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
周文龍
作爲凱德集團的創始總裁,廖文良是許多人心目中的“Mr CapitaLand”,他本人也對凱德的成就感到驕傲。
然而,對廖文良來說,凱德僅是他生命中的一個篇章。如今他已向前看,准備打造跟“大兒子”一樣成功,甚至更成功的孩子。
說到廖文良,大家總不其然地想到凱德集團(CapitaLand)。
作爲凱德集團的創始總裁,廖文良是許多人心目中的“Mr CapitaLand”(凱德先生),率領凱德進軍中國市場,並把它從一家本地化企業,發展成亞洲房地産巨頭。他在2012年底卸下集團總裁一職時,凱德資産管理規模達638億元。
然而,對廖文良來說,凱德僅是他生命的一個篇章。
他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說:“沒錯,我可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Mr CapitaLand。我也爲自己在凱德所做出的貢獻感到驕傲。但我們不應棧戀過去,沉溺于過去的光輝史中。事實上,我已經向前看,准備打造下一個凱德。”
廖文良在1996年加入百騰置地(Pidemco Land)擔任公司總裁。2000年,百騰置地和發展置地(DBS Land)合並成爲嘉德置地(即凱德集團前身),廖文良出任嘉德置地總裁。
在之後的10多年,他推動集團迅速擴展,特別是中國市場業務。
如今,凱德業務遍布全球,包括在中國各大城市發展的超過100個項目。
廖文良也打造了凱德的優秀企業文化,凱德的信條“Building people to build for people”(建宇樹人)就是廖文良的妙手之作。
約四年前,廖文良把凱德這一龐大商業帝國的帥印交給現任凱德集團總裁林明彥。卸下總裁職務的他,卻沒有閑著,轉而開拓另外兩片疆土——盛裕集團(Surbana Jurong)和樟宜機場集團。
在這次訪問中,他的頭銜就是盛裕控股集團和樟宜機場集團主席。
盛裕是去年中由淡馬錫旗下的盛邦國際咨詢公司和裕廊集團旗下的裕廊國際合並而成。在過去一年,盛裕迅速擴張,總年營收從3.5億元左右,激漲至11億元。
樟宜機場集團則是在2009年成立,除了管理樟宜機場和實裏達機場,它也通過旗下公司投資和管理多個外國機場。根據集團去年年報,集團全年營收爲22億元。
至于凱德集團,它去年營業額爲47億6190萬元。
廖文良形容說,凱德猶如他盡心栽培的大兒子,他很高興凱德今天取得驕人成就。“但如果我還有多兩個跟‘大兒子’一樣成功,甚至更成功的孩子,那我豈不是加倍高興?”
人生七十古來稀,不過現年70歲的廖文良,身體仍相當健壯。
每天天未破曉,他已經在跑步機上進行例常的五六公裏晨跑鍛煉。他每天早上進辦公室前也翻閱五份報紙,包括兩份本地報紙和三份外國報紙,確保自己掌握最新世界動態。
他每周寫一封“星期天電郵”,通過這些有時候得花上四五小時的“閑暇電郵”,與員工分享他的集團策略、願景和核心價值觀等。這些電郵都結集成書《建宇樹人——主席周日隨想錄》(Building People: Sunday Emails From a Chairman)。
該書至今出版了第四冊,剛在本月推出,主要收錄了廖文良離開凱德後寫的電郵。
人生一大憾事是強迫父親退休
采訪當天,廖文良身穿藍色襯衫和深藍西裝,顯得輕松自在。他在訪談時說到激情處更是熱情奔放,豪氣猶如壯年。
廖文良坦言,他沒想到卸下凱德總裁職務後,竟然比以前更忙。不過,熱愛工作的他享受忙碌的生活,絲毫沒有退休的念頭。
就像兵士戰死沙場一樣,廖文良認爲,身爲商人,他不會退休,只會死在商場上。
他豪氣地說:“我的字典裏沒有退休這兩個字。只要我身體狀況允許,我就會繼續工作。”
他接著指出,許多著名華商如李嘉誠和郭鶴年,盡管年事已高,還是繼續打理公司業務,帶領商業王國步步向前。
“我上個星期剛和郭鶴年碰面,他今年已93歲了,但身體狀況還是相當好,走起路來步履穩健,講話思路也很敏捷,一點也不像93歲的人。”
廖文良受郭鶴年等華商“活到老,做到老”的積極生活態度鼓舞,希望自己能學習他們這種樂觀進取的精神。
他說:“我現在70歲,如果我能有郭鶴年般的歲數,意味著我至少還有23年可繼續工作。”
說到這裏,他忽然頗有感觸地提到了他父親,表示自己生命的一大憾事,就是強迫自己的父親退休。
廖文良的父親是一名船廠機工,當父親達到退休年齡時雖然身體健壯,但廖文良不想父親繼續辛苦工作,在屢次勸說父親退休不果後,他找了父親上司請他強迫父親退休。
提起這事,廖文良流露一絲懊悔地說:“父親退休的第一年,他適應得不錯,身體也很好。但幾年下來,終日無所事事的他開始變得萎靡,健康狀況也慢慢惡化……後來,他就這樣逝世了。”
父親的離世給了廖文良很大的啓發,讓他了解到人生何其長,生命何其短,自己雖不言休,但得找出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人生的目標。
廖文良說:“我現在不缺錢,也不需要這些名利、榮耀和權力。我更無需證明自己的能力或取得更多物質上的成功。在我現在這個人生階段,我更在乎的是把我的人生心得傳授下去,在後輩和下一代身上播下種子,讓他們能創出一番成就。”
除了擔任盛裕和樟宜機場集團的主席,廖文良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和工程學院的教務長講座教授及實踐教授,在兩所學院中無償執教。
培養企業人才,毫無疑問是一份長期工作,急不來。廖文良深谙這點,所以他的教學側重于形塑年輕人的人格,培養他們的核心價值觀。
談到新一代年輕人,廖文良稱贊年輕人學習優秀,但往往會急功近利。
他感慨地說:“商學院很多學生只忙著學怎麽賺錢,卻忽略學習企業核心價值觀和商業道德准則。”
學曆是其次 重要的是有沒有志氣
廖文良領導過上市企業凱德,也曾在公共領域服務長達22年,並擔任過兩個政府機構——新加坡標准與工業研究院(SISIR)和國家科技局(NSTB)的總裁。這兩家機構是標新局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前身。
不過,這位事業生涯出色的成功人士,出身貧窮,學曆也很一般。
讀“流氓學校”沒步入歧途
談到學曆,廖文良笑說:“很多人以爲我是來自萊佛士書院或英華等名校,或以爲我是負笈國外的政府獎學金得主,讀過什麽MBA之類的。其實,我從未到國外深造,我讀的更是許多人眼中的流氓學校。”
廖文良小學就讀于博理小學(Balestier Hill Primary),中學和高中分別是女皇鎮工藝中學(Queenstown Technical School)和培德中學(Beatty Secondary)。
廖文良回憶往事時說:“當時有些同學無心向學,經常打架鬧事和曠課。我就見過同學一言不合打起架來,拿著原子筆當武器往對方身上刺去。”
不過,“流氓學校”環境並沒有讓廖文良走上歧路,通過個人的努力,他考取了新加坡大學(國大前身)土木工程系學位,成爲該系的首批畢業生。
畢業後,他在國防部和公共工程局(PWD)等政府機構工作,然後再到私人企業發展,一步一腳印攀上今天的位置。
廖文良頗爲自豪地說:“我不是最優秀學生,但我確保要通過的考試都能過關。我沒有顯赫的學曆,但這不妨礙我成功。對我來說,學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決心和毅力去取得成功,你的生命有沒有活出志氣。好比我媽媽常說的——你爭不爭氣?”
他年輕時從來沒想過要成爲公司總裁,只是專心工作和提升自己。他祖母小時候灌輸他的中華文化傳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智慧寶庫。
他說:“我的父親是一名機工,對我的最大期許,就是希望我能夠坐在有電風扇的辦公室工作。我立志當工程師,也是因爲我父親上司的上司是一名工程師,他對上司的敬仰之情影響了我,令我對這職業産生興趣。”
廖文良的成功故事或許不符合一些新加坡人對成功的想象,但這些奮鬥過程正好鍛煉出他當總裁的毅力,讓他不斷創造成功的故事。
對樟宜機場有特殊情感
廖文良在2009年出任樟宜機場集團主席。他表示,自己與樟宜機場有著特殊情感,因爲他曾參與樟宜機場的建設,包括機場的第一條跑道。
廖文良還記得,當年建國總理李光耀巡視飛機跑道,要求從高空俯覽跑道。他擔心李光耀離地面太高,認不出跑道,于是靈機一動,沿著跑道綁上黃色大氣球作爲標記。
“結果,李光耀對這黃色氣球印象深刻,以至後來我們歡慶機場25周年紀念時,他對這事依然記憶猶新。”
因最愛土木工程而加入盛邦
談起機場發展,廖文良說,機場下來最重要的工程是第四和第五搭客大廈,建成後,機場每年搭客量預計將從5600萬人次增至1億3500萬人次,是我國人口的20多倍。
廖文良是在2013年出任盛邦咨詢公司主席。他說,選擇加入這公司,是因爲“土木工程是我最早的專業,也是我熱愛的行業”。
盛裕近來增長神速,完成了4億元收購SMEC控股等矚目交易。廖文良之前曾說,集團下來三至五年間,要將全年營收增至25億元至30億元。
隨著亞洲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廖文良認爲,盛裕迎接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良好機遇,有望迅速發展成爲區域建設發展咨詢業的巨頭。
他說:“我們不僅要增加營收,也要吸引更多人才,積極擴展我們的人才資源。”
我現在不缺錢,也不需要這些名利、榮耀和權力。我更無需證明自己的能力或取得更多物質上的成功。在我現在這個人生階段,我更在乎的是把我的人生心得傳授下去,在後輩和下一代身上播下種子,讓他們能創出一番成就。
——廖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