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將在20年內不複存在:到2036年,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淘汰”所有人類工人。
這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員、世界級人工智能專家維威克·沃德瓦的一個論斷。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報告也顯示,提高自動化程度和在勞動力隊伍中引入人工智能,未來5年將使15個主要經濟體失去710萬個就業崗位,而同期技術進步將僅帶來200萬個新工作崗位。
與此同時,非常尴尬的是,不要等著機器人來取代人,當下是必須用機器人來“補缺”人力空缺!
疫情期間,新加坡企業勞動力出現嚴重缺口,催生機器人勞動力越來越多地開始替代人力來完成各種工作。
(圖:來源自網絡)
根據人力資源部的數據,新加坡嚴重依賴外國勞動力,但是從 2019 年 12 月到 2021 年 9 月,外國工人的數量減少了 235700 人。
疫情的限制使其不得不加快企業采用技術和自動化的步伐。
如今在各種各樣的工作場景中都能看到機器人的身影。比如在建築工地上一個由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制造的名爲“點”的四足機器人掃描泥土和碎石路段,檢查工作進度,數據反饋給建築公司,負責人表示使用這個機器人只需要配備一名員工,而此前需要兩名員工手動完成這項工作。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已經引進了兩個書架掃描機器人,它們每天可以掃描10萬本書的標簽,大約30%的藏書。
大大減輕了人力的日常工作。
新加坡還在 30 多個地鐵站設置了機器人咖啡師,解決食品和飲料員工的短缺,並催生了薪酬豐厚的職位,以幫助實現該行業的自動化。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一份2021年報告,新加坡制造業每10,000名雇員中就有605個機器人,位于全球第二,僅次于韓國的932個。
(圖: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