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指導原則結合了過去10年出現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專家建議,鼓勵各年齡層的民衆進行不同種類的體力活動,以改變人們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
新的指導原則結合了過去10年出現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專家建議,鼓勵各年齡層的民衆進行不同種類的體力活動,以改變人們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
保健促進局代局長及首席營運官許炳慶說,之前的指導原則建議,成年人每周積累150分鍾的中強度活動,每次至少10分鍾。不過,根據新研究,各種時長的體育活動都能帶來益處,所以新版本的指導原則將成年人的每周運動目標範圍改爲150至300分鍾。
四個年齡層分別是六歲及以下的幼兒、七歲至17歲的學齡孩童和青年、18歲至64歲的成年人,以及65歲及以上的年長者。另外,新指導原則也增添了專門給孕婦和産後婦女,以及體障人士的運動建議。
許炳慶:新研究顯示體力活動不論時長都有益
也是體育活動指導原則咨詢委員會主導顧問的他指出,研究顯示肌力和平衡感加強可降低年長者跌倒的風險。“這就是爲什麽我們必須將肌力和平衡感納入指導原則才算完整。”
許炳慶說:“我們很高興大家的運動量提高了,也希望這個情況能持續下去。對于那些不運動的人,我們希望他們慢慢開始,循序漸進,讓運動成爲他們可長期維持的習慣。”
許炳慶指出,雖然有更多新加坡人開始運動,但全國人口健康調查也發現,民衆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在上升,原因包括部分群體在屏幕前久坐不動的時間更長了。 衛生部長王乙康去年11月在一場活動中指出,我國的肥胖率曆經下降後又回升,2017年至2020年全國肥胖率從8.6%上升至10.5%,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
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和保健促進局昨天(6月12日)推出最新的新加坡全民體育活動指導原則(Singapore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簡稱SPAG),爲四個年齡層的民衆提供運動時長、強度、頻率和種類建議。
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副總裁蔣福運說,體育活動指導原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適合不同年齡層民衆閱讀和參考。當局接下來也計劃與不同機構合作推廣指導原則,例如通過教育部把信息傳達給學生。
體育活動指導原則在2011年推出,專爲18歲以下的孩童和青年制定的指導原則在2013年推出。
新保集團杜克—國大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陳智龍醫生說,除了可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有氧運動,人們也得加入加強骨骼、增強肌肉力量的運動,以及促進靈活度和平衡感的運動。
成年人每周除了做150至300分鍾中強度有氧運動外,也應該至少有兩天鍛煉肌肉、骨骼和關節。65歲以上年長者每周也應該有三天進行訓練肌力和平衡感的運動,這有助于減少跌倒和骨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