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貝盈
物價節節攀升,有近七成受訪者說,已開始通過各種方法,節省日常開銷。(檔案照)
物價居高不下是當前新加坡人關注的課題,《聯合早報》展開爲期一周的網絡和街頭問卷調查,了解物價飙漲對新加坡民衆每周生活和消費習慣的影響。這項調查昨天中午截止,共有720名新加坡民衆參與。
新加坡物價節節攀升,逾八成受訪公衆說,個人生活費在半年內上漲了至少15%,也有近七成受訪者說,已開始通過各種方法,節省日常開銷。
在省錢方法當中,約三分之一受訪者說,最有意識地通過減少外出用餐省錢,其他熱門選項依次爲減少逛街或網購(23%);減少乘搭德士、私召車或開車,盡量搭公共交通或步行(15%),以及在消費前貨比三家(14%)。
物價居高不下是當前新加坡民衆關注的課題,《聯合早報》展開爲期一周的網絡和街頭問卷調查,了解物價飙漲對人們每周生活和消費習慣的影響。這項調查昨天中午截止,共有720名公衆參與。
近六成受訪者認爲,雞蛋、生鮮蔬果類及咖啡茶水等食品漲價,對他們的生活費影響最大,選擇水電和交通費(包括汽油)的分別占17%和16%。
物價居高不下是新加坡人當前關注課題,近六成受訪者稱,雞蛋、生鮮蔬果類等食品漲價影響最大。(檔案圖)
受訪者來自不同年齡層,其中有超過半數年齡介于40歲至59歲;30歲至39歲、60歲及以上的各占約18%。近七成受訪者的經濟來源全靠個人收入,近兩成是部分靠個人收入、部分來自家庭,約8%全部來自家庭。
所有受訪者中,約43%坦言因物價上漲而感受到“一些生活壓力”;有29%稱“壓力有點大”;另17%則是“壓力太大了”。
俄烏沖突進一步加劇價格上漲壓力,新加坡3月份不包括私人陸路交通和住宿費的核心通脹率達2.9%,創下10年新高。
調查顯示,約45%受訪者在半年前的每日生活開銷介于11元(新元,下同,約52元人民幣)至20元、介于21元至30元,以及不超過10元的各占19%。但在半年後的今天,約52%受訪者都說,每日生活費明顯增加了15%至20%。
61歲的陳珍珍(兼職推銷員)獨自住在三房式組屋。看著不斷升高的物價,越發感受到必須看緊錢包。
現在,她學會自己煮一些家常菜,以減少在外用餐的開銷。她無奈地說:“去巴刹或超市買菜也越來越貴了,只好少買魚蝦和肉類等價格比較高的食材。”
日常生活中,陳珍珍也有省錢竅門。除了利用洗衣機的水來洗廁所和抹地、少開冷氣,她也盡量每周一次過外出采購所需食材和用品,節省交通費。
汽油、電力、煤氣及非熟食價格預料還會繼續上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上周四發表的《宏觀經濟評估》報告中指出,新加坡核心通脹率可能在第三季升至4%左右的峰值,到年底才開始放緩。
新加坡金管局在報告中指出,新加坡核心通脹率可能在第三季升至4%,圖爲新加坡職總超市。(檔案圖)
消費稅明後年上漲 七成公衆不打算搶購高價物品
新加坡明後年分兩階段上調的消費稅,也是新加坡坊間關注的焦點。新加坡政府上一次在2007年7月調高消費稅時,手表、珠寶及家具等物品,在前一個月銷量明顯增加。但這次的調查顯示,近七成公衆都沒有打算趁消費稅上調前購買高價物品。
王美麗(50歲,銷售員)說,“我們只買必需品,不會因爲(要省些)消費稅,而特地去購物。”
對于人們更注重省錢,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說,新加坡防疫措施大幅放寬不久,目前的經濟複蘇仍然強勁。
不過,如果接下來人們紛紛減少開支、商業活動受挫,滯脹(stagflation)風險可能會上升。滯脹指的是經濟增長停滯,物價和失業率卻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
由于物價上漲的趨勢預料不會在短期內消退,宋生文說,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企業或因爲需求疲弱而裁員,令勞動力市場再受沖擊。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周日在全國職工總會勞動節集會上強調,新加坡政府正竭盡所能舒解生活費上漲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但人們要准備好面對更多挑戰,因爲全球的經濟增長會變得疲弱,未來兩年甚至可能會出現經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