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梅拉也坦承,大學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因此在大學之間建立起合作信心是挑戰之一。“合作可爲學生帶來好處,也能爲大學帶來好處,我們因此必須想辦法創造雙贏局面。這方面的工作仍在進行,但我們已經邁出了最初和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認識到,要爲社會和學生提供一些無法獨自進行的項目,就必須建立起互信。”他認爲,我國各所大學有著不同的優勢,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
我國將參考芬蘭的做法,探討將各所大學、理工學院、工藝教育學院和私人教育機構的單元課程聚集在一個統一平台上的可能性,希望讓更多民衆有機會進修,從而推動終身學習的文化。
教育部長陳振聲在國際學術咨詢團第12屆會議後,向媒體透露了要向芬蘭學習的計劃。
“我們可以使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爲學生提供個人化的指導,同時也能照顧到他們的背景、學曆或工作經驗,也能結合就業市場的具體情況,以及未來所需的技能。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社會各階層以及業界的密切合作。”
江莉莉指出,本地大學已經在研究、博士課程、本科課程方面合作,但持續教育和培訓領域是仍未合作過的空間,新平台可帶來新的合作機會。
芬蘭正在打造一個統一平台,結合38個高等教育學府的課程,讓學生和終身學習者無論背景、學曆或工作經驗,都可以靈活地按個人需求完成課程。
延伸閱讀集合各大學進修單元 我國探討設統一平台推動成人終身學習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新加坡理工大學校長蔡其昌教授,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學校長江莉莉教授一致同意,我國可以和芬蘭一樣,推出集合六所大學課程的統一平台,爲成人學員提供靈活的持續教育和培訓(CET)課程。
不過,各大學雖然有合作,但畢竟也是競爭對手。江莉莉認爲,本地大學必須在合作和競爭之間取得平衡,才能夠創造社會價值。
咨詢團成員之一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校長聶梅拉(Ilkka Niemela)教授在會議上,介紹了芬蘭正在打造的統一學習平台“Digivision 2030”。
他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終身學習者有著不同的背景,個人化的指導和學習模式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芬蘭當局決定,與其每所大學在終身學習領域做出各自的投資,不如聯手建立統一的靈活學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