡權奪位,但是皇帝不是傻子,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被搶走,必然會竭力反對,二人之間激烈而又尖銳的矛盾無法緩解,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沖突,而沖突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件,就會傳入民間,就會路人皆知。
那麽問題來了,司馬昭爲什麽想要篡權多位?他是吃飽了沒事兒幹嗎?
歸根到底的理由其實也只有一句:
騎上權力虎背的人,想要下來,就只有被撕碎的份兒。
其三
事情得回到11年前,司馬昭的老爹,司馬懿,和曹家皇族曹爽的鬥爭。
當時奄奄一息的魏明帝曹叡指定曹爽和司馬懿爲托孤大臣,輔佐只有幾歲的小孩兒皇帝,曹爽借著皇族的力量,兩三下就架空了司馬懿,將司馬家束之高閣,司馬懿不是以德報怨的聖人,他必須要爲家族和自己的發展著想,總不能守著個虛銜一輩子無欲無求吧?就找機會,一道咔嚓了曹爽,把權利從曹爽手裏狠狠地搶了回來。
嗯,權利到手了,自己有官兒做了,家族的發展也得到了保障,等等?接下來幹啥?
人總是一步接著一步的走的,走到了這一步,就會考慮下一步的事情。曹操一開始的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上一個打外族的將軍,朱元璋一開始的最大的夢想可能就只是讓全家人吃飽飯,死了有地方埋。可是吃飽飯,當上將軍以後,其他的想法就有了。
同樣的道理,司馬懿也是一樣。
皇帝只是一個小屁孩兒,權利落到自己手上。司馬懿在走到這一步時候終于開始思考以後的事情。此時的他已經意識到,自己騎上了權利的虎背。
這種情況,不就和當年的曹操一樣嗎?
當年的曹操迎奉天子,天子年幼,權利全都落到了自己的手上。
把權利還回去?
隨時都有一大堆政敵等著撕碎自己。
看樣自己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司馬懿不是傻子,在騎上虎背後自己有兩個選擇:
握緊手中的權利篡位,或者交出權利全家被殺。
必須得選前一個啊。既然自己以前的老板曹操給自己做了示範,自己也有樣學樣吧!
于是司馬家踏上了這條道路。司馬懿死了司馬師接班,司馬師死了司馬昭接班,總之不能從老虎的脊背上下去。
其四
但是就如同漢獻帝忍不了曹操奪走自己手上的權利一樣,朝中的皇族也不會甘心被司馬家奪走權利。
一連串的鬥爭就展開了,不過權利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寶劍,手無寸鐵的人想要從握劍人的手中奪劍,只要持劍人不傻(曆史上還真有不少傻子),結局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大臣不滿,殺大臣,皇帝不滿,罷皇帝,大臣投靠,賞大臣,皇帝造反,殺皇帝。當時的人不傻,政府雖然刻意想掩飾些什麽,不過皇帝都殺了,也是紙包不住火。
而且這還涉及到一個很荒謬的問題,因爲曹髦皇帝想殺司馬昭,司馬昭殺了皇帝,反過來當惡人先告狀,汙蔑皇帝造反(皇帝造誰的反?),把皇帝貶成庶人(這在門第觀念十分嚴重的三國裏是很重的處罰,庶人和士族的階級差別待遇是很大的,更何況皇帝),但是當時的皇帝都是有年號的,比如崇祯三年之類的,皇帝被廢了,也就代表這幾年魏國不存在皇帝,沒有年號,百姓以前用的年號現在都成了政治忌諱。不得再提。
這下真厲害了,平常找人吹牛的時候,都不能說甘露元年,我狠狠發了一筆大財,我真牛逼。因爲甘露是曹髦的年號,提到是要殺頭的。
路人再不知,只能說明路人的智商有問題。
從這個事件出發,人們似乎只看到了司馬昭的殘忍,和篡位野心,但是這背後可能也是一種不得不爲的無奈,司馬昭本來不是如此殺伐果斷,冷面無情之人,在掌權之前,他只是一個有些膽小,想爲百姓做點好事兒,想替大哥分擔一些責任的小男人。
掌權之後,代表了一條路走到黑的司馬家,他什麽都敢做,大臣敢反對,一窩一窩的屠殺,大臣來投靠,一窩一窩的加官進爵,代表士人的嵇康反抗,直接收監過來殺了,代表士人的阮籍,山濤表達恭順,直接拉過來加官進爵。他什麽都不在乎,以極爲強硬的手段建立了一個集權中央政府的模型。將大量的士兵投入到伐蜀的戰場上,只爲了取得不世戰功,洗刷殺害皇帝的汙名,成就他司馬家的帝業。
他可能並不想這樣,但是反對他的人也不是輕于之輩,一旦有所遲疑,自己被扳倒的話,司馬家就會完蛋。他可能僅僅只是想要保護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極爲狠厲的走上了篡位這條不歸路。
真可悲啊。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司馬昭之心吧。
這個世界上沒有非黑即白的東西。面對權臣的是高處不勝寒,面對皇帝的是江山從手中溜走的淒涼。立場不同,談不了對錯,唯有無盡沖突和流血與犧牲。
同樣的套路,曹操也做過一遍,血流成河自然是不在話下,現在司馬家也對著曹操的後代做著同樣的事情。在不久的將來,又有同樣的權臣會對司馬家的後代做同樣的事情。
其四
看得更開一點,無非是權利之毒,權利面前,三綱五常都是微不足道的笑話。
兄弟情分?狗屁不如,司馬昭取得了權利,司馬炎繼承了司馬昭的位置,死後司馬家的人看太子弱智年幼(之所以立了個弱智當太子可能還是爲了堤防自己的親弟弟司馬攸奪權),爲了奪那顯赫的位子,殺掉頭破血流,史載八王之亂,
父子之間?小心點吧!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亨平叛即位後,直接將自己的老爹關到了政治監獄。判了一個終生監禁,乾老爺也是看到這兩個人下場才一直把權利緊緊的攥在手上,乃至于快80多了當了太上皇都不肯放手給自己的兒子。
君臣忠義?別講笑話,司馬懿和曹操就是最好的例子。曾經設壇拜帥,有福同享的陸遜和孫權,孫權也因爲陸遜染指了太子之爭而直接將陸遜打入冷宮。
因權力而死的人,終歸還是死在了自己的欲望手上,但是自己沒有欲望,別人也會有,自己潔身自好,別人未必會。誰也別指責誰,伴隨而來的戰亂,人民的屍骸遍野,易子相食,都是不必要或者說是必要的。
這個看似無解的結,隨著人類的發展,說不定真的有打開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