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于此,學校可通過促進凝聚力的活動,鼓勵快捷源流學生與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交流。
研究員讓學生回答一系列問題,包括列舉他們認爲與自己相熟的朋友。研究員分析學生列舉的友誼是不是雙向的。 結果顯示,無論是分流制或科目編班制學校,學生心目中的相熟朋友,以及實際上的雙向友誼的平均數量,不相上下。
六所中學超過1500名中一生在前年4月至7月參與調查。三所已全面試行科目編班制,這些學校不再以快捷、普通學術或普通工藝源流區分班級,同一班有不同源流學生。他們按各自的能力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但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一起修讀包括美術及品德與公民教育等共同科目。
整體上來說,對比快捷源流,普通工藝和普通學術源流學生更常列舉不同源流課程的同學爲朋友,而就讀科目編班制學校的學生更是如此。
縱觀所有源流,普通工藝和快捷源流課程的學生,分別有最低和最高比率的雙向友誼。但在科目編班制學校的普通工藝源流學生,對比分流制學校的同源流學生,平均有更高比率雙向友誼。
研究員認爲,快捷源流學生傾與同源流的同學交友,可能是同屆的快捷源流學生較多,也可能因爲他們較傾向與相近背景的同學交友。
然而,比起分流制學校,科目編班制學校的學生列舉更多跨源流課程的朋友,而這些友誼往往也是雙向的。
教育學與教學實踐研究所高級研究科學家伊美爾達·柯裏安(Imelda Caleon)博士昨天在第九屆“重新設計教學法”國際研討會,線上發表她和研究團隊就本地中學生社交網絡所進行的初步調查結果。
這意味,在科目編班制學校中,普通工藝源流學生伸出友情之手時,更容易獲對方回饋友誼。
另三所學校則讓各源流的學生在各自的班上課。
國立教育學院調查顯示,對比分流制學校的學生,在實行科目編班制學校上課的學生,有更多跨源流課程及不同學習能力的朋友。
研究員指出,班上由不同源流學生組成,往往可拉近不同學習能力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加他們接觸的時間,進而改變他們交朋友的偏好。
爲期三天的研討會明天結束。活動以混合模式舉辦,吸引超過1000名海外學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