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善于經商的猶太人能一整天不用手機?在新加坡的他們這樣守護信仰

2022 年 7 月 29 日 大飞游戏Time

Image

每個忙碌的都市人都渴望休息,對猶太教徒來說,一周一次的安息日(sabbath)是完全放松休息的時間。星期五太陽落山後到星期六,他們必須關掉手機、電視、電腦等,停止一切工作,享受與家人親友團聚。根據猶太律法規定,上帝用六日創造天地,第七日放下一切的工作享受安息。

在新加坡定居的猶太人亞利克斯(Alex)從事資訊科技行業,每周安息日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做小型儀式,正式開啓聖日。星期六,他們會到滑鐵盧街的猶太會堂崇拜,在這裏待上一整天,聽拉比誦經,與社群好友聯絡感情。


Image

亞利克斯一家每周五都會按照傳統做安息日儀式。(嚴宣融攝)

Image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Read more”觀看視頻,了解新加坡猶太人的生活。

Image

Image

Image

依照妥拉過生活

Image

新加坡約有3000名猶太教徒,來自世界各地,以獨特的生活方式延續著猶太人的信仰與傳承。對他們來說,猶太教不僅是信仰,也是一種身份認同。猶太人又被稱爲“聖書的子民”,他們一生的行爲准則、衣食住行,都要依照律法書妥拉的指示。

Image

妥拉卷軸作爲猶太教最珍貴的物件,多存放在金屬盒子內。(檔案照)


妥拉(Torah)在希伯來語是指來自上帝的指引與教導。猶太人將整個摩西五經稱爲妥拉,相信只要遵行上帝賜下的律法,就必蒙受祝福。妥拉卷軸以古希伯來文寫成,作爲猶太教信仰最神聖的物件,裝在貴重的金屬盒子內。每逢安息日,拉比會打開誦讀。

Image

拉比阿貝熱爾(Rabbi Mordechai Abergel)是新加坡猶太教拉比領袖。(葉振忠攝)


阿貝熱爾(Rabbi Mordechai Abergel)是新加坡猶太教拉比領袖,他介紹,猶太法典613條內容可大致分爲三類。一部分是關于節慶節日的教導,包括如何遵守安息日,如何過逾越節等。逾越節是猶太傳統十分重要的日子,在猶太教曆尼散月(公曆3月、4月間)舉行,爲期八天,爲紀念上帝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地的奴役中拯救出來。

Image

用逾越節餐盤追憶民族奴役的曆史,感恩今日的自由。(檔案照)

  

飲食條例與每日生活息息相關,頗爲詳盡嚴苛。例如,猶太教徒只能吃偶蹄反刍動物的肉,牛羊要經過禮定的屠宰法放血處理,禁食無鳍、無鱗、無骨及有殼類的水生動物等。以此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飲食體系——猶太潔食(kosher food),食物包裝上帶有UP、KP等標識作爲認證。

Image

猶太潔食帶有UP、KP等標識。(嚴宣融攝)


律法也爲猶太人提供了待人接物的行事准則,後來逐漸演變成猶太人在商業社會爲人處世的智慧,如口傳律法《塔木德》(Talmud)被人譽爲猶太人經商秘籍。華爾街大亨摩根斯坦利曾說過:“我的棺材裏不要放黃金、支票和股票,這些都是不可靠的,我只要一本《塔木德》。”

Image

猶太裔學生每周會上希伯來文課程和猶太教育課程。(葉振忠攝)

Image

新加坡猶太人國際學校

Image


猶太民族奉行終生學習的思想,不斷汲取知識,並將此一代代傳承下去。位于義順的Sir Manasseh Meyer國際學校,以猶太理念爲辦學核心。除了通識教育和普通學業課程外,學校也提供希伯來文和猶太教育課程。校長伊萊恩(Elaine Robinson)也是猶太人,來新八年,她介紹目前在讀學生有一半是猶太人,一半是非猶太裔。

Image

猶太人國際學校每周五舉行安息日儀式,所有學生都會參加。(葉振忠攝)


學校的信仰環境包容並蓄,共有包括拜火教、耆那教、巴哈伊教在內的六大宗教族群。不少家長送孩子來此讀書,是看中了猶太教育的品質和辦學理念。每周五校園內會舉辦安息日儀式,非信徒也一起參加,迎接聖日到來。


這間學校是由新加坡早期猶太人富商馬納塞·麥雅創辦,新加坡猶太社群人數雖不多,卻做出了諸多貢獻,知名人士包括首任首席部長大衛·馬紹爾(David Marshall)、慈善家雅各巴拉斯(Jacob Ballas)等,也有不少街道或建築以猶太先賢命名。在滑鐵盧街的猶太會堂內有一間博物館,記錄著新加坡猶太人的曆史。

I Believe Therefore I Am

系列介紹

信仰抵得住時間的流逝。在高度現代化的今天,信仰的力量日久彌新。新加坡共有十大宗教,牽系著多元種族,在小紅點上共存共融。其中鮮爲人知的如拜火教、猶太教、耆那教、錫克教和巴哈伊教,都有著一批虔誠信徒。

《聯合早報》和亞洲文明博物館攜手推出《我信故我在》視頻系列連續五周,每周四更新。通過生活化視角,爲你講述小衆宗教的故事。

相關閱讀:

  • 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在新加坡,入教還得先喝一杯聖牛尿嗎?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的前身,在新加坡有迹可循?信徒死不離身的是?

  • 【視頻】看上海猶太難民後裔 “洋老奶奶”遊刃中西

文:李雅歌

Image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5475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Image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Image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Image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Image

ImageImage

相關文章:

  • 新加坡小衆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說“對不起”,冥想時一定要捂住嘴巴?
  • 聰明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子只用16招,招招有效
  • 關于人類來源的6種猜測
  • 【下周活動】鮮美龍蝦5折起、《新加坡眼》送電影票
  • 【收藏】這些撓頭的事,原來這麽輕松就可以解決了?不敢相信
  • 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比狼更可怕!(值得所有家長深思)
汽車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2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