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公用事業局開展一項海岸保護研究,範圍橫跨樟宜、東海岸—濱海沿岸和部分南部瀕水地區,預計費時四年完成。長期規劃檢討展覽以七大主軸呈現,主軸之一“可持續發展”(Sustain),除了征詢公衆對“長島”計劃的意見,也探討如何充分利用我國有限的土地資源。
他當時舉出一些保護東海岸的方法,包括我國可在濱海東至樟宜的岸外填海造島,並把這些島嶼與堤壩銜接在一起,造出類似濱海蓄水池的淡水蓄水池。
如今,政府考慮結合這項未來填海工程和海岸保護措施,可能方案包括在“長島”建造一個新蓄水池,提高我國防洪和水供韌性。
政府也探討打造更多地下庫,可用來儲存貨物或材料,甚至容納自動化工業設施。地下庫可通過地下物流系統連接起來,有效地運輸貨物,減少路面交通。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爲展覽開幕致辭時說,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潛力的策略之一是朝地底發展,節省地表空間。
李顯龍總理在2019年國慶群衆大會上,承諾政府將在未來100年投入至少1000億元應對海平面上升。
沿著東海岸、在濱海東至樟宜的岸外填海造島,30多年前提出的“長島”計劃未來或被賦予新使命,不僅僅可發展住宅,也將保護我國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延伸閱讀開辟三個公園 卡迪建20公裏步道銜接北部綠地義順春葉區發展住宅時 保留林地及文化遺産
他說:“我們將繼續尋找降低成本和技術障礙的方法,在可行的情況下將交通基礎設施和主要公用事業設施和線路置于地下。”
根據昨天(6月6日)開幕的市區重建局長期規劃檢討展覽,這是政府爲保護我國海岸線而研究的方案之一。
“長島”(Long Island)計劃在1991年概念總藍圖(Concept Plan,長期規劃的前身)中首次提出,當時的計劃是將它發展爲另一個靠海的住宅區。
蓄水池旁也可打造河漫灘(floodplain),像碧山—宏茂橋公園那樣,在遇上暴雨時降低淹水風險。
“長島”仍可開發新住宅,結合沿海公園和休閑空間。這類具多功能用途的海岸保護解決方案,可將我國沿海地帶塑造爲宜居、因應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