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在家含饴弄孫,或遊山玩水,享受晚年生活,或許是一些人的憧憬。但也有一些退休人士不爲年齡所限,開展活躍樂齡生活。他們在老區開書店,爲年長者送暖;他們熱愛運動,積極健身;他們愛好攝影,結伴尋鳥蹤。專家建議提早爲退休做規劃,讓人生下半場,繼續精彩。
一群退休後依然保持活躍的樂齡人士,不被年齡定義,與同好結伴拍鳥;以書店爲情感聯絡站,關懷社區老人;推廣健身運動,鼓勵年長者動起來,讓落日余晖,映著燦爛晚霞,譜寫精彩的黃金歲月。
“活到老,做到老”,一體兩面,對于熱愛工作而已到法定退休年齡者而言,如果有機會繼續工作,求之不得;但是對于爲三餐溫飽而營營役役的年長者來說,這是生存的必需,退無可退。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曆不同的轉折階段,對年長者來說,退休無疑是重要的一個階段,意味著一種新生活的開始。卸下工作,退休者希望繼續維持活躍生活,精神有所依托,身心靈保持健康。
記者采訪三組活躍樂齡者,他們多已退休,卻一樣維持活躍生活。除了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希望影響其他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其中一個受訪者說:“我們可以從公司退下來,但是不能從工作中退下來。”
踩在退休線上,退或不退,金錢與健康是決定關鍵。然而,不少人因爲不適應變化,在退休後的最初階段遇到各種心理障礙,嚴重的甚至出現退休綜合征。受訪專家指出,規劃退休宜早不宜遲,從生理到精神健康都須顧慮周全。
愛書族│開書店關懷老區街坊
這五個人都愛閱讀,並因著同一個志願,希望爲舊機場路一帶社區的年長者提供一個歇腳處,可在閑暇時看書,或陪伴孫兒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而齊心開設一家書店。
從熱鬧的舊機場路熟食中心搭電梯上二樓,電梯門打開,左轉第一家就是他們的書店,位置顯眼,地點理想,環境清靜,與樓下的人聲嘈雜形成強烈對比。舊式組屋,走道寬敞,擺三幾張小椅子,即成一個小小閱讀樂園。書店以銷售英文故事書爲主,也有少量華文童書。
孫範寶玉(68歲)、陳慧娴(65歲)、方可弘(67歲)、張國源(67歲)和方曉鵑(54歲)爲這家書店取名“大哥達舒室”(Dakota Dreams)。
年紀最輕的方曉鵑,住在達哥打彎(Dakota Crescent)多年,對這個社區有著深厚情感。她說:“我住家對面大牌95的組屋底層,經常舉辦一些適合老人家參加的活動,我在那裏爲年長者提供志願服務。”冠病疫情期間,她爲被隔離的老人家感到憂慮,擔心他們的身心受到負面影響,因此想到跟幾個夥伴一起開書店,作爲老人家的情感聯絡站。
孫範寶玉(前排左起)、方曉鵑、張國源、方可弘(後排左起)、陳慧娴,希望書店能成爲社區年長者的情感聯絡站。
她從香港嫁來新加坡多年,四個兒女已成年,年輕時因工作操勞,脊椎受損而動過兩次手術,加上其他健康問題,她38歲從職場退下來,專心照顧孩子,也爲社區貢獻心力。她說:“我的健康亮過紅燈,因此趁著年輕,想做什麽就去做。很多人說,等到退休後要做這個做那個,但是一旦健康有問題,或家人需要照顧,你根本無法享受正常的退休生活。”
曾從事與出版相關工作
他們五人都是知識分子,孫範寶玉退休前是理工學院講師,早年也曾任職《海峽時報》藝術版和雙語版編輯。她說:“我們想接觸那些普通老百姓,他們可能連商場都不去,更別說書店,但卻會經常去巴刹或熟食中心走動,因此把書店開在這個老區,希望讓老人家有機會看看書,跟我們聊聊天。”
她說:“我們相信活躍樂齡,不希望自己的思想在退休後也跟著‘發黴’。”
工作45年,孫範寶玉向往退休生活,原本可含饴弄孫,但是她希望充分利用退休後這10年,好好爲自己和社區做點事。如果到了80歲再來沖,體力腦力可能都不濟了。
方可弘和張國源是中學同學,志同道合,談起開書店,一拍即合。方可弘退休前經營一家出版公司,找到接班人後,他放心退休,現在把重心放在書店,依舊與文字打交道,希望幫助有志者出書。
孫範寶玉心中有很多要分享的人事物,希望通過文字跟大家傾訴。方可弘說,誰打算出書,都可以找他合作,這是他累積多年的專業經驗,資源不用等同浪費。
他說:“我們是新店主,這裏大概有50家店鋪,我們屬于活躍的樂齡人士,偶爾串門子建立關系,跟其他店主買點東西,希望作爲一個銜接橋梁,讓大家打成一片,爲這裏注入更多生命力。”
張國源退休前,在基督教全國教會理事會擔任執行幹事多年,也曾從事印刷和圖書發行工作。他指出,爲年輕人和年長者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發現閱讀的好處,大家一起培養夢想,建立關系,完滿人生旅程,如果退休能做這樣有意義的事,人生不留遺憾。他說:“我們看到很多老人家生活煩悶,在這裏可以彼此分享人生經驗。”
陳慧娴(左)帶孫兒一起到店裏看書,促進祖孫關系。
陳慧娴在2019年曾小中風,丈夫方可弘10年前患鼻咽癌,前年也中風,因此更能體會退休後必須保持良好健康,才能過上活躍樂齡的生活。她說,這個書店也希望吸引年輕人來看書買書。
辦活動鼓勵祖孫一起閱讀
孫範寶玉指出,書店去年10月開業,以銷售兒童書爲主,包括新書和二手書,還有由年長者制作的工藝品和卡片,他們計劃組織兒童講故事活動,讓爺爺奶奶跟孫兒一起來參加。另外,她想借助這家小書店,多推薦本地作家的創作。
采訪當天,剛巧一名義工姚美玲(57歲)在整理書籍,她是方可弘和陳慧娴的朋友,住在巴西立,每個星期五來書店幫忙四五個小時。
●Dakota Dreams:
●51 Old Airport Rd #02-55 S390051
健身族│帶動樂齡者齊運動
單從健碩的身材來看,他們遠比實際歲數年輕至少二三十歲。
這三名樂齡健身達人——黃美家、鄭玉榮和魏獻國,經常在社區和公園活動,希望帶動樂齡人士愛上健身運動。不過,他們偶爾也吸引愛健身的年輕人上前討教。
黃美家(前)和魏獻國(後)經常在社區和公園活動,希望帶動樂齡人士愛上健身運動。
年紀最大的黃美家(77歲)退休至今已16年。他說,之前是一名送貨員,當年公司改組,他面對被裁員的命運。“當時,每天起身無所事事,不知道幹什麽好。我們從事體力工作,從來沒有想過退休計劃。”他只好到宏茂橋住家附近的公園走走運動,讓精神有所寄托,順便找回當年健身的感覺。
年輕時,他曾在工作場所遇見新加坡前舉重選手蔡攀錦,對方鼓勵他舉重健身。後來,他開始愛上健身,至今肌肉線條明顯,是歲月鍛煉的印證。
黃美家說,當年失去工作時,還好孩子剛畢業踏入職場,減輕他的經濟負擔,否則退休生活可能陷入窘境。疫情暴發前幾年,他和另兩名樂齡健身達人經常在社區宣導健身的好處,樂齡者也可擁有健壯身材。
健身半世紀 生活有紀律
鄭玉榮的健壯身材,是數十年努力鍛煉的成果。
站在皮膚黝黑,肌肉健美的鄭玉榮(70歲)身旁,令人相形見绌。雖然他已過退休年齡,依舊留在國防部服務,希望保持生活活躍。
他受訪時說,10多歲已非常羨慕健美先生的身材,21歲時開始健身鍛煉,他也是三項全能運動愛好者,至今仍維持健碩身材,委實不易,可想他過去數十年來堅持不懈地努力,過著非常有紀律的生活,煙酒不沾,控制飲食,可說是樂齡者的楷模。
鄭玉榮說,現在工作是一種精神寄托,擔心退休後,在家裏時間太長,反而容易跟太太發生沖突。他說:“退休其實有點恐怖,不曉得如何打發每天24小時的時間。不過,無論如何,退休後,除了家人外,必須有一些好朋友一起相伴,最好有共同愛好,日子才容易過。”
鄭玉榮說,自己擁有一顆年輕的心,外表也肯定比其他同齡者年輕。他希望每個新加坡人都喜愛運動,但是他發現本地人較被動,尤其是看到他們這樣的好身材,很多人反而卻步,他必須更主動地伸出友誼之手,給予鼓勵。
他說:“有些年輕人很羨慕我這副健壯的身材,並且說如果他們的阿公也這樣多好,可以一起運動。”
退休後重新受聘
另一名樂齡健身達人魏獻國(73歲),10年前已退休。五年前,金飾公司前老板因爲無法找到技術純熟的倒模師,找他去兼職,一做四年。約莫半年前,又有一家新公司看上他的技術,聘請他當全職工。
魏獻國說,那種退休後仍被人需要的感覺很好。“現在這類熔解金子再倒模的傳統技術已越來越少人能夠掌握,新公司的生産部門剛好需要倒模師,所以我又有機會重返職場。”
他說,退休年齡只是個數字,但是技藝與經驗卻超越數字的局限,如果能繼續派上用場,爲社會貢獻一分力量,將賦予生命更多價值。不過,他說最多做兩年,就想完全退下來,好好享受精彩的退休生活。
當初退休那五年,魏獻國和太太四處旅遊,到香港探訪兒子,生活悠閑。他認爲必須爲退休做准備,尤其是經濟方面,否則根本無法不工作。所謂手停口停,本地很多上了年紀者,多因經濟問題,無法應付日常生活所需,而必須在年老時繼續打工。
他說:“當年退休前,想到接下來的日子完全沒有收入,因此平日生活稍微節儉一些,多少有點儲蓄,避免退休後要向孩子伸手要錢過活,那日子肯定不好受。”他認爲即使退休,也必須經濟獨立。
早年,魏獻國從中國大陸到香港工作,1990年來到新加坡,目前已是本地公民。他說:“年輕時已喜歡健身運動,來到新加坡後,看到公園有很多運動器材適合健身,開始從事這項運動,至今毫不松懈。”
他和黃美家和鄭玉榮一起健身,到各社區參加活動,宣揚活躍樂齡,認爲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他自豪地說,冠病疫情暴發前,有一批年輕健身愛好者經常到他們去的大巴窯和盛港組屋區的公園健身角落,希望觀摩學習,令他們受到鼓舞與激勵。疫情後,他們期待美好的再遇。
退休後,除了家人外,必須有一些好朋友一起相伴,最好有共同愛好,日子才容易過。——鄭玉榮
攝鳥族│結伴拍鳥 樂趣無窮
只要有愛好,一群好友相伴,加上經濟無後顧之憂,即便提前退休,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這三個森林尋鳥攝影發燒友,經常在本地和外地尋覓鳥蹤攝入鏡頭,然後在面簿展示“戰利品”。
現年60歲的馮利慶,五年前毅然退休,離開工作多時的航空業,開始過想要的退休生活。他曾在空軍部隊工作,後來加入朋友的宇航公司,從技術人員做起,後來逐漸擢升,開始做培訓和提供支援的工作。由于工作壓力大,令他感覺挫敗感,甚至擔心健康出現問題,因此決定提早在55歲時退休。他說:“其實,那是一個毫無准備的倉促決定,並不在我的計劃之內,不過,既然想走,那就離開職場吧。”
他的朋友49歲突然中風,下半輩子靠輪椅生活。父親55歲退休後,也因無所事事,精神狀態一天天衰退。他不想自己也有這樣的下場。
退休後三年,他經常出國潛水,這是他向往已久的。之後兩年,他認識兩名好友楊德新和黃順發,開始對拍攝禽鳥産生濃厚興趣。
馮利慶退休前,計算過自己的經濟情況才離職。早年,他和太太買賣房子賺了一些錢,買了公寓;去年他賣掉公寓,改住四房式組屋,賺到的錢足夠應付接下來的生活。
他強調退休後必須有個人愛好,跟同好一起活動,生活依舊精彩。另外,他也結識很多年長的攝鳥愛好者,經常在白沙熟食中心跟年長者分享如何使用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爲禽鳥照片修圖。他說,年長者對電腦科技有恐懼感,他通過圖像處理軟件,讓他們掌握新技術,建立信心。
瀕危的馬來漁鸮貓頭鷹(buffy fish-owl)。(馮利慶作品)
扛攝影器材鍛煉身體
馮利慶的好友楊德新(61歲),在日本電子公司負責采購和估價工作28年,同樣在55歲左右退休。
他先開始學自然風景攝影,一次老師帶一班學員到濱海灣公園拍攝禽鳥,他被深深吸引,從此愛上拍攝各種奇異和罕見的禽鳥。白沙公園、植物園和雙溪布洛,最常出現他的足迹。
他很享受跟退休同好一起拍照,大家在群組裏分享各種心得與經驗,尤其是罕見禽鳥出現的信息,更讓衆人興奮不已。
威氏極樂鳥(Wilson’s bird-of-paradise)。(楊德新作品)
上個星期,傳來紅樹仙鹟(mangrove blue flycatcher)出現的消息,馬上吸引衆多禽鳥愛好者蜂擁到白沙公園。它最後一次現身是在2016年,本地目前可能僅剩幾只。最終,楊德新拍到這只罕見留鳥(rear resident),雖然被蚊子叮滿身,仍是值得的。
他記憶猶新的一次經驗,是到印度一個鄉鎮Chopta,拍攝尼泊爾的國鳥,當時舟車勞頓,山路陡峭,在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等候國鳥的出現,特別難忘。
楊德新說:“拍鳥須要扛沉重的攝影器材,是一項不錯的運動,另外眼睛和手腳的動作都必須快速,多鍛煉可以預防失智症。”
本地攝鳥族經常得扛著沉重的攝影器材,頂著烈日,等候鳥兒的出現。
夫妻躲在溝渠等候鳥蹤
黃順發(66歲)早期在警察海岸衛隊服務,45歲退休後,繼續在人民協會工作,一直到62歲才正式退下職場。“30出頭,我已經想過退休問題,因爲人生有很多未知數和變數,就像現在冠病疫情一樣,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因此,我修讀專業文憑課程,希望在退休後能學以致用。”
年輕時,他參加警察部隊的攝影協會,開始接觸攝影。從職場退休後,他自然結識很多攝影同好,馮利慶和楊德新是其中兩個。
除了跟同好一起攝影,太太在他的潛移默化下,也愛上攝影。他說,退休後,跟太太有更多時間相處,一起攝影,那感覺是過去夫妻關系中未曾體會過的。
他記得一次到泰國清邁旅遊攝影,爲了拍亞洲壽帶鳥(oriental paradise flycatcher)而設置帳篷,等候鳥蹤。他說:“我和太太躲在一個溝渠裏,當地鳥導說,這只亞洲壽帶鳥會飛來這裏沖涼。我們不敢出聲,從早上等到下午,最終拍到它,太興奮了,又不敢發出聲來。”
黃順發到泰國清邁覓鳥蹤,好不容易才拍到亞洲壽帶鳥。(黃順發作品)
拍鳥須要扛沉重的攝影器材,是一項不錯的運動,另外眼睛和手腳的動作都必須快速,多鍛煉可以預防失智症。——楊德新
專家│退休生活如何規劃
退休前,必須做好哪些准備?
在老年學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研究系副教授湯玲玲博士受訪時指出,財務規劃是退休前必須做好的重要部署。一些財務規劃專家甚至建議年輕人,畢業後一上班就開始籌劃退休後的財務所需。
湯玲玲博士:當事業較穩定,結婚生子後就應該開始計劃退休生活。(檔案照)
財務方面可以提早計劃,包括儲蓄、投資等。一般人在踏入50歲時,才開始認真思考退休生活。湯玲玲說:“但我覺得40歲到45歲,當事業較穩定,結婚生子後,就應該開始認真地計劃退休生活,包括如何保持健康,與家人朋友建立牢固的情誼等。”
她有個朋友,在退休前幾年開始收集很多退休生活的資料,最終決定出版一本關于退休規劃的書籍,可說是意外收獲。
如何規劃退休生活,從生理健康擴大到精神健康,讓下半生依舊精彩?
湯博士提出一些建議供參考:
一、保持健康的身心靈,每天有個起床的目的;
二、把錢財規劃好,運動適中,飲食均衡,睡眠習慣良好;
三、保持活躍人生
●學習:學習一直想嘗試的新事物,她有個近60歲的朋友,爲能更好地服務社區而去上法律課程。除了學喜歡的專業,其他文化陶冶如繪畫、書法、彈琴、合唱團,還有舞蹈、數碼技能等都適合,同時有機會認識新朋友。還可通過不同學習方式,如網課、實體課、自學等,給自己設定目標,並逐步達成。
●娛樂:參加社交活動,如康樂小組、社區組織、社團、校友會和宗教團體等。
●當義工:回饋社會,從付出中得到滿足感和生活動力。
●工作:雖然人們的退休目的是不再有工作負擔,但是退休後第二人生的工作,可以靈活安排,旨在與社會保持聯系,繼續貢獻一己技能,有者甚至開始創業,嘗試一直想要做的新領域。
●照顧孫兒:含饴弄孫亦是人生樂事,但不少祖父母反映也必須照顧個人所需,更好地平衡退休時間,同時更用心地經營不同層面的友情與親情。
●與年輕一代交流,不僅包括自己的子孫,也可以參與社區的代際活動,向年輕一代學習,從中傳達價值觀和人生經驗。
●建立經常見面的群體,可以是老同學、鄰居、親戚等,見面聊天,一起郊遊,開心時相伴,有需要時互相扶持。
四、很多人都把出國旅遊列爲退休後想做的第一件事,甚至到外國短期居住。湯玲玲說:“我曾認識一些人,退休後到鄰國的鄉村教課,到泰北做義工,或到西班牙學當地語言等。
五、夫妻關系:面對空巢家庭,更須要維護婚姻的長久,老伴放在第一位,建立更親密的情感,重新欣賞對方,越老越恩愛,成爲彼此生活的看護者。
退休後社交圈縮小 年長者或無所適從
對比活躍樂齡,一些退休後無所適從的年長者,對自身和家庭,會帶來不少問題。
湯玲玲說,退休後難免會因爲生活圈子縮小而感到失落,這可能發生在那些習慣將自己的身份標記爲工作的男性身上,一旦卸下工作,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
她聽過這樣的案例,一名從藍領崗位退休的62歲男子,其社交圈縮小,因爲他的朋友大多是同事。退休不久,妻子發現他的行爲令人擔心,比如早上准備去上班。他的一些不尋常行爲舉止,讓妻子在照顧他時倍感壓力,例如容易情緒波動,當要求他出門要戴口罩時,他便激動起來。
一年後,這名男子被診斷患有失智症。在社區的社會服務機構提供治療和支持下,他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妻子也得到相應支援,包括學習如何與失智患者有效溝通。
相較于男性,女性較少遇到這種退休的過渡問題,特別是當她們在當家庭主婦時已建立好社交網絡。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女性從事全職工作,並像男性一樣在老年退休,她們也可能面臨同樣問題,尤其是當她們退休後無其他角色如祖父母,或者從事志工來替代的時候。
湯玲玲回想起祖父也是在卸下工作後開始出現認知問題。她說:“他在銀行工作,雖然可以一直繼續工作,但他決定70歲退休,他向往退休生活,剛退休時態度積極,早上一個人去公園晨運。然而,他並沒有一個可以一起參加活動的社交圈,過了一段時間,他就不再出去晨運,反而待在家裏看電視和看書。因爲孤獨的生活,沒有太多社交活動和缺乏運動,他很快便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認知問題也逐漸浮現。
工作生活和退休生活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每天都是由工作時間架構而成,而後者的時間安排則是自由開放的,須要個人負責日常的規劃。這樣他們才能在新生活中取得平衡,包括旅遊,學習新事物與愛好,運動鍛煉等。
計劃趕不上變化
對于何時應該開始准備退休,本地資深教育心理學家黃明烈博士(66歲)受訪時指出,這因人而異。以他爲例,由于工作計劃多,他到60歲才認真思考退休的計劃。
他說:“當我物色到接班人,能夠在我退休後負責策劃工作內容時,剛好暴發冠病疫情,讓我有足夠理由不必出國演講,也發現線上視頻演講是很好的代替方式。”
他本想退休後,可以四處旅遊,但因疫情關系,這個旅遊計劃只能擱置。退休生活的理想與現實或許有差距,一些計劃可能趕不及變化。
黃明烈的退休計劃,也因妻子離世而被打亂了。他說:“她病逝後,我們原本的兩人安排,變成我的單獨行動,原本想一起去的旅遊地點,要探望的朋友、同學、親戚等,都相應減少了。”
善用資源,保持活躍
許多人退休前缺乏完好的退休規劃而患上退休綜合征。這是退休後無法適應新的社會角色,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出現焦慮、抑郁、悲哀、恐懼等消極情緒,甚至産生偏離常態行爲的一種心理障礙,處理不當還會引發其他生理疾病,影響健康。
作爲心理學家,黃明烈博士深谙此理。爲了讓退休生活不會太累,也不會太空閑,他安排寫作,每天精神有所寄托。同時,他計劃推廣“修身齊家”運動,協助身爲父母者有健全的育兒藍圖,鞏固家庭生活。
黃博士指出,退休人士必須懂得善用資源,讓自己保持活躍。他住家樓下有家樂齡中心,經常主辦各類型活動,他自小喜歡畫畫,因此報名參加繪畫班,並在個人面簿上載一些活動照片。
他說:“我的小學同學看到了,還好奇地問我是不是轉行成爲畫家,哈哈哈。”他自認繪畫天賦在這個時候得到最好的發揮。另外,他也學習陶藝,在班上認識新朋友,一起相約用餐,那是一種不同的體會。他說:“我這年齡,必須認識新朋友,因爲很多舊朋友、老同學都離開人間了。”
相關閱讀:
文:林弘谕
攝影:龍國雄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5113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