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蝗蔽空日無色,野老田中淚垂血.”,蝗蟲食性雜,所到之處如風卷殘雲,赤地千裏,糧食顆粒無收。
蝗災威力想來令人驚悚,2月4日,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向印度總理莫迪求援,巨量蝗蟲肆虐已吃掉大部分農作物,還有向別邦蔓延之勢。
其實這次蝗災起源于東非,由于2019年非洲天氣異常,前期幹旱少雨使植被裸露率達50%以上,沙土含水量急劇降低,有利于雌蝗産卵。後期雨量充沛就有利于幼蝗飛速成長,形成蝗災。
此次蝗災已造成肯尼亞爆發70年來最嚴重蝗災,每天損失的糧食産量就足35000人口糧,已對糧食安全形成危害。然後蝗災以每天150公裏速度蔓延,埃塞俄比亞、蘇丹、索馬裏等國也已造成近二三十年來最大蝗災。
而此次蝗災更令人恐懼的是,它們竟然飛洋過海,以沙特阿拉伯半島爲跳板,經阿富汗的喀布爾地區入侵巴基斯坦,再兵分兩路侵襲印度。
如今印度面臨蝗災嚴峻考驗,就有網友擔心我國與印度比鄰而居,蝗災會不會蔓延至我國境內?
就目前情況來看,蝗災蔓延至我國境內可能性很小。蝗災從巴基斯坦兵分兩路,一路沿印度河南下,到達下印度河平原,再轉東去往古吉拉特邦。如果這一路蝗災想進入我國,只有經孟加拉到緬甸進入我國雲南地區。
“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一般蝗蟲都喜旱,尤其是這次蝗災屬于沙漠蝗災,不喜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由此孟加拉與緬甸高溫潮濕氣候,就能扼住蝗災進一步發展。更何況我國還有雲南與緬甸接壤的大片熱帶雨林地區,就應能阻住殘余蝗災的勢頭。
而巴基斯坦另一路蝗災則東進,沿上印度河平原前往恒河平原,去往阿薩姆邦。這已到了我國藏南地區,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的高度,及其極寒天氣成爲防禦蝗災天然屏障。
當然我們也不能對此掉以輕心太過樂觀。雖然此次東非蝗災已爆發三個月有余,蝗蟲已開始産卵,其生命接近尾聲。可是巨量蝗蟲已在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成功産卵,這將是日後最大隱患。
因爲蝗蟲卵不易被殺滅,如果氣候適宜,它們很快就會孵化成功,再次肆虐世界。那時的蝗災已不是此次蝗災飄洋過海已成強弩之末的狀態,而是剛剛孵化出的生力軍,正是生命力最旺盛的青壯時期,它們是不是會變換路徑繞開我國天然屏障,就未可知了。
雖然我國已有多年抗蝗災經驗與方法,並集多年之力植樹造林,已建成西北、華北等多處防護林帶,已有效遏制了大型蝗災發生。可是蝗災過處寸草不生的血淚教訓,仍使我們記憶猶新,因而我國也應隨時觀測印度蝗災進程,未雨綢缪提前做好防範准備。
人類每次與大自然博弈,都是如此觸目驚心。人類只有善待大自然,大自然才會回饋人類以善意。我們還是持續堅持植樹造林工程,減少亂砍亂伐,減少荒原沙漠地帶,等到處都是山清水秀時,就再也沒有了蝗蟲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