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b的表現則相對低迷許多,周四閉市報2.71美元,較上市時跌了77%。
Grab預期送餐業務在2023年前轉虧爲盈
咨詢公司BlackBox的調查顯示,75%的東南亞消費者最常使用的私召車服務是Grab,其次是Gojek(13%)。
冬海今年第一季虧損擴大至5億8010萬美元(約8億零319萬新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7.4%。
由于業務前景更明朗,米特爾將冬海的目標價從115美元上調至126美元,建議“買入”。他給予Grab的評級是“持守”,目標價2.85美元。
Shopee是冬海旗下的電商平台。米特爾指出,平台繼續在東南亞市場領先競爭者,在拉丁美洲市場,特別是巴西的進展也不錯。
米特爾說:“據了解,Free Fire的每月用戶人數只減少200萬至300萬人,Free Fire MAX每月增加400萬至500萬用戶,已經抵消了前者的影響。東南亞電商的競爭沒有那麽激烈,Shopee今年2月上調了平台的傭金收費,Tokopedia也跟著上調。”
米特爾估計,Grab經調整後的息稅折攤前盈利(adjusted EBITDA)有可能最早在2025年由負轉正,今年的息稅折攤前盈利率爲負72%。
冬海和Grab分別于2017年和去年底在美國上市。上市以來,冬海的股價一度飙至360美元,截至上周五(10日)閉市,股價已經從最高點下跌了將近八成,報76.28美元。不過,與最初上市相比,冬海的股價依然漲了四倍。
Grab的私召車業務主要競爭對手是Gojek。米特爾認爲,Gojek在新加坡並未對Grab構成威脅。加上整個區域市場的移動需求正在回升,Grab也受益。
Grab第一季虧損4億35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5%。
星展集團分析師米特爾(Sachin Mittal)預測,冬海今年的息稅折攤前盈利率(EBITDA margin)爲負15%,有望在2024年轉正。
遊戲業務逐漸穩定下來,東南亞的電商競爭態勢也不如之前預期那般激烈,冬海集團(Sea Limited)估計比Grab更快達到損益平衡,並取得盈利。
盡管如此,分析師估計,兩家公司仍須要再各燒至少40億美元,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米特爾估計,在2024年實現收支平衡之前,冬海還要再燒50億美元。“因此,我們沒有在估值中加入50億美元的淨現金,因爲這筆現金將在未來三年內被消耗掉。”
不久前發布的業績顯示,兩家公司依然面臨虧損。
米特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Garena的每月用戶人數已逐漸穩定下來。今年2月,印度政府禁止當地用戶下載冬海的Garena Free Fire遊戲,導致用戶人數劇減。
至于Grab,米特爾指出,公司管理層預期送餐業務在2023年之前轉虧爲盈,但管理層未就支付業務提供任何指引。
Grab目前擁有60億美元淨現金。米特爾預測Grab未來四年還要再燒40億美元,方能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