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節節攀升,逾八成受訪公衆說,個人生活費在半年內上漲了至少15%,也有近七成受訪者說,已開始通過各種方法,節省日常開銷。
1. 物價居高不下
物價節節攀升,逾八成受訪公衆說,個人生活費在半年內上漲了至少15%,也有近七成受訪者說,已開始通過各種方法,節省日常開銷。
在省錢方法當中,約三分之一受訪者說,最有意識地通過減少外出用餐省錢,其他熱門選項依次爲減少逛街或網購(23%);減少乘搭德士、私召車或開車,盡量搭公共運輸或步行(15%),以及在消費前貨比三家(14%)。
來源:早報
近六成受訪者認爲,雞蛋、生鮮蔬果類及咖啡茶水等食品漲價,對他們的生活費影響最大,選擇水電和交通費(包括汽油)的分別占17%和16%。
受訪者來自不同年齡層,其中有超過半數年齡介于40歲至59歲;30歲至39歲、60歲及以上的各占約18%。近七成受訪者的經濟來源全靠個人收入,近兩成是部分靠個人收入、部分來自家庭,約8%全部來自家庭。
所有受訪者中,約43%坦言因物價上漲而感受到“一些生活壓力”;有29%稱“壓力有點大”;另17%則是“壓力太大了”。
2. 消費稅將上調
明後年分兩階段上調的消費稅,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政府上一次在2007年7月調高消費稅時,手表、珠寶及家具等物品,在前一個月銷量明顯增加。但這次的調查顯示,近七成公衆都沒有打算趁消費稅上調前購買高價物品。
對于人們更注重省錢,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說,本地防疫措施大幅放寬不久,目前的經濟複蘇仍然強勁。
來源:早報
不過,如果接下來人們紛紛減少開支、商業活動受挫,滯脹風險可能會上升。滯脹指的是經濟增長停滯,物價和失業率卻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由于物價上漲的趨勢預料不會在短期內消退,宋生文說,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企業或因爲需求疲弱而裁員,令勞動力市場再受沖擊。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星期天在全國職工總會勞動節集會上強調,政府正竭盡所能舒解生活費上漲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但人們要准備好面對更多挑戰,因爲全球的經濟增長會變得疲弱,未來兩年甚至可能會出現經濟衰退。
3. 小長假近百萬人次通過新加坡陸路關卡
在剛結束的長周末假期期間,通過新加坡陸路關卡出入境的人數達到95萬3800人次。根據移民與關卡局提供的數據,上個星期五長周末前夕到昨天,出境人數達到49萬1400人次,入境人數則達46萬2400。
出入境人次總計比上一個長周末,也就是上個月15日的耶稣受難日長周末多了大約一倍。
此外,小長假期間,許多國人趁著假日全家出遊。隨著景點的人數限制解除,動物園和環球影城等熱門景點人潮大增再次出現疫情前的熱鬧景象。
人數限制松綁後,邵氏基金會表演劇場可允許超過1000人在現場觀看動物表演,不過由于觀衆之間沒有安全距離,所以其實還是必須時刻佩戴口罩。工作人員會提醒觀衆戴上口罩。位于聖淘沙名勝世界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更是人頭攢動,訪客如今能摘下口罩同卡通人偶拍照。無論是遊樂設施還是餐飲場所都熱鬧不已。
4. 醫療保健消費物價指數降低
新加坡去年的醫療保健消費物價指數低于2019年的水平,顯示去年醫療服務的價格下降。衛生部解釋這是因爲有多項津貼計劃支持,但新加坡人口正在老齡化,這個價格下降趨勢不會持續。
去年整體綜合物價指數同2019年相比爲102.1,但是衛生部公布的2021年醫療保健消費物價指數同2019年相比則是99.6。這表示,去年的整體物價增加了2.1%,醫藥費卻減了0.4%。
來源:早報
衛生部表示,醫療保健消費物價指數是由藥物、保健産品、門診服務、醫院服務和醫藥保險的價格和收費組成。若是以2019年爲基准,藥物和保健産品的價格,以及綜合診療所、全科診所和專科門診的收費都下跌了,醫藥保險以及住院病房、住院治療和手術服務的費用則增加。
衛生部強調:“醫療保健消費物價指數下降不太可能持續。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健康漸差,醫療保健成本會持續上升。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專注于控制醫療保健成本和努力落實‘健康SG’計劃,以求長期抑制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