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即將迎來建國57周年慶典,但是這麽年輕的國家居然有著一艘千年寶船。它是哪裏來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爲人知的秘密?
這艘船,就是全球矚目的“黑石號”。中國最高領導人,稱它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是一帶一路的曆史考古發現。
神秘沉船,終見天日
黑石號沉船于1998年由一位漁民發現于加斯帕爾海峽16米深的海底,距離新加坡約610公裏。
打撈挖掘許可被德國人蒂爾曼·沃特方(Tilman Walterfang)及其“海底探索”公司(Seabed Explorations)買下,打撈工作共分兩次進行。在1998年,公司在海底拍下了船內的第一張照片:
(船體保存相對完好,船內裝有大量瓷器。)
由于船體附近有一大片黑色礁石,沃特方將它命名爲“Batu Hitam”,中文意譯爲“黑石”號。
全球關注,花落誰家
經過近一年時間地打撈(1998年9月到1999年6月),船上的文物才被清理幹淨。 “黑石號”一經打撈出水,就引得多個國家博物館爭相競購。在這場全球較量中,新加坡政府大筆一揮,豪擲3200萬美金將寶物和“沉船”收入囊中。
目前,“黑石號”唯一的複刻版“馬斯喀特寶石號”陳列于新加坡聖淘沙海事博物館內。
根據黑石號1:1複刻的“馬斯喀特寶石號”,是鎮館之寶
那麽問題來了,這是哪個朝代的沉船呢?
古船疑雲,千年文化
在“黑石號”發現的兩組中國銅錢,分別是開元通寶和乾元重寶。乾元重寶與開元通寶並用至會昌末年(846年)。因此,船中銅錢有很大概率是來自中國唐代。
圖源:新浪財經
那麽,這艘船是去哪裏的?沃特法帶著一塊木材去找專家分析,發現這是緬枷木,也叫菠蘿格。那段時間,只有阿拉伯人會使用這種木料來造船。船體木板使用繩子縫合而成,而不是後世慣用的釘子固定技術。
綜上,船舶專家鑒定,這是一艘滿載中國瓷器回航阿曼的阿拉伯商船,也是第一艘被發現和發掘的古代阿拉伯沉船。
唐代時期中國與阿拉伯之間的貿易聯系
萬件寶藏,價值連城
出水的7萬余件瓷器中,有6萬7千件是中國瓷器,其中光長沙窯就有5萬6千余件。它們一開始都用大甕裝著,用八角和茶葉來填補中間的空隙,這樣才使得瓷器保存得如此完好。
專家們猜測,這艘船可能先在揚州購買了瓷器,然後在廣州購買大甕進行裝箱。
在這些瓷器中,還有驚人的發現——早在唐代,就有訂制服務。
有部分瓷器的圖案格外亮眼。它們不是中國傳統的花、鳥、蟲、魚,而是有阿拉伯風格的文字和圖案。
(中西結合圖案的瓷器)
這從側面反映出:那時除了買現貨,也提供訂購服務。這有可能是因爲,唐朝安史之亂後,瓷器商家發現國外可能具有更大的市場,所以出現了“唐朝高定款”。
除了瓷器,黑石號上還有30件金銀器、18件銀錠和30枚銅鏡。
其中有兩件極爲珍貴的寶物。例如八棱胡人伎樂金杯:
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唐代金杯。杯高10厘米,呈八邊形,杯面貼有樂師和胡人舞者形象,杯把和指墊上同樣有卷發的胡人頭像。
還有一個,是面揚州生産的“江心鏡”。
江心鏡,在唐代屬于貢品,它的鑄造工藝非常難,要“百煉”,而且在要五月五日端午這一天,還得在江心煉造。天時地利人合,非常難得。
這些文物的現世,不僅展現了唐代“國際化”面貌,也佐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
亞洲文明,特別展覽
爲了展示這筆珍貴的東南亞文化遺産,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常年設有文物文化展。 每周六和周日都提供免費華文導覽服務,時間爲上午11:30以及下午14:30兩場,時長約1小時。主要負責講解唐代沉船“黑石號”以及其他亞洲文明的亮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前往參觀。另外,亞洲文明博物館ACM正在舉辦batik kita《我們的峇迪:海港城市的衣著》作品展覽,時間截止到10月2日,現場有超過100件收藏品。相關信息請點擊:漲知識!李顯龍和各大部長都愛穿的“花襯衫”原來這麽有講究 亞洲文明博物館特別爲《新加坡眼》網友安排了專場華文導覽活動,最近一次活動時間是8月6日周六下午3:30,想要參加的朋友可以下載新加坡眼APP,掃碼進群報名(博物館門票請自行上網預約/購買 https://www.nhb.gov.sg/acm/)。
亞洲文明博物館的藏品不僅量大而且非常具有鑒賞價值,首套由義務導覽員撰寫的圖文集《四海彙風華——亞洲文明博物館百件珍藏》已經面世。這套圖文集一共精選了100件文物,透過五大主題,把公衆的觀展體驗從視聽延伸到文字,不僅加深認識,完善亞博的藝術之旅。
四海彙風華圖文集,套裝共有5冊(每冊60頁),主題包含:源遠長流、意趣怡然、日月光華、兼容並蓄和溫文儒雅該書正在各大友聯書局門店熱銷,《新加坡眼》網友可以享受9折購書優惠,只要說明“新加坡眼網友”即可。參加8月6日專場活動的網友,如果想要在參觀現場購書,可以在上方活動群內留言溝通。—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