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爲此也同設在校園的教育部幼兒園協作,從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采訪當天,教育部幼兒園學生把家裏帶來的可循環垃圾分門別類,丟進相應的回收箱。教師把材料收集起來,在美術課等場合再循環使用,借此讓學生見識環保的意義。
截至今年3月,33所學校已裝置太陽能板,到了2025年,預計75%學校會完成太陽能板的裝置工作。
硬體設施以外,在校園打造綠色文化同樣重要。本期《生生不息》介紹一所小學如何向學生推廣親生態文化;大專學府又是如何發揮科研能力,爲永續發展獻力。
食堂的部分廚余被蚯蚓堆肥箱處理成肥料後,成了學校天台花園植物的養分;學生有機會在天台花園和圖書館的氣耕台種植蔬菜,把收成送給校工,或賣給教職員爲學校資金籌款,幫助有需要的學生……不論是園藝或升級再造活動,大衆小學通過各方式讓學生身體力行,培養學生對永續環境的意識。
除了蔬菜,花園也曾種植木瓜、南瓜等果樹,依季節而定。部分收成會送給食堂攤販等,有的售賣給職員,銷售所得用來幫助有需要的學生。配合小六會考後的活動,學校安排畢業班學生到花園勞動,把收獲的蔬菜送給清潔工人和保安人員,感謝他們的付出。
梁偉明透露,與2018年相比,學校今年首三季的用電和用水量少了一兩成。學校將加入SolarNova計劃,最遲明年裝置太陽能板,進一步減少碳排放。
“我們希望,學生在六年裏認識可持續發展的不同課題與挑戰,並采取行動,同時向身邊的人宣導保護環境。”
采訪當天,園地的植物已長出辣椒、酸柑等果實。童軍正在准備種植下一批蔬菜,有的幫忙松土,有的清理雜草。學生梁天俊(11歲,五年級)說:“我剛開始覺得有點髒,但想到蔬果收成時,自己有份參與,就感到自豪。”
大衆小學自2019年把可持續環境定爲學校的應用學習項目,旨在培養學生爲“綠色大使”(Green Makers)。大衆小學科學部主任梁偉明受訪時說,可持續環境應用學習項目分六個主題,針對不同年級,分別是動物保育、保護水源、植物、零廢棄、節省能源以及氣候變化。
教育部的目標是到了2030年,讓所有學校減少三分之二的淨碳排放,同時讓至少20%學校成爲碳中和建築。
天台花園目前由童軍打理,他們每周一次進行園藝活動,平時也有教職員和家長照顧園地。大衆小學的天台花園去年還獲頒“錦簇社區”(Community in Bloom)金獎,以及傑出學校社區花園獎。
校方也致力于貫徹環保和節能信息。以農曆新年慶祝活動爲例,學生利用可循環材料制作裝飾。此外,學生也有機會參加各挑戰賽,利用編碼等技能設計節能産品與方案的原型。去年,一組學生在勝科集團(Sembcorp)舉辦的比賽,以垃圾處理爲主題設計紙牌遊戲,獲頒獎項。
不論是氣耕技術或天台花園,校園的綠色設施也成了學生活學活用的教材。同樣的,可持續環境知識也融入不同科目和活動。
爲了提高學生對我國“30·30願景”,以及加強食品保障的認識,大衆小學去年在圖書館增添氣耕(aeroponics)系統,讓參與推廣環保和保護環境的GreenTech學會的學生種植蔬菜;學生之前也曾嘗試水耕種植。
大衆小學校長葉秀玲說,由學生設計解決方案來應對環境問題,這可以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保護環境不分年齡,我們常告訴學生:你們也能發揮影響力。其實,孩子有宣導綠色信息的動力,更能啓發身邊的人。”
教育部去年推出生態永續計劃(Eco Stewardship Programme),從“課程、校園、文化及社區”這四方面,向學生傳達親生態知識。
四所學校——伊萊雅園小學、彌陀學校、立才中學和淡濱尼中學率先試行計劃。
參加GreenTech學會的吳職旭(10歲,四年級)今年首次體驗氣耕種植,學習如何把處理好的生菜種子移植到氣耕台,每周觀察蔬菜的生長。生菜成熟後,學生可以把自己辛勞的果實帶回家。吳職旭告訴記者,他用生菜做沙拉與家人分享。“自己動手獲得的食材,我更加珍惜,體會不浪費食物的重要。”
梁偉明舉例說,在數學課教圖表時,教師以學校的水電量爲題材。在“地球日挑戰”活動中,各班級以圖表呈現收集的可循環物重量,各班的“生態代表”(Eco Champions)利用可循環材料制作回收箱,鼓勵同學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