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最後一天早上,居委會傳來好消息:我們樓棟從封控區降爲管控區了!
這意味著在上海封城整整一個月後,全樓居民終于可以走出家門。雖然還不能出小區,但可以下樓散步,也可以到小區門口自取快遞。
(陳婧攝)
居民群裏瞬間像過年一樣喜氣洋洋,大家接連派發微信紅包,慶賀本樓邁出解封第一步。有鄰居一大早喝酒慶祝,還有人迫不及待地換鞋出門。盡管平時做核酸檢測也要下樓,但這回不必按照規定路線行進、不用小心翼翼和其他人保持距離,更不會一做完檢測就被要求回家,心情自然大不一樣。
吃過午飯後,我也到樓下散步去。鄰居們有的在餵貓遛狗,有的繞著小區慢跑鍛煉,還有一位老大爺在樓前打起了太極。沉寂許久的小區,久違地又有了人氣。
隨著近9萬名快遞小哥獲發通行證,上海快遞外賣業逐漸重啓。幾天前我甚至還點到一次麥當勞外賣。難得吃上不用自己動手的飯,就連變涼的漢堡和薯條,都仿佛人間美味。
(陳婧攝)
在經曆過幾周足不出戶、物資短缺後,任何一絲細微改善,都讓人感受到莫大的快樂。而這一切,都歸功于過去七天裏,本樓棟沒有新增冠病病例。但幾家歡樂幾家愁,同一小區裏有幾棟樓,因爲兩三天前還發現感染者,目前依然處于封控狀態。
幾天前的一個深夜,一位隔壁樓棟居民在聊天群組裏求助,說他幾天前因確診冠病被轉運到方艙醫院。
家中妻子、老母和兩個年幼孩子隨後也確診,警方、疾控中心和街道多次打電話要他們去方艙,但一家老小希望能申請居家隔離。
鄰居們紛紛聲援,要求居委會從中協調。但也有同棟居民認爲,這一家人應該盡快配合轉運,“根據現有政策,如果你們居家隔離,整棟樓、甚至整個小區都不能解封。”
隨著解封在望
不滿聲音漸漸減少
最終街道給出折中方案,把一家四口轉運到隔離酒店。女主人當晚在群裏發出幾段視頻,記錄轉運過程。其中一段是在大巴到達隔離酒店,他們等待半小時後還不能下車時拍攝的。畫面中,一名發燒的幼童哭得撕心裂肺,另一個年紀稍大的孩子則趴在座椅上,無助地望向窗外。
一個鄰居感歎:“是誰想出來的‘應轉盡轉、動態清零’,可苦了老人和小孩。”
封城以來,這個曾經“零感染”的小區,陸續有40多名居民和物業員工染病。每次有人確診,就意味著小區解封就要再延後14天,居民們沒少爲此抱怨這“連坐”的規定不夠人性化。但隨著解封在望,不滿的聲音漸漸減少,更多人開始展望重獲自由後的生活。
一名上海朋友調侃:“人都是健忘的。別看上海人現在罵得凶,解封後沒多久可能就忘得一幹二淨了。”
誠然,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足不出戶的憋屈、物資短缺的焦慮,可能會在解封後漸漸淡忘。但那些在深夜裏抱著孩子轉運的父母、因爲延誤救治而痛失親人的子女、被鐵絲網圍住出入口的住戶、被工作壓力逼得辭職的社工……這些人會忘記爲高壓防疫政策付出的沉重代價嗎?
爲避免成爲“社會面清零”的代價,不少外國人在封城期間沖破重重關卡回國,也有企業和投資者打算在解封後撤離中國。由此造成的人才與資金外流,是上海和中國爲此次封城付出的代價。和抑制疫情擴散相比,這樣的代價是否過于高昂?時間會給出答案。
相關閱讀:
-
上海封城20多天,有新加坡人沖破封鎖回國;有人同甘共苦感受從未見過的“魔都”
-
新加坡上海籍前主播王嬿青:上海封城憶悲痛,曾視訊拜別父親,現托人爲母配藥
-
新加坡上海籍藝人心系家鄉疫情,托人爲親友送蔬菜|上海抗疫基層出現“離職潮”
文:陳婧
攝影:陳婧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4917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 4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