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教育部推出新職業教育課程 擴大特需學生日後工作機會

2022 年 7 月 28 日 白马入芦花6

新課程也更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軟技能,如解決問題、社交與協作能力等。特需學校的課程標准自2020年起逐步更新,引導教育工作者針對不同學習範圍,規劃更有效的學習內容。職業教育是其中一個學習範圍。

這可包括在庇護工作室、針對個人需求規劃的工作、志願工作、居家和自雇性質的工作。教育部指出,有了適當的支援,學生也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爲家庭與社會做出貢獻。

延伸閱讀在社工安排指導下 自閉兒做手工藝品網上售賣

本地20所爲13歲至18歲青年辦學的特需學校將通過社區項目或學校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工作體驗,例如到職場跟班或社區服務等。校方可根據學生的進度、興趣和強項爲學生安排實習,進一步加強他們的工作技能。

總理公署部長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長孟理齊博士在彩虹中心的義順園學校爲新的職業教育課程主持推介。他說,教育部自2010年推出職業教育框架,學校這幾年來也爲學生提供專門的培訓設施。近一半學校有模擬酒店客房的設施,超過三分之一有零售培訓設施。

目前,每年有約450名特需學生畢業,約半數畢業後從事園藝、餐飲、零售與服務等工作,或到工藝教育學院等學府升學。

2014年推出的“學校過渡職場培訓項目”至今協助超過250名學生適應職場,當中超過八成獲得就業機會。但他指出,不論學生的發展程度,他們都應該有機會以各自的方式貢獻。工作不一定是要有經濟價值的活動。

規劃培訓藍圖 提高職業導師水平

教育部星期三(7月27日)宣布明年爲特殊教育學校推出職業教育課程標准。這個課程在現有職業教育框架的基礎上改進,更廣泛地定義工作,以便爲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工作途徑。

孟理齊說:“新課程認同工作有不同形式,我們要肯定學生在不同環境所能做出的貢獻……我希望這能爲學生開拓更多包容性的機會,讓他們回饋家庭、社區或職場,過充實的生活。”

他呼籲企業與社區夥伴等支持,幫助特需學生實現潛能。教師也應與職業導師更密切協作,協助學生發掘興趣與強項。

特需學生下來將有更多學習機會,體驗不同性質的工作,擴大日後的工作機會,不局限于就業市場的選項。

教育部將與學校協作落實更完善的職業教育,並與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SG Enable,簡稱新協立)共同爲職業導師規劃培訓藍圖,提升他們的水平。改進職業教育課程是推展我國殘障服務總藍圖的工作之一,以更好地支持特需群體。

相關文章:

  • 在社工安排指導下 自閉兒做手工藝品網上售賣
国际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3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