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加坡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猴痘確診病例。
台灣當局疾病管制署通報,一名台灣南部籍貫的25歲男子,今年1月至6月至德國就學;本月16日從德國返台,20日發燒、喉嚨痛、肌肉酸痛、身體出現紅疹及鼠蹊部淋巴腫大,6月21、22日就醫。
(猴痘病毒。圖源:美國疾控中心)
患者21日到診所就醫,22日和醫院視訊看診後前往醫院進行全血、血清、咽喉擦拭液及水疱液採檢送驗,6月24日確診。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稱,該患者共有5名接觸者,其中2名爲家屬,其余爲醫療相關人員,接觸過程皆戴有口罩,研判爲中度風險。
台灣地區疾病管制署稱,衛生部門已依規定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等防治工作,確診病例目前收治于負壓隔離病房,將被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竈結痂完全脫落才可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經調查目前均無症狀。
台灣大學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猴痘目前的傳播範圍只限小規模人群,但一旦發生社區傳播就很難斷根。
黃立民表示,猴痘尚未嚴重到需要人人打疫苗,且致死率不高,勸台灣民衆不需要太過緊張。
猴痘可能好幾年前就悄悄在傳播了
猴痘近期在社區公開迅速傳播,但基因分析顯示,實際上有可能好幾年前就悄悄在傳播了。
衛生官員注意到,猴痘本身傳播力不強,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迅速感染幾百人。
目前,在美國已探測至少到兩條傳播路線。在其他一些國家,衛生部門發現不少無關聯病例,說明病毒早已在社區中傳播開來。
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進化生物學家貝德福德(Trevor Bedford)說,至今獲得的猴痘病毒遺傳信息顯示,過去幾年猴痘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增強了。
他說,“猴痘病毒遺傳信息顯示,這種變異有可能早在2018年就發生了。”
如果猴痘病毒變異成能夠以人類爲宿主,那麽,疫情的惡化就更難控制。
而且,也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爲“人傳動物”,尤其鼠類。鼠類則可能把病毒傳播到自然界的其他動物,流毒無窮。
科學界正在密切關注。
兩年前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爲PHEIC
一個半月後升級爲“全球大流行”
兩年半前,2020年1月31日淩晨,世界衛生組織(WHO)第二次召集緊急事件委員會之後,宣布新冠疫情爲“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當時,關于“PHEIC”有很多傳言,包括“宣布爲PHEIC之後,中國將實質上被世界列爲疫區國,各國的船舶飛機交通工具經停中國,回國時必須接受特殊疫區觀察。中國出口的貨物商品都將被世界市場排斥,外資和外商都會主動撤離中國,任何大型國際賽事活動交流都將停止。”
當然,這是無稽之談。《新加坡眼》當時就撰文駁斥了這種說法。
日內瓦時間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爲PHEIC,主要基于兩點:一、中國感染者數量增加,二、多個國家都出現疫情。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新冠疫情“在中國以外的三個國家,已出現人傳人現象”,存在“進一步全球傳播的可能”,如果不宣布PHEIC,擔心其他一些國家對疫情掉以輕心,等到疫情蔓延、惡化時無力應對。
然而,PHEIC狀態未能遏制新冠在全球的傳播。在宣布新冠疫情爲PHEIC的一個半月後,疫情大爲惡化,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爲全球大流行。
現在要爲猴痘開PHEIC會議了
當地時間6月23日下午,世界衛生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IHR)在日內瓦召開關于全球猴痘暴發的第一次會議,考慮是否需要宣布猴痘疫情爲PHEIC,即“構成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開幕式上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猴痘傳播正在進行,嚴重程度“可能被低估”。
六個星期前,英國出現第一個神秘的聚集性病例。至今,全球至少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報了3200多起猴痘確診病例,尼日利亞通報了1起死亡病例。多個國家已經明確表示發現猴痘在當地出現了社區傳播。
譚德塞說,猴痘疫情主要發生在男男性行爲者中,以及據報告最近與新的或多個性伴侶發生性行爲的人。
在美國,有證據顯示猴痘病毒已在社區傳播。截至本月22日,全美23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報告156起猴痘病例。美國疾控中心專家說,這些社區病例主要發生在男男性行爲者身上,但也有女性受到感染。
這些病患有些是因爲與感染猴痘的家庭成員共用一些用品而被感染,例如床單和毛巾後感染猴痘,猴痘的傳播不僅限于性接觸者。
2005年至今,世衛組織共宣布過六次PHEIC,分別是:
2009年H1N1流感病毒疫情
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質炎病毒疫情(尚未解除PHEIC狀態)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
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
2018-2020年剛果(金)埃博拉疫情(尚未解除PHEIC狀態)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