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眼
這幾天關于“蝗蟲”的事件可以說非常熱門,因爲這還是一群“非同尋常”的蝗蟲,它們跨越了東非、西亞和南亞部分地區等地,最終對我們亞洲部分地區都帶來了影響,根據科學統計數據顯示,這次的蝗災蔓延出現在了10多個國家之中。它的出現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主要是因爲它對糧食的影響最嚴重,所以說這才是我們最擔心的問題。
不過,我們還是迎來了一些好消息,那就是根據印度公開數據顯示,4000億沙漠蝗蟲如今已經得到了控制,所以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也有一個不幸運的消息,那就是印度農業部門預測,今年6月蝗災威脅可能加劇。所以說還需要准備下一步的蝗災問題,雖然這是說預測的可能性,但是提前做好准備是沒有什麽壞處的。
蝗蟲爲什麽有這麽多?
首先是因爲氣候變化讓它們變得更加適應生存了,所以在有利的條件之下,一只雌性蝗蟲可以産大約300顆卵,1平方公裏規模的蝗群一天的進食量相當于3.5萬人一天的進食量,可以想下,如果印度的4000億蝗蟲再次進行蔓延的話,那它的發展程度會達到另外一個巅峰,所以這次我們的感謝印度,不然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更大。
由于4000億沙漠蝗蟲到達印度之後,有概率會東移南下,甚至會進入到我國雲南地區,所以如今控制了,那對我國的影響基本上解除,但是印度也說明了。在6月份的時候,“蝗災”可能會“卷土重來”,那麽我們也必須提前准備下,這不是說一定會來,但是准備是沒有錯誤的。在這麽多的蝗蟲面前,可能不少的人“嘴又不聽話了”,很多人會這樣的一個問題。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
當然對于這樣的蝗蟲,肯定不少人就會熱議了,到底能不能吃,那麽我們來看看蝗蟲的情況。“蝗蟲”就是我們俗稱“螞蚱”,在全世界範圍之內,總計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余種,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而除了沙漠蝗蟲之外,我國還有三種獨特的蝗蟲出現,那就是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亞洲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 (Linnaeus))和西藏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itensis Chen)3種,最多的就是東亞飛蝗。分布廣泛,危害大。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所以說近些年來,我們是在不斷地根除它。
而我們人能不能吃?其實這個暫時還沒有明顯的記錄說法,由于這些蝗蟲的種類很多,說以沒有明確說明什麽蝗蟲可以吃,什麽蝗蟲不能吃。這裏我們也不提倡大家去吃“蝗蟲”,除非你知道什麽蝗蟲可以真正的食用才行,在食療價值方面確實有過這樣的記錄。蝗蟲營養豐富,在香港等地具有“飛蝦”的美稱,同時在美國還舉行“昆蟲宴”,其中就有蝗蟲。所以說確實是美味。
但是蝗災時的蝗蟲由于數量大,其中蔓延過程之中可能也會産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是不是我們看到的美味是無法進行確定的。並且還有些蝗蟲存在基因變異的情況,例如在2014年的核實後,日本就發現了只通體粉紅的蝗蟲,昆蟲專家介紹就說這是基因突變,因此非常罕見。所以小編在以科學的解釋來說明,大家不要“嘴不聽話”,偷偷的來幾串,這是野外的,出了問題還不好說。
蝗災時的蝗蟲可能不能吃,那如何消滅它?
確實爲了防止蝗災的出現,科學家們研究出來的方式很多,例如改造蝗蟲的棲息地,減少發生基地的面積,然後就是利用天敵去保護,那就是放養雞、鴨、鵝等家禽防治。在19年前養雞鬥蝗的紀錄片我相信不少人也看到了。
5天時間內就可以完成1000畝的活動任務。2012年,國家農業部發動河北、內蒙古、甘肅等十個地區進行牧雞治蝗,全國有1.25萬農牧戶出動了近300萬只雞,對1400多萬畝草原蝗蟲進行了治理,共減少牧草直接經濟損失1.27億元,戶均減災1萬多元,戶均增收近6500元。
所以說,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到,天然的“天敵”是最好的治理方式,當然除了這些之外,也存在一些現代化學防治的方式,例如:噴霧或噴粉,毒餌誘殺等方式,這些都是最常見的,所以在不同的地區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這就是一個基本情況。